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能力

  文 / 本刊评论员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竞争格局重塑的当下,如果说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并在全球竞争中获得新优势的关键途径,那么科技创新便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变量,是不可或缺的第一动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造力加速向社会生产力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额突破3.6万亿元,与国内生产总值比值达到2.68%的历史最高水平,这表明我国科技创新源头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到第11位,是十年来创新力提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作为科技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近两年我国各类市场主体在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加速产业升级与转型、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加强创新合作与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为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经验借鉴和诸多样本。

  本期杂志收录的《打造数字金融之盾:手机银行反欺诈机器学习模型与信识模型研究》《广州城投能源设备管理数字化转型实践》《基于流程机器人(RPA)技术的数智化财务管理模式》《“供应链金融+数字人民币+全场景”融合落地的中关村模式》等案例,都是近年来企业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优秀成果,极具借鉴价值。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全球科技创新空前活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新的历史阶段,中国企业通过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正展现出无限的活力与潜力。

  当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交汇、碰撞,每一簇火花都将成为点燃智慧星火的活力绽放。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