廖 盈
冬日午间,做完义工归家,我不知不觉踱到了小街熟悉的一隅,一间光鲜气派的饭馆坐落于此处。
一年前,这里只有一个装潢简单、明亮干净的小面馆,如今,饭馆的人声鼎沸代替了以前小面馆的宁静。我不禁想起了去年冬日的一碗热汤面。
去年冬天,我外出做义工,约莫晌午时,因为离家还远,便想在附近找个饭馆应付午饭。但不巧的是,我在风里转着寻了半小时,也找不到什么店家。天阴沉沉的,北风刮削着脸,寒意直逼脑门,不知是由于太饿还是太冷,我的身体止不住地打战。恍惚间,我拐进一条小街避风。小街冷清无人,尽头处,一道暖光格外显眼。我像一只见光就扑的蛾子,忙不迭地缩着脖子走过去。
近了,是间小面馆!我欣喜地冲向门口,明亮的灯光和里头老板娘的声音一同拂过来:“要吃点儿什么?”扫过墙上的菜单,我随便点了碗素面,寻了最靠厨房的一个座位坐下,如一团飘荡的风滚草终于扎下根来。
放松下来后,我开始打量这间面馆,成套的木桌木椅贴着两边的墙摆放,桌面干净得很,地板也扫得一尘不染,不像是鲜有人光顾的样子,暖色的灯光给人安心、亲切的感觉。
“妹妹,你的面好了!”未及环视,老板娘就端上面来。腾腾热气从面前的黑色大陶碗中涌上来,面香顺着热气冲至鼻下扑散开来。我只觉口中生津,顾不得刚出锅的面烫嘴,向老板娘道谢后,便大快朵颐起来,心想这半天的忙活和受的冻总归是值得的。
吃个半饱后,我注意到老板娘的一身行头:头上用一次性的发帽兜住头发,腰间系一条红色的碎花围裙,就连手上也戴着一次性手套。这样鲜有人来的小面馆,她竟还如此细致地按卫生规范经营,我不由得肃然起敬。
她忙活完后就坐在我斜对面的小凳子上。我吃得慢,时间久了,两个人之间的气氛有些尴尬。她先开了口:“你是在这附近学习吗,妹妹?”我看了一眼我穿的校服,给了她肯定的回答。“你今年上初几呀?”“上初二了,阿姨。” “哦,我儿子和你一样。”谈及她的孩子,老板娘时而愁容难消,时而神采飞扬:“他这孩子啊,不让人省心。你一般晚上写完作业什么时候睡?我家那个总是写到很晚,十一二点还要挑灯夜战……”思念愈浓,话音渐小,她拨通了与儿子的视频通话。
我一边吃面,一边听她在通话中表达对儿子的关爱,细碎的叮嘱挂在嘴边:“最近天冷,要多穿点衣服,作业要认真写,不能马虎、磨叽,妈妈过段时间就回去了。”熟悉的话语不禁让我想起我妈妈,平日里也是这般。想着,吃着,翻起底下的面条,忽然发现碗底铺满了牛肉。我慌忙问老板娘是不是放错了,得到的回复却是一个和煦的微笑:“现在的孩子学习都辛苦,多吃点,在外面也要吃好。”
一碗面下肚,暖身也暖心。临走时向她道谢,她说,“下次还来”就是我对她最好的道谢。
如今故地重返,人去店改,我有些后悔没早点来,但那份温暖永远留在了我心中。我想,人生路上,这样一份温暖来之不易,唯有珍惜和仔细体会,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才是对给予这份温暖的人最好的感激。
小面有浓情,微善有余温。那一瞬的温暖,也让我从习以为常的爱中醒悟过来,才明白,无论是来自亲人朋友,还是来自陌生人的爱和温暖,我们都要珍惜和感激,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
广东省深圳市博雅实验学校
指导老师 叶 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