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启动数据中心变革?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启动,数据中心,变革,惠普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6-22 10:34
数据中心变革的特点
惠普用图中的框架模型来展示数据中心变革的特点,我们将至下而上进行介绍。
●图中底层是支持数据中心变革的多项技术,惠普在这些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全面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其上是数据中心变革的各个阶段。这些阶段都有其主要任务,且周而复始、覆盖数据中心整个生命周期,项目投入运行后又将开始规划新的项目;
●接下来五项是数据中心的集成技术体系结构与成熟度模型(惠普CIMM);
●再上是数据中心变革的期望与愿景,涉及到了节能、连续服务、全球化和虚拟化等方面;
●最后是数据中心变革的最终业务目标,即降低成本、消除风险和支持企业成长;
●两个相对的箭头表示在数据中心变革中,必须实现技术与业务目标的高度一致性。
面向数据中心生命周期的变革方法
传统的数据中心变革有两大问题:一方面没有抓住根本模式;另一方面没有针对数据中心整个生命周期统筹规划,一旦遭遇或发现数据中心的某一紧急问题就匆忙提交审批和实施变革了。过去很多企业都是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开展数据中心变革以满足业务需求与目标的,通常一次解决一个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开展项目或规划,我们称其为传统方法。
传统方法虽然在满足单一需求时风险较低并易于实现,但其中往往会隐含问题。由于多个不同需求间存在依赖性,当我们逐个解决单个需求时,实际上为满足另一同样重要的需求时往往会减弱前一个已满足需求的成效。此外,每解决一个需求均需要附加新的投资,总体成本反而会更高。
创新方法是通过统筹规划,在数据中心生命周期内将数据中心的项目与计划结合起来,分几步逐步实施,每一个项目除实现其自身目标外还能满足数据中心变革的总目标:降低成本、减轻风险、支持企业成长。创新方法由于需要更多地协调与管理,实施风险显然会比传统方法高,但风险是可通过总结经验和好的项目管理、规划与集成而降低的,创新方法可使数据中心的变革项目获得更大的进展和投资回报。
实践证明,基于生命周期的创新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将数据中心变革的主要任务与生命周期结合在一起,同时满足多个甚至相互制约的要求(如降低成本与增加基础设施来支持业务增长),帮助企业平滑和无风险地开展数据中心变革,有效地管理数据中心改造项目,在数据中心变革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数据中心现状评估工具
在数据中心变革的历程中,数据中心现状评估与分析对于确定企业数据中心的战略与规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数据中心的变革必将由此开始。至于如何才能真正做好数据中心现状评估与分析?调查哪些内容?采用什么方法和工作流程?采用哪些衡量指标?得到什么结果?如何交付实际使用?等等,则需要使用专门的评估工具与评估服务。
为了满足广大企业用户的迫切需要,当前许多著名的IT厂商与咨询公司都开发和提供自己的数据中心现状评估工具与服务:Gartner的IT基础设施与运营成熟度模型、微软的运营架构自评估工具和优化自评估工具、IBM的CIO基础设施基准评估工具、国内计世资讯的数据中心五维评估模型以及本文将重点介绍的惠普的融合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惠普CIMM)。
惠普CIMM是针对企业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战略与战术需求以及近年来基础设施发展趋势(如融合基础设施)专门设计的基础设施成熟度评估工具,是在先前版本AIMM(适应性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自AIMMv1.0版本发布到今天的CIMMv2.5版本,已经有3年多的时间。
惠普CIMM采用一种注重实效的结构化方法,基于业务和IT目标,使用标准的量化指标来分析与衡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成熟度,可根据客户的业务优先级量身定制发展路线图,并提供相应的IT改造项目建议。
整个惠普CIMM评估工具由白皮书、手册、问卷、模型、报告生成器等几部分组成,其目标是推动数据中心变革,使之成为基于融合基础设施的新一代数据中心,帮助企业应对挑战,实现业务与IT成效的协调配合。
评估工具按照每个领域与成熟度等级的核心特点设计了问卷,惠普CIMM的问卷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框架以便有效地描述数据中心中多方面的IT基础设施和确定优先级;帮助客户确定其主要困难和一些补救的量度标准;确定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成熟度的当前状态和期望状态的对照。惠普CIMM建议报告是为客户量身定制的,根据客户对问卷的特定数据、输入和业务优先级,制定在特定的时间内最需要完成的任务指标,这些内容也将作为制定具体路线图的基础被写入报告中。报告使客户轻松做出更准确、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决策,更清楚地认识自身所处的位置和目标,了解所采取的措施将如何满足目标。
下一篇文章将进一步介绍惠普CIMM和运用惠普CIMM来制定掌控数据中心变革的路线图及其成功实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