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计算 时不我待——“2011英特尔研究日”纪实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英特尔,研究日,计算机,技术
  • 发布时间:2011-06-22 10:17
  “Today is so yesterday(时不我待)。”走进美国硅谷山景城的计算机历史博物馆,一眼便看见了这句横幅。6月7日,“2011英特尔研究日”就在这里开幕,这是英特尔研究院第10年举办研究日活动。每年的研究日都是英特尔前瞻性技术的展台,今年则有超过35项创新研究项目。用英特尔CTO贾斯汀(Justin Rattner)的话说,研究日就是英特尔研究部门的毕业典礼。

  改善用户体验

  一进展区大门,记者就看到一个印度裔研究员在骑自行车,他并非在运动,而是展示新兴市场微电网。这位研究员介绍,印度40%的家庭没有电,英特尔研究了两种低成本、可持续的发展技术——低成本生物力学发电机和低成本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本次研究日活动共分为云计算展区、感知先锋区、个人能源区、平台创新区、安全区、用户体验区以及视觉区等七个区域,从不同侧面体现了英特尔在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虽然这些看似与英特尔的本行并无关系,却透露出一个共同点:英特尔的强项是计算。

  在去年的研究日上,贾斯汀宣布成立互动与体验研究院(IXR),专注于新的人机互动体验和计算平台的研究工作。今年,便有许多与体验息息相关的创新成果开创全新的计算体验。

  在感知区里,有一个“场所技术中的老年人生活实验室”,它已经有5年的历史。在美国,老年人独居的情况比中国更为严重。这个实验室在美国俄勒冈州的500个独居老人家庭进行了实验,通过在药盒、椅子、助步器和电脑鼠标上安装传感器,可以透过探测压力收集老年人的数据,达到监控和预防的效果,使子女在不同地方实时了解到老人的情况。“除了监测和分析,更重要的作用是防患于未然。”实验室的Muki Hansteen Izora介绍,传感器还可通过收集睡眠、心肺功能的情况以及老人活动的情况,记录数据和规律,显示出不同时间的分布。

  在个人能源区,研究人员还展示了一款处于试验阶段的低成本能源传感器,可以帮助消费者改变在家里管理个人能耗的方式,英特尔研究院副总裁兼电路与系统研究院总监王文汉称之为“中医把脉”。这种传感器与家用能源显示器相结合,可以监控能源使用情况、推荐提高能效的解决方案。

  为安全 软硬兼施

  在展区中,未来认证技术是最大的亮点。每个人都有很多个密码,一旦忘记就很麻烦,未来认证技术的目标就是实现计算设备对个体真实性的识别,让使用者通过简便操作更加安全地保护自己电脑中的秘密。当你走近摄像头,它可以通过扫描特征立刻判断出,你是否是电脑的拥有者,并弹出登录框。

  事实上,安全认证的灵感源于一位英特尔工程师的亲身经历。当他出差做一个重要演讲时,忽然发现自己不记得两小时前新更改的密码了,而台下还有上百人在看着他。这样的事在英特尔屡屡发生,“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好的技术,却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王文汉说。

  这无疑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在收购McAffe之后,英特尔开始软硬兼施。“过去我们更多的工作在于硬件,如今把安全加入平台设计中,应该更可信、更安全。”贾斯汀表示,该中心将在未来5年中研究多个与安全计算相关领域的技术,包括让个人计算机更加安全,免遭恶意软件的威胁;确保移动设备的安全——无论是个人数据保护,还是更安全地在设备上下载数据或是使用第三方应用程序。

  另一个关键研究领域是如何保护分散在网络中的个人数据。现在,当人们签署各种互联网服务协议时,就会在整个网络上共享其个人数据。一旦被授权访问,用户就对自己的个人数据失去了控制,为此,新的英特尔科学与技术中心将致力于研究各种让人们更好地控制个人数据并保障数据更安全的方式。

  的确,对于一个并不生产计算机的公司,改变整个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件难事。“随着新的智能设备的出现,计算的范围更广泛,英特尔的机会也越来越大。”王文汉表示,从存储、微处理器、服务到个人终端设备,英特尔的目标市场一直在不停地变化,创新是它鲜活生命力的来源,研究院是英特尔撬动地球的支点。

  发掘中国智慧

  在演讲中,贾斯汀只提到了两个研究院,中国研究院就是其中之一,来自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的成果获得了他的肯定。在现场的工程师和研究员中,也有许多来自中国的面孔。

  作为英特尔公司全球五大实验室之一,也是英特尔最大的海外研究机构,中国研究院是惟一一个以地域命名的实验室,这与中国科技实力、创新能力以及市场地位的上升分不开。

  在这次研究日上,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展示了基于英特尔架构的无线基础设施,该技术已经部分应用于中国移动的新型无线接入网架构C-RAN项目中。

  “这是英特尔第一次从通用计算进军电信领域,对于研究院来说意义重大。”杨学兵是一名来自中国研究院的研究员,他介绍,这项研究是为了提高英特尔IA架构的效率,从而提高英特尔架构在无线基础设施市场上的采用率。

  “过去,通信运营商一直不信任通用CPU,认为其实现不了实时性等要求。如今我们已经证实这是可行的。”杨学兵一边展示通过LTE向电脑上传输手机视频一边说。借助英特尔架构上基于软件的无线处理以及虚拟化技术,移动通信基站可以进行集中化管理并实现共享。而同样的基站设备可以支持GSM、3G和LTE等多种无线通信标准,为通信运营商大幅降低了无线网络的资本和运营支出。

  本报记者 王臻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