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Galaxy S25 Edge 测评:一切都是为了“5.8mm”
- 来源:电脑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三星,概念,手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6-27 16:10
电脑报工程师 孙文聪
超薄手机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
智能手机早期就兴起过一段时间超薄手机的潮流。国产厂商就不说了,OV 两家都推出过刷新行业纪录的产品。就说三星自己,也在2015 年推出过只有5.9mm 厚度的Galaxy A8。
时隔十年,三星带来了全新的Galaxy S25 Edge,它的厚度又薄了一丢丢。算是引领了接下来这波超薄设计的“文艺复兴”变革。
比手写笔还要薄的机身
5.8mm 的S25 Edge 是什么概念?可能你只有拿到真机之后,才能直观感受到那种极致的轻薄。
我用了几天S25 Edge,重新拿起8.2mm 的S25 Ultra 会感受到两款手机在手感上的差异。当习惯了S25 Edge 的轻薄之后,S25 Ultra 这种之前已经比较习惯的超大杯手机会有明显的“砖头感”。
如果把两款手机放在一起,你会发现它们在厚度上的直观差异。S25Edge 甚至比S25 Ultra 的手写笔还要薄。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手机,尤其是旗舰手机基本厚度都在8mm 左右,S25 Edge 的出现的确是当前手机市场的另类。
从尺寸上来说,S25 Edge 其实更加接近三星S25+。两款手机的长宽都相近,屏幕尺寸也都是6.7 英寸。但S25 Edge 的机身厚度比后者薄了整整三分之一,再加上163g 的机身重量,让人有种S25 Edge 小了整整一圈的错觉。
机身变得更轻薄之后,手感提升是非常明显的。虽然S25 Edge 采用了三星S 系列家族化的直角边框设计语言,但三星将中框边缘位置进行了特殊的工艺处理,圆润过渡让手机握持的时候更加舒适。手比较小的女性用户,也能够获得良好的握持手感。
S25 Edge 的中框这次是用上了S25 Ultra 同款的钛金属材质,而三星S25+ 和S25 标准版还是用的铝合金的边框。钛金属材质最大的优势就是更轻,更坚固,看上去更有质感。尤其是这次的钛银色,我认为是三款配色中最漂亮,也是看上去最高级的配色。
用上成本更贵的钛金属,还有一个考虑就是能够增加机身的结构强度。还记得之前iPhone 曾经出现过的“弯曲门”吗?对于这类超薄的手机来说,用户最担心的就是放在裤兜里会不会因为坐下或者蹲下导致手机机身的形变。S25 Edge 通过钛金属材质的应用和机身结构强度的增强,让手机强度大幅提升。即便故意去弯折手机,也很难将手机“掰弯”。
从设计来说,我认为S25 Edge 是一台非常漂亮的手机。设计极简,富有质感,颜值党的最爱。
散热续航快充均有所妥协
有了好看的“脸蛋儿”,还得看看内在表现。尤其是为了实现机身超薄可能会牺牲的方面,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S25 Edge 这次搭载的是高通骁龙8 至尊版移动平台,当然也是Galaxy 的定制版。
从跑分数据来看,GeekBench6 平台单核2814,多核9247,安兔兔成绩200 万上下。这个成绩跟之前S25 Ultra 的成绩比较接近,安兔兔成绩比后者低了10% 左右,属于骁龙8 至尊版旗舰中的入门级性能水平。和S25 Ultra 比,虽然是定位超薄机型,但S25 Edge 的整体性能释放和温控策略并没有阉割多少。尤其是在跑分这种相对负载较高的场景下,跟自家的超大杯并没有拉开差距。但跟主流的国产旗舰们比,就差得比较远了。
游戏表现方面,S25 Edge 算是超出预期。在面对《原神》这类的重载游戏时,S25 Edge 依然能够跑出59.7 帧的好成绩。必须说明的是,这个成绩是在很多战斗场景下获得的,并非单纯跑图。能够拿到这样的成绩,对于一款超薄手机来说,是相当不错的。
但它毕竟是一款超薄手机,S25 Edge 依然存在一些限制。比如《王者荣耀》不支持120 帧。按照S25 Edge 的理论性能,后续是可以支持这种主流游戏的高帧率模式的,还需要等待。由于超薄机身严重压缩了手机的内部空间,散热结构受影响。导致S25 Edge 在游戏场景下,手机背面的温度比较高。室温环境下,原神半小时之后手机背面的最高温度接近了46℃,已经有点烫手的感觉。
S25 Edge 这次搭载了一块3900mAh 的电池,这个电池容量在当前国产机型动辄七八千mAh 的容量面前,确实显得有点不够用。我们还是拿来S25 Ultra(电池容量为5000mAh)作参照,模拟用户日常的使用场景进行了3 小时的续航测试。
实测结果显示,两款手机都满电状态下,在经过30 分钟抖音短视频、60 分钟B 站长视频、30 分钟《王者荣耀》和30 分钟视频录制及30 分钟音乐播放之后,S25 Edge 剩余电量为65%,S25 Ultra 剩余电量为70%。
从测试的子项数据来看,S25 Edge 在诸如看视频、听音乐这样的轻负载场景下,手机的电量消耗跟S25 Ultra 差距并不大。但是在一些游戏、视频拍摄这样的重度负载场景下,消耗就明显要高过S25Ultra。这意味着如果你是一个重度手游用户,或者有经常外出的需求,最好还是带上充电器或者移动电源。
相对而言,我觉得这次S25 Edge 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快充。作为一款2025 年的旗舰手机,S25 Edge 的快充功率只有25W,无线充电功率也只有15W。手机充满电,需要将近一个半小时。紧急状态下,这个充电速度难以快速给手机补电,属于是S25 Edge 这次比较大的一个遗憾。
成像日常拍摄够用
影像配置方面,S25 Edge 这次采用了双摄配置: 主摄2 亿像素+1200 万像素超广角。其中主摄方案使用的是GalaxyS25 Ultra 同款2亿像素ISOCELLHP2 传感器(1/1.3英寸,f/1.7 光圈,OIS 光学防抖)。对比同级别的旗舰手机,S25Edge 去掉了单独的长焦方案,这也是它为了超薄机身做出的妥协之一。
从实拍的样张来看,S25 Edge 这颗主摄的成像素质还是过硬的。白天室外光线条件下,整体解析力、色彩表现都跟S25 Ultra 接近,还支持5000 万像素、2 亿像素的输出。
高像素模式下,S25 Edge 的确能够获得更多的画面细节。比如上图这组对比就可以明显看到,虽然都是主摄的样张,但右侧的2 亿像素带来了更好的纹理和细节表现,甚至就连物体表面轻微的绒毛质感都被还原出来了。
得益于这颗素质优秀的主摄,S25 Edge 的成像能够应对多数的普通场景,但对于它的成像上限,也不用抱太高的期望。
几天使用下来,可以明显感觉到S25 Edge 这次的很多配置和设计都是围绕“5.8mm”来进行的。它显然不是一台常规的旗舰手机。为了获得超薄的机身,在性能、散热、相机、续航、快充等方面都做了一定的取舍。尤其是跟同价位8000 元档左右的超旗舰们相比,S25 Edge 的优缺点都挺明显,完全取决于你对S25 Edge“超薄”设计的认可度。
毕竟在这个价位,你能够选到的旗舰产品、折叠屏都相当丰富。至于它和接下来iPhone 17 Air 引发的这轮超薄手机潮流,是否会成为未来手机形态的另一个单独分支,还有待观察。如果你愿意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以关注这款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