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可以保护爱情吗?

  文/李文瑶

  1

  “婚姻从来不保护爱情”,这是网剧《庭外·落水者》中的台词。

  看到这句台词的时候,我觉得很有趣,一方面它是一句真实的废话,另一方面,这句废话往往被人忽视。因为很多人听了就问,不保护爱情,那保护什么?其实很简单:婚姻是一个具有法律意义的契约关系,它唯一保护的是权益。

  大概是浪漫婚礼的烘托;大概是从小听多了公主嫁给了王子,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大概是言情小说、偶像剧、霸道总裁的锅,不仅女性对婚姻有幻想,男性也有。比如,幻想结婚后,女性自动持家、带娃,自己啥也不用操心,依旧是快乐的单身汉。大家都幻想婚姻就是双方关系的一个保险箱,或者说爱情的保险箱,但人们大概忘了一个事实是:婚姻是保护关系的,但它只能保护关系中的一部分,也就是利益,关系当中的其他部分,特别是情感,是婚姻无法保障的。

  那什么可以保护爱情呢?其实,没有什么可以保护爱情。

  爱情,就像旷野里的一棵树,它本质上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它需要的是不断生长。

  温室或许可以保护植物,但它们长不成参天大树;玻璃罩也可以保护永生花,但它的永生等于没有生命。在情感已经发生变化时,强用婚姻束缚住双方,反而可能让两人感情更加冷漠。所以,任何基于“保护”的思路,都可能“闷死”爱情。

  我们也许应该调换方向,来探寻如何让婚姻内的爱情不断生长。

  2

  有一个大众普遍认同的生长路径是,爱情在婚姻里久了,就变成了亲情。关于这个路径,我始终有一点保留意见。这个就相当于,你长着长着,有可能越来越像你爸你妈了,但不管怎样,你毕竟还不是你爸你妈。

  长期的关系中,变得有一点像亲情当中互相依靠味道是很正常的,这也许是长期伴侣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它绝不是让爱情部分完全停止生长的完美借口。

  老夫老妻了,搞这些花里胡哨的干吗;老夫老妻了,就不要怎样怎样;我们都是亲情了,你就不要要求怎样怎样……这些实际上就是在回避伴侣中的一方对于爱情的渴求。

  回避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爱情的意蕴也很丰富,我只想集中谈一点,关于爱情的生长要素,就是“自恋的满足”。

  爱情的本质和自恋息息相关。所谓爱情,最大的起效点是爱情中的双方在对方那里获得了自恋的满足。

  这种满足分两部分:

  1.对方有足以让我投射理想化情感的一些基础。

  比如长相、身材、学识、才华、谈吐、气质、个性、品格、能力、经济实力……这些都是可以在爱情中给“理想化”加分的东西。

  2.我能够在对方那里看到我最美好的样子。

  就是对方也能够把他的理想化情感投注给我,我感觉自己在他那里是有魅力的、可爱的、熠熠生辉的。

  所有经由爱情进入婚姻的夫妻大概都经历过这样彼此能够理想化对方,并感觉到甜蜜的时刻,但极大可能也会经历理想化破灭,突然发现在漫长琐碎的日常生活里,起初那些“光环”一点点在消失的情况。这也便是在婚姻中爱情逐渐停止生长,甚至开始枯萎、变质的样子吧。

  3

  怎么才能保持理想化不破灭?怎么才能继续留住那些美好的感觉?只能让关系生长出新的部分,而新的部分是什么呢?

  这里先讲一个小故事。

  有一位女性来做心理咨询,控诉着对丈夫巨大的失望。原以为丈夫会事业有成,没想到只能勉强糊口;原以为丈夫能够成为一个和孩子玩到一块儿的好爸爸,没想到下班回家只盯着手机,连陪孩子玩,还要兼顾着手机里的游戏。

  她是独生子女,从小家里对她寄予很高的期望,但一直都是以提高要求,批评她做得还不够好的形式出现的。人到中年,她仍然感觉自己是如此普通,在一家公司不好不坏地上着班,拿着饿不死的工资。

  有一次,谈到丈夫当年对她的欣赏和支持,她说了一句,“长那么大,第一次知道,自己在别人眼里,是可以那么优秀的”。说完后,她泪如雨下。

  同时她也渐渐从感受层面体会到了一件事:父母从小对她的贬低和打压,让她无法在所谓“更优秀”的异性面前找到自己很好的感觉。而丈夫,虽然家境一般,人也没那么优秀,但当时上进又开朗,还能够欣赏她的价值,已经是她当时所能够投射理想化情感的唯一对象了。

  讲到这里,她感觉到无比悲凉,一口气哭完了下半节咨询。

  她终于不再把所有她不愿意接受的父母对自己的贬低投射给丈夫,而是完全地承认,在那个环境下成长的自己,就是能力有限。

  她第一次毫无隔离、毫无防御地看见那个“糟糕的自己”,并和她站在一起,承受之前所有拒绝承受的被贬低的痛苦。

  过了一段时间,她告诉我,她和丈夫的关系中长出了一些新的东西,她能够由衷地去感激丈夫当年对自己的欣赏,同时也觉得自己是多么的了不起。

  当她对丈夫内心的体验发生变化之后,不知不觉中没有那么多责备和抱怨,丈夫对她的态度也悄然改变,变得更愿意去关注她的情绪,满足她的情感需求。

  中年之后,她和丈夫再一次开始互相成全彼此的自恋,这和年轻时那种充满彩色泡泡星星眼的理想化情感投注已经完全不同,这是基于对彼此更深的了解、理解和接纳之后的成全。

  4

  在长期的关系中,伴侣之间的情感,除了满足彼此自恋之外,有许多类似的“点”都需要去重新生长。比如彼此的依赖、照顾、合作分工,等等。

  无论哪一个“点”上出了问题,都在提醒我们,也许该重新去回望这段感情,甚至过往的整个人生。

  人们往往喜欢用“磨合”来形容在长期关系中彼此的适应,但我觉得“磨合”这个词自带损耗感。在损耗感的支配之下,人们只会感觉自己为了关系失去了很多,我们必须压抑自己去适应别人,而看不到其实我们也有能力去创造关系中以前不曾有的部分,让情感长出新的嫩芽。

  也许有的情感,会脱落一些东西,再长出一些新的东西;也许有的情感,只能慢慢枯萎,做什么都不能补救,但重要的是,我们尊重它是有生命的,相信它有再生长的可能。

  让情感重新生长,秘密不在于要求对方如何改变,也不在于迎合对方而让自己改变,而在于你是不是有勇气直面并穿越过去坚硬的痛苦,破土重生。

  摘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