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织业十九载——记沛县新庆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春侠

  • 来源:中国纺织
  • 关键字:创业,工程,实业
  • 发布时间:2025-06-27 19:48

  从工程到实业:返乡创业的时代选择

  2006年,在建筑行业掘得第一桶金的董事长响应家乡号召,带着改革开放初期积累的资金,在沛县开发区圈下50亩土地。次年元月,首期2万锭纺纱厂建成投产,成为沛县粘胶纱基地众多企业新成员,接下来,她看准下游织布,很快,800台箭杆织机入驻,填补综合性纺织产业的空白。“那时候全县还没有像样的织布企业,我们带着试试看的心态起步。”张春侠回忆道,作为最早加入创业团队的技术骨干,她见证了企业从手工作坊式管理向现代化企业的蜕变。

  2008年的一个偶然机遇成为关键转折点。一位阿拉伯客商带来的白色坯布订单,让企业敏锐捕捉到中东市场的需求。“阿拉伯大袍面料看似简单,实则对纱线均匀度和坯布克重要求极高。”张春侠介绍,公司迅速决策新建织布厂,依托自有纺纱产能形成“纱-布”产业链闭环,当年即实现出口创汇300万美元,成为沛县首家进入国际市场的纺织企业。

  三次设备革命:传统产业的智造升级

  走进宽敞的生产车间,意大利萨维奥自动落筒机正高速运转,喷气织机排列成整齐的矩阵。这些国际一流设备的背后,是企业持续多年的“智造”突围。

  第一次升级在2010年,针对有梭织机效率低下的问题,公司斥资引进160台喷气织机,产能从年产3200万米提升至5000万米,用工人数却减少40%。2015年启动的智能化改造更为关键,不仅建成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系统,还引入德国乌斯特电子清纱器,将疵点率控制在万分之三以内。

  如今的新庆纺织,已形成2.5万枚精梳纱锭、160台喷气织机的产能规模,年产各类坯布3200万米,其中70%出口至中东、东南亚市场,成为H&M、ZARA等国际品牌的合格供应商。

  直面挑战:在变局中锚定航向

  面对全球纺织产业格局变化,新庆纺织展现出老牌企业的韧性。2024年以来,尽管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和海运成本上涨,公司通过锁定长单、开发功能性面料等方式,实现一季度出口额同比增长。

  “纺织是永恒的民生产业,只要人类需要穿衣,我们就有存在的价值。”张春侠带领记者参观新建的研发中心时表示,企业正谋划延伸产业链,向高端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领域进军。

  十九载栉风沐雨,新庆纺织的发展轨迹,既是一位民营企业家返乡创业的奋斗史,更是中国纺织产业从“汗水经济”向“智慧制造“跃迁的缩影。在张春侠看来,企业的成功密码很简单:“紧跟市场需求,永葆创新初心,把每一米布都织成良心品质。”这种扎根实业的坚守,或许正是传统制造业行稳致远的动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