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让文化“看得见”

  • 来源:商周刊
  • 关键字:科技,文化,青岛
  • 发布时间:2025-05-03 19:53

  文 本刊记者 郭清鉴

  在青岛这座以创新为基因的城市,科技与文化的交融从未停止。

  在虚拟现实中体验羿射九日,通过裸眼3D感受聊斋故事,与机器人对弈围棋⋯⋯不久前,青岛的中山路搭建了一条文化与科技交融的长廊,让这条百年老街更加热闹,来自青岛乃至山东各地的文化和科技公司,在中山路上集体上演了一场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大戏”。

  文化“活”了

  青岛出版集团展区仿佛被施了空间折叠术。七岁的乐乐在全息绘本体验馆内,开心地扮演着小射手的角色,与全息投影中的后羿一起,捕捉着天上突然炸开的金色的火龙⋯⋯“ 这不是简单的阅读, 把绘本做成游戏,让小朋友通过游戏代入其中,与绘本的内容产生互动,新颖而有趣。”青岛出版集团全息绘本体验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100个传统故事、100种中国智慧、100颗守护中华文明的种子,青岛出版集团编纂出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儿绘本大系》以图画书的形式呈现了传统文化的智慧和魅力,而全息绘本体验馆、绘本动画片、数字绘本馆、知享读小程序、VR展示⋯⋯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字互动阅读体验中多了更多科技的元素。

  “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儿绘本大系》的内容,利用AR、VR技术将绘本大系的图书寓教于乐,也希望读者走进绘本大系绚丽的光影世界。”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将传统的纸质图书进行数字化升级,推出了有声读物、电子图书、互动式图书等多种形式。以一些经典的文化典籍为例,数字化版本不仅增加了注释、译文、音频讲解等功能,还通过互动游戏、知识问答等形式,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书中的内容。这种创新的出版模式,既满足了现代人快节奏的阅读需求,又提高了读者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隔壁展区是来自山东可为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裸眼3D聊斋降妖师沉浸式数字文旅体验。他们利用VR和AR技术,打造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场景。游客戴上VR设备,就能穿越时空,或是感受古代战争的激烈场面,或是参与一场盛大的古代祭祀仪式;而A R 技术则让景区的文物和景观“活”了起来,用手机扫描景区内的特定标识时,屏幕上会出现虚拟的历史人物和故事讲解,让游览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

  “ 数字科技令想象不止于想象。”山东可为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这样表示。

  “网红”机器人

  在电影《流浪地球》中,王磊率领的CN171-11救援队在冰原上运输“火石”。他们身着重型外骨骼,像钢铁战士一样在极寒的环境中前行。如今,这样的科幻场景已从电影跃入现实。

  今年年初,“把科技穿在身上”的外骨骼设备成为“网红”。

  这种运动助力机器人在中山路上引发大家的关注。作为超轻便的下肢助力外骨骼产品,它高度融合人体工学、动力、电子及AI算法等核心技术,可感知下肢运动趋势并及时提供助力,进而有效减轻双腿负担,提供运动保护,使心肺锻炼更均衡。

  “这太神奇了。就像有一双无形却有力的手在抬着我的腿前进,它能帮助老年人和那些有膝盖背部疼痛症状的人。甚至对于健康的年轻人来说,它能在我们爬山远足的时候,为膝盖提供保护。”一位游客现场体验后表示,原本沉重的双腿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感觉负重一下子减轻了大半。

  “ 未来可能只需穿一条特制裤子,就能完成外骨骼穿戴。”青岛逢成科技智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代的登山助力裤,他们的合作方深圳市肯綮科技有限公司将考虑在山东建立下一代登山助力裤的生产基地。

  “它能帮忙炒菜吗?能否照顾年迈的老人?”从潍坊来旅游的王福全老人和老伴,在海尔家庭机器人面前驻足。

  据海尔家庭机器人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款配备7个高精度仿生机械臂、12个全主动全自驱高性能灵巧手等模块的人形机器人,还在不断学习中,但老人家的期望,很快就能达到。

  在AI新时代,海尔集团率先推出了全球首个智慧家庭全场景决策型AI引擎。本次的展览中,海尔带来全球首套AI艺术家电——卡萨帝鉴赏家套系。其利用最先进的原创AI之眼技术,实现了家电从“听得懂”到“看得懂”的突破,能够主动学习深度思考,让用户更直观地感受到新鲜的艺术、自然的艺术、洗护的艺术。

  “欢迎莅临中山路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成果展现场。我是诺亚,今天的活动将带您探索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创新的无限可能。”赛飞特公司的人形机器人流利地进行自我介绍,它拥有的多维感知系统,借助视觉力学等多种传感器,能完成许多复杂工作。

  “大数据、人工智能加上智能感知设备,催生了我们的机器人、机器狗。他们可以应用在一些危险的场所,做巡检类工作。”赛飞特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产品是基于安全生产全过程全要素,通过工业互联网+多场景软硬一体解决方案,可以赋能更多场景。

  科技让文化“可触摸”

  在中山路和德县路交叉口,一辆名为“青岛号”的复古时光电车,用数字科技“建起”一条神秘的时光隧道,载着游客“驶入”一个截然不同的梦幻世界。

  作为青岛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应用场景示范性项目,“沿着黄河遇见海”数字化展示项目是全国首个4D特效与AI算法相结合的数字沉浸式电车项目。

  “我们的左手边,就是山东大戏院,是第一家由中国人开办的电影院。在三十年代的时候,它可是盛极一时的。开业时邀请‘电影皇后’蝴蝶剪彩,并放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伴随着“电车车长”声情并茂的讲解,车厢内播放沉浸式裸眼视频,全新升级的AI技术与四轴动感震动系统,可精准模拟车辆行驶、急停等各种动态场景,仿佛让游客“穿越”回曾经的中山路,在各种历史事件中,完成一场震撼心灵的时空之旅。

  视觉、听觉与情感体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参与感,让每个人都不再是旁观者,而成为这场时空之旅的亲历者。在科技的加持下,游客们详细了解中山路历史文化、青岛商业与文化的百年变迁。

  当文化基因与科技元素完成配对,历史街区便不再是“不会讲话”的老建筑。科技元素让文化基因更好地流淌,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