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有多高?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高尔夫,时尚,贵族
  • 发布时间:2011-07-25 09:32
  打高尔夫球作为一种高质量生活的象征,在欧美国家早已流行。从王室贵族到政治家,从大富商到体坛明星,都对能充分享受阳光、绿草的高尔夫生活醉心不已。

  许多名人打高尔夫球。历届美国总统,都打高尔夫球,如罗斯福、肯尼迪以及克林顿。超级球星称自己有40余套球杆、一部高尔夫模拟器、一套挥杆分析仪、室内推杆果岭以及约3500平方英尺具有打切球区的推杆果岭。

  作为一种时尚生活,高尔夫球已逐渐渗透到国内很多富人与企业家的生活中。6月30日,在保利高尔夫球场举行的“2011年伊士顿杯重庆市高尔夫球差点巡回赛”上,100多名运动员踊跃报名参加。

  高尔夫球如此令人喜爱,那么它到底是怎样的一项运动?

  曾被称为贵族运动

  直到现在,高尔夫球运动仍然是有钱人运动的代名词。

  它被称为是一项贵族运动,因为它所使用的装备、耗材价格惊人,而且场地要求较高。

  一般高尔夫球场占地约50公顷左右,所以场地一般设在风景优美地区和公园的草地上。球场形状和大小无统一标准,掘有9至18个洞穴,各个洞穴为首尾相接的球道,长度在200米~500米。

  国内大多人有钱之后,开名车、穿名牌、打高尔夫球。他们藉此炫耀或比拼其财富。

  2006年初,胡润在富豪生活方式的调查中显示,旅游、游泳和高尔夫成为中国富豪们最为青睐的三种休闲方式。

  但滑稽的是,它起源于一群牧羊人。15世纪苏格兰的一群牧羊人经常用驱羊棍击石子,比赛击得远且准,这就是早期的高尔夫球运动。

  20世纪初这项运动被引入中国。1931年,上海成立了高尔夫球游戏中心。同年,中、英、美商人合办高尔夫球俱乐部,在南京陵园体育场旁开辟高尔夫球场,但是真正在国人的印象中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

  现已走向平民化

  在中国,高尔夫球已经不再是“有钱人的运动”,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球场及练习场的增多,不光中产阶层和白领打得起,连普通老百姓和学生也可以参与。

  事实上,我们现在在球场上,不仅能看见有钱的富人,还能见着中产阶层和白领,甚至普通的工薪阶层;年龄上大至60~70岁的老头、老太太,小至4~5岁的小孩。因为现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更多的人去玩高尔夫了。

  尤其北京,高尔夫已很普及。据悉在公众球场打球很便宜,如果有推广活动什么的,150~300元的价格就可以打得到一场球(18洞)。节假日则倍增,需1000元左右。

  买一套杆几千元,打一场球从上千元降到了现在的几百元。根据不同的消费人群,卖不同档次的用品,因此打高尔夫球在中国应该算平民化了。

  随着爱好者的增多而增多的是高尔夫球场。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尔夫球场已经从20年多前的一位数发展到如今的400多个,居亚洲第二世界第五,其中著名球场有深圳观澜湖球会(堪称世界最大的球场)、天津天鹅湖高尔夫俱乐部、中山国际高尔夫俱乐部、武汉东方高尔夫俱乐部、大连金海岸高尔夫俱乐部等。高尔夫球参与者近年来激增到200多万人(如果算上摸过杆的,据说超过500多万人),并且会打高尔夫球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

  不过,有钱人去玩高尔夫球,用意更多。他们不单是玩这么简单,他们认识到,在高尔夫这项贵族运动中,他们可以结识生意伙伴,可以作为商用宴请有意向的客户,有很多生意都是在这个绿色草地上谈成的。

  独特的高尔夫文化

  高尔夫运动之所以经久不衰,与其独特的文化密不可分。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修身养性、挑战自我。

  高尔夫运动是一项随机性很强的运动,能磨练人的性格,陶冶人的情操。因为十八洞的打球过程犹如人生,有成功的自豪,也有失败的气馁;有欣喜,也有遗憾。因此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需不断提醒自己平心静气,打好每杆每洞,在长期的打球中不断追求良好心态、修身养性、磨炼定力。同时,它能让每一个高尔夫选手永远都面临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挑战自我,同时也表现在挑战球场。据悉,全世界有数以万计的高尔夫球场,但每个球场都不一样,这是高尔夫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特别之处,也使每一个高尔夫选手在每个球场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二是讲求诚信、自我约束。

  诚信与自律是高尔夫运动对每个球员的最基本要求之一。球场舞弊是高尔夫球运动的大忌,令人耻笑,它不仅不利于球技的提高,更多的是影响诚信,损害自己形象。因此,高尔夫球运动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球员,进行自我约束,诚信待人。

  正如浙江海宁尖山高尔夫俱乐部总经理杨科军从自己的职业中感悟所言:“珍惜于各自的球品,相交于各自的友情,相往于各自的礼仪,相信于各自的诚实,相处于各自的爱心,这是我追求的一种生活,也是高尔夫给我带来的一种生活。”

  三是注重礼仪、培养风度。

  高尔夫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对礼节性的东西也看得很重,如果谁打球时不讲礼仪,会被看不起。因此国内很多富人不仅自己热衷追逐,而且还花大价钱让自己的孩子学高尔夫。

  据媒体报道,东莞前几年有一位富人为了培养孩子高雅气质,让孩子学高尔夫,仅仅四年花掉的钱就多达60多万元。他最开始时,每个小时500块请个专业的教练训练孩子入门动作。一天要练2个小时,每周练三次。还有场地费每次也要几百元。到了第二年,原来那套球具已经不适合他小孩了,又花近两万元给孩子换了一套。再之后,他小孩又换了第三套球具,价格高达三万多元。

  该富人认为,高尔夫除了能学一些规则外,还能学一些礼仪,其中包括着装、球场上的举止、言语等方面。如不准穿无领、无袖的上衣,不准穿普通皮鞋、便鞋进场等;有些举动虽不犯规,却不合乎礼仪,如在他人准备击球时,说话或者走动。

  而不守礼仪者很难融入高尔夫球圈子,也享受不了高尔夫球运动的乐趣。高尔夫礼仪会影响到每一个球员的声誉。因此,球员们都会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培养自己的礼仪与风度。

  一言以蔽之,独特的文化使高尔夫爱好者形成了特定的消费偏好。高尔夫规则和礼仪使高尔夫爱好者注重品位,讲究诚信,对高尔夫产品及品质形成自己的消费偏好。这种消费行为给高尔夫及相关产品带来了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价值。

  《投资者报》记者 谭志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