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微调货币的“五种轻武器”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09-08-10 10:39
  就在股市楼市一路高歌猛进之时,央行开始不时放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需要“动态微调”的言论,加之银监会不断强调贷款风险防控的提示,自然令市场产生了一种担心:微调究竟是为了防通胀,还是针对股市楼市而来?

  7.29暴跌,让投资者受伤,也是央行始料未及的。就在当晚10点,央行网站挂出副行长苏宁在上海市金融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稿,标题就是“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用意相当明显:宽松基调未变,政策微调并不是针对股市。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吴军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当前货币政策最主要的任务是稳定货币,对宽松的货币进行微调,主要是针对信贷,“绝对不可能是针对股市楼市”。

  不能否认,针对股市楼市的高企,政策“打压”的历史也有过。但目前的货币政策取向,显然“志”不在此。股市的反转、楼市的升温早已不是一天两天,但在8月5日央行发布的《2009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对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的表述,依然是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政策取向并没有发生变化。

  我们也注意到,最近的市场似乎没有前一段时间“牛气”了,7月中下旬开始,上证综指进入到3400点以后,上涨动力明显不足,盘整是大盘的主基调。我们认为,股市、楼市大涨过后下行回调整理,这都是正常的,也是好事。但诱因是什么?不应该是货币政策的微调。现在看来,股市扩容才是关键因素。

  其实,宽松货币难言轻易改变。诚如决策层所言,复苏的基础还很不牢固。只有经济复苏回暖确定无疑时,货币政策才敢改变,而且这种改变是渐进的。对于货币政策的微调,市场切不可庸人自扰。可以预见,当货币政策真正转向、退出时,经济上升趋势必然已经形成,反而股市会重拾升势。

  微调主要针对高信贷

  货币政策的趋势,其实从央行近期的表态中,已经非常明确,那就是继续宽松不动摇。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主管温彬认为,继续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必要的。他表示,今年以来,我国一些重要的经济指标持续向好,但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方面还未全面活跃,与此同时,部分西方发达国家还有进一步实施经济刺激计划的可能,从全球范围来看,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机尚不成熟。

  货币宽松趋势不会改变,但微调的可能还是有的。并且,央行的微调之手已开始舞动。

  吴军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现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决策层最大的担忧有两个:一个是银行不良贷款,一个是M2涨幅过快潜伏通胀。他说,鼓励放贷必然使得银行放宽贷款条件,这就为将来银行不良贷款飙升埋下了隐患。

  今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新增7.37万亿元,这个数字远超出任何一年的全年贷款新增量。“绝对数字不可怕,关键看增速。新增7.37万亿元的背后是同比增长34.44%,这个贷款增速就不是适度的问题了,而是完全的扩张。”吴军表示。

  通过对历年的贷款数据梳理后发现,只有今年的贷款增速达到30%以上。在此之前,放贷最猛的年份还是1993年,当年的贷款增速达到了25%。

  “央行在坚定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表示要进行动态微调,其直接针对就是过高信贷增长。”吴军表示。

  温彬的看法与此一致。他说,央行对微调的表述,其实已凸显了微调的方式和目的,微调是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确保货币和信贷的合理均衡增长”。

  此前不久,央行重启一年期央票以及发行定向央行票据,被业内解读为货币政策微调拉开序幕。从这牛刀小试的两招来看,微调确实是直指商业银行,特别是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这也好理解,贷款放过了,在货币宽松的大旗下央行又不能直接对银行放贷说NO,当然只能从各家银行“扒拉”出一些头寸来,使之减少放贷的冲动。

  7月份至今,作为银行业监管机构,银监会密集出台了多个与资产业务有关的业务指引和管理办法,这与央行对货币政策微调其实完全是一种遥相呼应,也是希望让银行放贷悠着点。

  央行的5大微调手段

  微调怎么调,是市场极为关注的。据本报记者了解,央行大致有5大微调方式:长期央票、定向央票、正回购、窗口指导、利率导向。

  温彬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央行会根据市场流动性状况频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市场流动性,比如,通过增发央行票据来回收流动性,对冲可能出现的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向部分信贷增长过快的银行发行定向央票以保证银行信贷增长的合理有序;此外,央行可能会加大窗口指导力度,在信贷总量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结构的平衡。

  今年上半年,央行为了鼓励、支持商业银行放贷,在公开市场操作上,央票发行适度明显减缓,发行量要小于到期量。数据显示,央行票据余额年初4.65万亿元,一季度末下降到4.2万亿元,到6月末仅为4.15万亿元。半年时间,仅央行票据这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就向商业银行提供了5000亿元的基础货币。下阶段货币政策微调,央行票据肯定会首当其冲。

  再就是窗口指导。顾名思义,指导就是谈话。当然,这种谈话不会是平民百姓之间的闲聊,央行、银监会对银行的窗口指导,其实质就是指示,是不形成文件的“上级精神”,对银行而言,其威慑力不亚于红头文件。

  有银监局官员告诉记者,窗口指导和文件,一个针对个性问题一个针对共性问题,银行都得遵照执行。可见,窗口指导是政策微调最隐蔽的方式方法,但也最能立竿见影。

  至于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诸如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应当不会出现在货币政策微调之列。目前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5.5%,在全球同行业都是高位,上调的概率比较小;至于存贷款基准利率,更是不会乱动。

  关于货币政策的微调,国务院研究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曾经有过一个观点,归纳起来就是“信号”论。他说,通胀有预期,央行应该及时发出稳定货币的信号,可以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央行的信号可以适当的进行解释,什么叫适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稳定货币。

  从这一点来看,在通胀预期之下,货币政策的微调,信号意义要大于实质作用。

  政策意图不是要搞总量控制

  干涸的沙漠仅仅靠一两次大水是出现不了绿洲的,只有持续给予充沛的水才行。决策层必然明白这样的道理。在中国经济复苏尚未明朗之际,全社会流动性充沛的局面注定不会改变。

  今年一、二季度比较,6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1.55%,相比3月末的2.28%是下降了不少,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全社会的流动性。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6.9万亿元,同比增长28.5%;3月末,M2余额为53.06万亿元,同比增长25.51%。

  其实,基础货币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季末余额均为12.4万亿元。在同样的基础货币下,不同的时期却产生了不等的社会流动性,关键在于货币乘数上升,也就是货币流通速度提高了。上年末以及一、二季度末的货币乘数,分别为3.84、4.27、4.59,货币扩张能力提升显著。

  货币政策微调,直接针对的是银行信贷,主要也是收缩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目的也是想让天量信贷稍微放缓一下,但在货币乘数上升的时候,此举并没有收紧社会流动性的意思。看得出来,央行微调的政策意图,并不是要在总量上控制流动性,而只是针对结构的一种调整。

  加大供应才是解决之道

  货币政策的微调,不以股市楼市为指向,但不是说股市楼市就不会受到微调的影响。股市是“玩”钱的地方,货币政策的变化演绎肯定会影响到股市。但投资者必须要看清的是,目前市场的这一波盘桓整理,主因却不是货币政策要微调。

  自7月1日桂林三金成为重启IPO首单以来,已经有8家公司在A股市场IPO,其中包括中国建筑、光大证券两家融资百亿以上的巨鳄。下周,又将有4只股票跃登深市。A股扩容越来越快。

  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也不会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今年A股指数涨幅超过80%,回调很正常。决策层也正是看准了这一契机,适时重启了IPO的闸门。股市扩容才是A股市场盘整乃至回调的主因。

  前些天,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接受凤凰卫视《问答神州》栏目访谈,谈及上海的房价时表示,“房价高,怎么办?增加供给量。还有什么?”

  其实这显露出决策层对解决市场老大难问题的一种崭新思维。以往,房市过热政府立马想到的是调控,现在的思路则正在转向调整,而增加供应则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我们相信决策层总有一天会意识到这点。不管是楼市还是股市:防楼市泡沫,多供应土地;防股市泡沫则多供应股票,而不是简单地改变大的政策。

  《投资者报》 记者 华强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