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 王海珍
【摘要】 慢性荨麻疹在临床中具有难治疗、易复发的特点,通过介绍多皮饮联合放血拔罐治疗脾虚湿蕴型慢性荨麻疹验案1则,希望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荨麻疹、脾虚湿蕴、多皮饮、放血拔罐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5)12-959-02
荨麻疹在中医上又称“瘾疹”“风团疹”“赤白游风”等[1]。周身任何部位均可出现,通常会在24小时内消失,但往往反复发作。荨麻疹[2]常见于任何年龄和种族,全球发病率在1%至30%间,具有女性发病率更高的特性,因其不是感染性疾病,故不具备传染性。荨麻疹的病因多而复杂,急性荨麻疹多由食品药品过敏、感染等因素诱发。慢性荨麻疹的病因与感染、自身免疫、精神神经因素等诸多因素有关。但其基本病因不外乎为过敏原或其他因素引发的以肥大细胞为核心的多种炎症细胞激活,从而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的过敏症状[3]。
1 病因病机分析
荨麻疹,中医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大前提是禀赋不耐、毒邪侵袭而致,或因为气血虚弱、卫外不固、风邪侵袭引起,也可由饮食不节和食用海鲜或辛辣、刺激等食物诱发,也有可能导致情志内伤、气血虚弱或冲任失调[4]。
脾虚湿蕴是慢性荨麻疹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型[5],本病的发生与脾胃、肺关系密切,脾胃乃气血生成之根本,其性喜燥而恶湿,担当着运化的中枢角色;肺则主宰皮毛功能。若饮食无度,过度摄入辛辣肥腻之物,易导致肠胃积热、湿热内生。此时,若再感受外邪,内热无法疏泄,外邪难以透出,二者郁滞于皮毛与腠理之间,进而引发皮肤损害。
2 验案举隅
患者情况:许某,男,57岁,周身散在风团伴痒4年。现症见: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证,痒,皮疹色淡或与肤色相近,形态不规则,时起时消,消退后不留痕迹,晨起或餐后易加重,夜间瘙痒明显,常反复发作,食少纳呆,寐一般,多梦,小便可,大便有时黏腻不爽。体格检查:四肢及腰腹部散在淡红色风团,大小和形态不一。中医望闻切诊:面色正常神疲乏力,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数。西医诊断:慢性荨麻疹、中医诊断:瘾疹,辨证为脾虚湿蕴,治以健脾利湿,祛风止痒,方选多皮饮加减:地骨皮15克、五加皮15克、桑白皮15克、干姜皮10克、大腹皮15克、白鲜皮30克、粉丹皮10克、赤苓皮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以及川槿皮15克。7剂,日2剂,每剂用200ml温开水冲服,分早晚饭后口服。配合放血拔罐疗法治疗(1周2次):选择双侧肺俞、脾俞、风池、血海、阴陵泉穴,三棱针快速点刺放血,背部穴位施以闪火拔罐法,留罐15~20 min。
二诊:两周后复诊,患者整体皮损渐消,腹部仍有少量新发皮疹,纳寐好转,大便黏腻程度减轻,舌红,苔薄白,脉滑。在原方基础上每味药各减少5克以减小药力。继续原法服用14剂;放血穴位改为脾俞、风池、血海,观察病情变化。
三诊:两周后复诊,病情整体好转,舌脉恢复如常。嘱其停放血拔罐疗法,再服7剂中药巩固疗效。3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语:该患者皮疹色淡或与肤色相近,晨起或餐后易加重,夜间瘙痒明显,食少纳呆,多梦,大便有时黏腻不爽,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数。均提示其证型为脾虚湿蕴,兼有湿郁化热之象,故选用多皮饮联合放血拔罐综合治疗。多皮饮方剂源于《证治准绳》中的五皮饮,经过改良而成。其配方包含陈皮、茯苓皮、干姜皮(原方生姜皮替换)、桑白皮及大腹皮五味药材[6],该方剂广泛应用于治疗水肿、胸腹胀满、小便不畅以及妊娠期间的水肿等症状。多皮饮在保留五皮饮基础框架的同时,将生姜皮更换为干姜皮,旨在利用其辛温特性来和胃、巩固体表而防止药力外散,并增入其他药材,协同作用以健脾利湿、清除胃肠积滞、固表并驱散风邪。功效主治:健脾除湿、疏风和血,主要用于治疗亚急性及慢性荨麻疹,有利于促使四肢、躯干等处的皮疹消退,缓解瘙痒症状,改善皮肤状态。该方中,桑白皮、地骨皮、五加皮,泻肺清热、祛风除湿,直击病机核心;白鲜皮、川槿皮祛风止痒;丹皮凉血化瘀,改善血热风燥;干姜皮温中固表,防寒凉药伤胃;扁豆皮健脾化湿,增强运化能力。
3 小结
近年来,荨麻疹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对该病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目前临床上西医治疗荨麻疹的方法虽然短期内效果显著,但暂时缓解症状,停药后易复发,患者需长期间断用药,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荨麻疹的方法多种多样,注重标本兼治,对人体机能进行整体调节,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7]。笔者希望通过观察多皮饮联合放血拔罐治疗脾虚湿蕴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荨麻疹的治疗提供更优化的治疗方案。
4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郑捷主编. 皮肤性病学[M].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3.
[2] 陈红风. 中医外科学[M].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209.
[3] Zuberbier T ,Ensina F L ,Arnau G A , et al.Chronic urticaria: unmet needs, emerging drugs, and new perspectives on personalised treatment.[J].Lancet (London, England),2024.
[4] 李建明.慢性荨麻疹的中医病机以及经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应用与评述[J].环球中医药,2014,7(S2):114-115.
[5] 何俊辰,郭然,张理涛.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中医体质及证型分布特点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3,22(6):536-538.
[6] 陈无择. 三因极一病症方论[M]. 王咪咪,整理.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19.
[7] 袁佳沁,陆蓉,陈春光,等.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及诊治研究进展[J].中国处方药,2019,17(3):22-23.
[2025-05-16收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