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娘子”张萍的逐梦之旅
-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上半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灵魂,对话,时光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5-16 21:04
2024年12月24日,2025企业家跨年演讲盛典如期而至。现场邀请了11位知名中青年企业家,分别上台展露自己的“底色”,将他(她)们的所思所想毫无掩饰地分享给大家。这不仅是一场演讲,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一次灵魂的对话。
61岁的张萍有着让人大吃一惊的身份——马拉松大神、铁人三项的专业选手……她经历过两次癌症、两次化疗,做完手术之后第二天,仍在病床上背单词。她化病魔为力量,重生的曲折经历,是一段破茧成蝶的成长历程,让人对她肃然起敬。
辞掉“铁饭碗”,经营珠宝
1963年11月6号,张萍出生在河南郑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3岁时,随父母支援三线来到贵州遵义。由于父亲常年酗酒,父母亲经常吵架闹离婚,她曾被送往湖北农村的一个亲戚家,在那里度过了一段很艰难的时光,经常吃不饱。为了不饿,她捡过垃圾,采过草药,卖去供销社换钱。
儿时的张萍一直生活在没有安全感的原生家庭中。离过两次婚又再次复婚的父母,身上破旧的裤子、掉线的毛衣,还有身体上总是带着挨打后无法掩饰的伤痕,这些,都成了童年张萍自卑的理由。
15岁时,张萍的爸爸妈妈又一次离婚了。她想尽了那个年龄能使出的各种招数,甚至跪在地上求妈妈留下自己。那是一个冬天,妈妈带着张萍和姐姐从家里搬出来,没地方住,她们就住在医院的病房里,和产妇们住在一起。父母虽然没有给张萍温暖的童年,却给了她聪明的头脑,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中学时,学校规定年级前3名免学费,张萍竟然凭实力一直没交过学费。而且,老师还会因为考试题目简单,让她可以不用考试,去帮忙监考。
18岁时,张萍考入中国地质大学。终于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开启人生新的旅程。1985年大学毕业后,张萍分配到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工作。在油田工作期间,不安现状的她卖过凉皮,倒过挂历,甚至还开过书店。直到1993年,她调到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在那里,她迎来了人生转机,一个改变她命运的事业:珠宝。
一个不喜欢戴珠宝的人,为什么会选择珠宝这个行业呢?张萍说:“这和我学的地质专业有关。”20世纪90年代初,珠宝市场环境非常好,很多人做这个行业。在青岛举目无亲的张萍很有生意头脑,她把蓝宝石带到南方,将其加工成成品,再卖给一些贩卖蓝宝石的人。当时,南方珠宝加工厂几乎都是香港人开设,制作工艺特别好,张萍的蓝宝石生意蒸蒸日上。
生意做大了,张萍想到了辞职,专门做生意。可是,她又担心丢掉这个铁饭碗,如果生意做不好了,怎么办呢?1995年,张萍终于下定决心,正式从所里辞职,开了一家自己的小店。丢掉铁饭碗的决定,自然遭到亲朋的强烈反对,大家都觉得她疯了,做事果敢的张萍依然“我行我素”。
张萍从研究所门口一间不足8平方米小店做起,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后来,她和青岛很多商超合作,先后开设了20多家自己的珠宝专柜。2004年以前的张萍除了拼命挣钱,一直没有考虑过其他事情。她说:“我老公曾用一种动物来形容我——热锅上的蚂蚁;而朋友形容我像澳洲草原上一种储存粮食的老鼠。”
绝处逢生,爱上“跑马”
创业过程十分艰难,拼命赚钱导致身体不堪重负的张萍得了癌症。2004年8月24日下午3点,穿着粉红色小衫、黑色小喇叭短裙的张萍,被推进手术室。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她的身体像是粽子一样被包裹着,只有左手能活动。之后,她每天用左手举着字典背单词。她只是担心全身麻醉,会对她良好的记忆力产生影响。
那是一段艰难的治疗时光,化疗、放疗,导致她身体虚脱。大段的时间只能躺在床上,身体不能移动,她只能黯然地想,“我是谁?”“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到底是为了什么?”生病也让她想明白很多事情,养成了爱思考的习惯。
手术后,40岁的张萍,那个曾是青岛市科研单位女子乒乓球单打冠军的女子,成了一个持证的残疾人。她不得不接受现实,加入青岛市癌症协会。在这里,她找到了归属感。那时,癌症协会常举办活动,他们聚在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张萍也总是一脸笑容。
2005年夏天,啤酒节组委会专门安排了他们协会提前入场品酒联欢。就在举杯的那个时刻,一直爱笑的张萍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在那些痛不欲生的治疗过程中,没有流的泪,都在那个时刻决堤了。张萍说:“那是我记得的唯一一次流眼泪。”
次年,张萍去爬黄山,因为胖,她根本没有体能爬上去,上下山都只能坐缆车。彼时,她开始意识到,如果继续这样,癌症可能会再次找上门。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决定试着运动,去健身房练力量、游泳、爬山、打乒乓球、跑步等。
直到2014年,张萍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些朋友在秀长跑,她就想“我也试试呗”。那个时候的她,是一个中年发福的妇女,跑起步气喘吁吁。尽管如此,她没有气馁,而是不断告诫自己:“没关系,先从我试试,慢慢跑开始。”
就这样,张萍以8分钟、9分钟的配速,跑3公里、5公里。坚持1年以后,她也可以以6分钟、5分钟的配数跑10公里、20公里,甚至40公里了。
2015年,52岁的张萍参加了第一个全程马拉松——雅典马拉松,成绩是5小时51分。11月7日这个日子,张萍记忆犹新。42.195km进入到雅典体育场的时候,两边看台上全是欢呼声。那些欢呼声,让张萍终生难忘。
从那天以后,张萍的日子就分成了“马拉松前”和“马拉松后”。她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也分为了“马拉松前”和“马拉松后”。有了驾驭42.195km的方式,张萍先后去了纽约、柏林,以及新加坡、日本等地,每一次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2018年,张萍开始练习“铁三”。谈到玩“铁三”的理由,她觉得纯属意外。“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会玩铁三。因为铁三里的团队赛,必须有2名女队员,而以前青岛因缺少1名女队员,导致不能组队。”彼时,急需铁三女队员的消息,在朋友圈被刷屏。此刻的张萍有点不淡定了,她想着自己会游泳又会骑车又能跑马拉松,不如去试试。
2018年的5月20日,连云港东海御园铁人三项赛,是张萍的第一次比赛。在此之前她没有系统训练过,也没有专业装备,甚至连车都是借的。队员们都担心张萍不能完赛,但结果却出人意料,她最终以3小时24分完赛。完赛的时候,所有男队员都在终点等候她,等候她冲过终点。“冲线的时候,我一眼就看见他们都在等我。等我一冲线,一个男队员含着泪过来拥抱我。你能想象一个大老爷们流着泪拥抱我,我也流着泪的场面吗?你知道吗?太不容易了!”与马拉松相比,铁人三项要求参赛人员更加全能,游泳、骑车、跑步必须样样精通。而且,铁三因为要应对不同的运动、不同的环境,更加具有挑战性。
跑步成了张萍生活的一部分,如同吃饭、喝水、呼吸新鲜空气一样。在跑马拉松这个大众玩者的打怪升级过程中,张萍完成了全程马拉松到山地越野赛,再到铁人三项这个打怪升级的过程。在此期间,她也跟随过好几个专业的教练,其中,她的铁人三项教练Mark说过的一句话,对她影响非常大:“成功的人生,就是把你吹过的牛一一实现的过程。”
敢于逐梦,活出精彩
现在,张萍喜欢“吹牛”的话题,不是说她开过多少家珠宝店,而是她去过世界上哪些城市跑马拉松。她是波士顿马拉松达标选手,曾以中国分领组第1名的成绩,获得IRONMAN世锦赛参赛资格。
提及运动带给自己最大的改变,张萍说:“改变很多,最大的改变就是跑马拉松后,看到那个战胜困难、坚忍不拔的自己,自己内心就很认同自己。中间还有一些小收获,比如曾经因为身体原因不能见太阳的日光皮炎,现在已经痊愈;体重从60多公斤变成50多公斤;从穿XXXL的衣服,到现在任何码子都可以穿;体能、精神状态、身体素质比以前更好,心理也更加健康。”
而今,张萍喜欢在每次参加马拉松或者铁三后,自己出资、出场地开办分享会,和更多的跑友相互交流。每次也会担心没有人来参加自己的分享会,但是她告诉自己,“就算只有一个人来,我也会好好分享。”
经历过癌症,让张萍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思考关于生命的价值,关于我们终其一生,到底追求的是什么的问题。从那以后,她开始减少她的珠宝店,尽量把自己调整到一个舒服的状态。而且,癌症成了她最好的挡箭牌:比如,论喝酒,论事业,论成功。把产品当作养育一个孩子,你是爱他的,希望他是健康快乐和受人尊敬、被人信任的。
张萍还把办公室布置成有书、有咖啡和布满绿植的地方。她还在这里不定期举办分享活动,不仅出售产品,还提供一个场所,让拥有相同心灵的人在此相逢。
不过,人红是非多,张萍的行为也引来一些人的嘲笑:“这么大年纪还折腾,也不考虑考虑家人的感受,肯定是为了作秀。”还有人会说张萍“太瘦了,不好看,一点也不富态”……对于那些不友好的言论,张萍从未做过多的解释,因为只有她自己知道,忙着训练、比赛,是因为她真的热爱。
作为抗癌达人,张萍也经常被邀请去给病友做演讲,她用自己证明自己,总会燃起病友们对生的希望:“我也是一个病人,你们也可以和我一样活着,就算得过癌症,那又怎样?一样可以恢复健康,一样可以跑马拉松!”因为张萍,病友们仿佛看见了未来的自己,一个一样可以健康活下去的自己。
2024年12月24日,在一个节目中,61岁的张萍受邀上台展露自己的“底色”,她的演讲题目《逐梦人生,从勇于尝试开始》扣人心弦,励志非凡,让人对她肃然起敬。
生命中看起来被包装成苦难的那种礼物,只要你有勇气去一层层打开,就会发现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如张萍,谁说得过癌症,就得像个病人?谁说英语不好,就不能出国?谁又说铁人三项,就一定是年轻人的游戏?人生,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不要给自己设限。
文/阿春(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