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安全监管措施探究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 关键字:食品工程,食品安全监管,措施
  • 发布时间:2025-04-19 14:50

  卢佳楣

  (甘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 指挥中心,甘肃合作 747000)

  摘 要:本文围绕食品工程安全监管展开深入探讨,分析当前食品工程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从法律法规完善、监管体系优化、技术创新应用、企业责任强化以及公众参与推动等多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旨在提升食品工程安全监管水平,保障公众饮食安全。

  关键词:食品工程;食品安全监管;措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食品工程领域不断拓展,食品种类日益丰富。与此同时,食品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等。这些事件不仅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加强食品工程安全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1 食品工程安全监管的重要性

  1.1 保障公众健康

  食品安全是公众健康的基础。不安全的食品可能含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对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造成损害,引发各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通过有效的安全监管,可以从源头到餐桌全过程保障食品的安全,减少食品安全风险,确保公众的身体健康[1]。

  1.2 维护社会稳定

  食品安全事件容易引发公众的恐慌和不满情绪,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加强食品工程安全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1.3 促进经济发展

  食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良好的食品安全状况有利于提升食品企业的竞争力,促进食品贸易的发展。相反,食品安全问题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导致市场份额下降,甚至使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加强安全监管,能够为食品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2]。

  1.4 规范食品行业发展

  有效的食品工程安全监管能够促使食品行业建立起统一、规范的生产标准和操作流程。在严格的监管之下,食品企业为了符合各项安全要求,必须加大在生产设备更新、员工培训以及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这不仅能够提升企业自身的生产水平,也可以带动整个行业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这种规范发展有助于食品行业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避免个别企业的不正当竞争和违规生产行为扰乱市场,保障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3]。

  1.5 提升国家形象与国际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食品安全状况直接影响着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和地位。通过严格的食品工程安全监管,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够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增强国际消费者对我国食品的信任度[4]。这有利于我国食品在国际市场上拓展份额,参与国际竞争。相反,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不仅会损害食品企业的出口业务,还会对国家的整体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加强食品工程安全监管,有助于我国食品企业满足国际标准,提升我国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食品贸易的发展,推动我国从食品生产大国向食品强国转变。

  2 食品工程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2.1 法律法规不完善

  当前,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部分法律法规条款不够细化,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在监管过程中难以准确界定违法行为和进行处罚[5]。同时,随着食品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的食品问题的出现,现有的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及时应对新的挑战。

  2.2 监管体系不健全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如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部门,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这种管理模式容易导致职责不清、协调不畅,出现监管空白和重复监管的问题。此外,基层监管力量薄弱,监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监管设备和技术手段落后,使得监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受到影响。

  2.3 技术检测能力不足

  食品检测技术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食品检测技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一些新型污染物和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还不够成熟,检测设备的精度和灵敏度有待提高。同时,食品检测机构的布局不够合理,检测资源分散,导致检测能力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2.4 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淡薄

  部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食品安全问题,存在违规生产、滥用添加剂、虚假标注等违法行为。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执行不够严格[6]。

  2.5 公众参与度低

  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但目前公众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参与度较低。公众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不够,缺乏辨别不安全食品的能力。同时,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渠道不够畅通,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导致公众的意见和建议难以得到重视和采纳。

  3 食品工程安全监管的措施

  3.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①细化法律法规条款。有关部门应对现有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细化各项条款,明确违法行为的具体情形和处罚标准,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例如,在食品添加剂使用方面,明确规定每种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剂量和残留标准,对违规使用添加剂的行为制订严厉的处罚措施。②及时更新法律法规。密切关注食品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问题,及时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使其能够适应食品安全监管的新形势。例如,针对转基因食品、新型食品包装材料等新兴领域,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其生产、经营和监管[7]。

  3.2 优化监管体系

  ①明确部门职责。进一步明确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避免职责交叉和推诿扯皮等情况出现。建立健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形成监管合力。例如,可以建立食品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大问题。②加强基层监管力量。加大对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投入,充实监管人员队伍,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基层监管设备和技术手段建设,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执法装备,提高基层监管的效率和水平[8]。例如,通过开展业务培训、组织技能竞赛等方式,提升监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执法能力。

  3.3 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

  ①加大检测技术研发投入。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食品检测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相关研究,突破关键检测技术瓶颈。例如,研发快速、准确、灵敏的新型检测方法,如生物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质谱联用技术等,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9]。②推广应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引进和推广应用先进的食品检测设备,提高检测的精度和效率。加强检测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建立食品检测设备共享平台,实现检测资源的优化配置。③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监管效能。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实现对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信息共享。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4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①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储存以及销售运输等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企业应建立原材料供应商审核制度,对供应商的资质、产品质量等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原材料的安全可靠。②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企业应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食品从原材料采购到销售终端的全过程追溯。通过追溯体系,能够快速准确地查找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例如,利用二维码、射频识别等技术,为每一件食品赋予唯一的标识,记录食品的生产、流通等信息,消费者通过扫码即可查询食品的相关信息[10]。③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建立食品企业诚信档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信用评价。同时,对诚信守法的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法违规的企业进行曝光和惩戒,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约束机制。将企业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纳入信用记录,在银行贷款、招投标等方面对失信企业进行限制[11]。

  3.5 提高公众参与度

  ①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公众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此外,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社区等活动,举办食品安全培训,发放宣传资料等。②拓宽公众参与监管渠道。建立健全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渠道,鼓励公众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设立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属实的公众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激发公众参与监管的积极性。开通食品安全举报热线、网络举报平台等,方便公众举报。③建立公众监督机制。邀请公众代表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公众公布食品安全监管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定期组织公众代表对食品生产企业、农贸市场等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布[12-13]。

  4 结语

  食品工程安全监管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针对当前食品工程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食品工程安全监管水平,确保食品安全。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监管合力,才能构建起一个安全、可靠的食品供应体系,让公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心。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食品工程安全监管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同时,还应持续关注食品工程安全领域的新动态,积极探索新的监管模式和方法,为保障公众食品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亚兵, 张敏.浅析食品工程安全监管的措施探讨[J]. 中国食品工业,2024(7):71-73.

  [2] 郭红磊, 郑亚歆.食品工程质量中食品安全管理研究[J]. 中国食品工业,2024(10):41-43.

  [3] 唐黎标.浅谈食品工程与安全[J]. 现代面粉工业,2019,33(5):38-40.

  [4] 孙维平.食品工程质量中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及保障[J]. 中国食品工业,2024(22):53-55.

  [5] 姚敏. 食品工程的安全保障与监督管理分析[J]. 现代食品,2020(21):23-25.

  [6] 何军波.论食品工程的安全保障与监督框架[J]. 现代食品,2021(24):151-153.

  [7] 周冉冉.食品工程加工环节的安全隐患与监管策略[J]. 中国食品工业,2024(24):79-80.

  [8] 付子豪. 我国食品工程的安全保障与监督管理[J].现代食品,2017(3):54-57.

  [9] 于辉. 食品工程新技术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应用[J]. 中外食品工业,2024(6):16-18.

  [10] 吴迪. 浅析食品安全在食品工程质量中的重要性[J]. 现代食品,2023(22):147-149.

  [11] 刘富元. 食品工程安全保障与监督管理策略探究[J]. 食品界,2021(3):101-102.

  [12] 马向阳. 食品工程安全保障与监督管理策略分析[J]. 中国食品工业,2024(7):68-70.

  [13] 李秀云. 我国食品工程安全保障与监督管理研究[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0,10(9):99-100.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