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磊
伴随着学界和企业界对知识管理的认知由模糊到清晰,对知识管理“该如何应用”、“如何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等关键问题的理解也越来越具体,其关注点也从最开始的强调“物化”知识管理阶段上升到了更高阶的“人化”知识管理阶段。
从理论角度讲,知识管理包含四大关键因素,即“人”、“知识”、“流程”和“系统”。在知识管理的实践早期,我们更多的关注在“知识”、“系统”两个因素上,即更多的考虑“如何建立内部知识库”、“使用何种IT系统进行支撑”等问题,而对“人”、“流程”两个因素考虑不足,但恰恰这两个因素又是决定知识管理能否长远的关键支撑点。
当早期的知识管理践行者在内部逐渐建立起有效的知识库,并通过必需的IT系统搭建完毕后,它们其中的优秀代表逐步开始思考并探索“如何将员工的日常工作与知识管理结合”、“员工的职业发展与知识管理结合”等问题。
那么,从“物化”到“人化”的该如何过渡才能将企业阵痛降到最低?当了解了一些企业在知识管理领域的优秀实践后,我发现共享的文化,适当的管理方法和引导性的宣传这三方面是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
一个组织内部如果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员工的工作归属感与成就感会大大增强。而在内部大力倡导共享文化,提倡知识的有效分享与交流,很好的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壁垒,为组织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所以说,共享文化的建设是知识管理“人化”的重要环节,只有对这种文化自发的认同,才能将知识管理的价值最大化。
同时,将必要的管理方法融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将知识管理与员工的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并在日常工作中以流程方式加以强调固话,这样知识管理的效果便能够得到保证。
知识管理在任何一个组织内的推行都是一种不小的变革,势必会引起方方面面的抵触,如何改变这种不合作的态势?答案是:因势利导。如知识管理团队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激励,将知识管理做的既生动又有深度,让大家进行知识管理的同时,也能体会到知识管理的乐趣与价值。
我相信基于内部长久的、坚持不懈的推行,知识管理定会带来更多的价值和价值的创新,更好的提升自身整体竞争力,为打造学习型组织奠定良好的基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