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诗意
- 来源:凤凰生活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张尔,诗歌,米歇尔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8-09 10:40
在我们这个时代,写诗与读诗意味着什么?在我们居住的这个城市,诗意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法国艺术家MichelMadore(米歇尔.马多)说:“人,书籍,思想总会有一天回到故乡。在这个生活在别处的时代,让我们依凭诗歌回到心灵的故乡。
本期我们和“新诗实验课”发起人之一张尔先生以及来自法国的艺术家、诗人Michel Madore先生共同抚摸“言语的脸庞”,和一座城市一同感受诗歌的魅力。
新诗实验课的发起,试图以向公共读者开放的方式,同时邀请不同职业及领域的文化人、艺术家和新诗爱好者共同参与对话,讨论当代新诗的问题,并展开诗与不同艺术门类的互动交流实验,激发诗人与艺术家的灵感可能及想象空间。
张尔:
实验与跨界,延伸诗歌的触角
郭蔷:最初发起“新诗实验课”是基于什么想法?
张尔:在深圳这样一个物质高速发达的社会大背景之下,一直以来,有着大量的诗歌写作者。这其中,有为数不少的伐异者,在对新诗方向的研究和写作的技术处理上,均有着令人期待的一面。基于此,我和我的朋友即诗生活网站的创办人莱耳女士,一直想做这样一件事,在我们生活的城市,创建一个关于诗歌的品牌活动,在勉励自身创作的同时,推动这座城市的写作群体与读者群体的有益交流和互动,并藉此发掘新人,关注新人新诗。
大约两个月前,我和莱耳在旧天堂书店认识了该书店的合伙人介词先生。我们彼此观点相近,一拍即合。试图藉此致力于新诗的有效传播,打开新诗与读者及当代艺术的交流途径。
郭蔷:本期试验课的主题为什么叫《言语的脸庞》?
张尔:在厘定本期实验课主题之前,我曾就此问题与米歇尔?马多先生有过简单交流。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在这里,作为诗人的米歇尔,他通过言语的工具,来达成其诗意的表现,而作为艺术家的米歇尔,脸庞便成为他绘画具体的表现媒介。
郭蔷:跨界对话的想法基于什么,落在什么地方,可以产生什么效果?
张尔:“新诗实验课”活动的创办,初衷便是试图以向公共读者开放的方式,同时邀请不同职业及领域的文化人、艺术家和新诗爱好者共同参与对话,讨论当代新诗的问题,并展开诗与不同艺术门类的互动交流实验,激发诗人与艺术家的灵感可能与想象空间。简单地说,它是一个希望摆脱往常诗歌内部小圈子式的活动范式。因此我们看到,两期活动均向着这一目标作出了积极尝试,当然,这还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
郭蔷:现在微博传播诗歌是个新事物,诗人还利用长微博发诗,且微博的传播速度及量都是相当广,参与的人数更为众多,如此一来,线下的诗歌交流会不会显得薄弱?
张尔:新媒体时代各种传播媒介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对于公众话题的产生,起到了一种客观推动作用,但事实上微博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诗歌传播工具。微博的出现也可以说迎合了当下人们普遍浮躁的心态,与此同时,虚假信息和事件炒作的泛滥也令微博逐渐缺失了可靠性。最终,有限的诗歌因子随着这些快速滚动的记忆齿轮迅速湮没在茫茫“博海”中。因此,诗歌更多地还会回到线下交流的状态,依赖于其它诸如诗集、杂志或诗歌活动等平台而存在。
郭蔷:你觉得新诗在商业文化中属于什么角色?
张尔: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诗歌是最不带功利目的,最缺乏商业效益的一种。然而,放眼当下,诗歌却是被应用到日常社会生活中最广泛的艺术形态之一。它潜藏的巨大动能和精神支撑的作用往往不可忽略,但其在价值形态的体现上却屡遭忽视。尽管如此,这依然不会影响到一位纯粹的诗歌写作者,以语言和思想作为工具去认识和发现世界。
郭蔷:作为一个诗人,你认为诗人的目标是什么?你的诗歌理想是什么?
张尔:在诗人逐渐被边缘化,人愈发浮躁,道德标准日益迷失的年代,诗人尤应正视当下,不负灵魂,在言词中烙下时代的印痕。谈到诗歌理想,也许话题太大,对我而言,把诗写好,写踏实,是现阶段要做的事。作为一个诗人,在其身份的背后,相信会有某些不可言说的秘密。
张尔
1998年与诗友创办《外遇》诗报。2009年春将《诗林》双月号杂志引入深圳,任执行主编。定向出版人及文化、艺术活动独立策划人,现居深圳。
Michel Madore 作品
米歇尔?马多:
诗写是生活中的相遇
谢湘南:您觉得普通的法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接受程度是怎样的?比如说现在中国的媒体报道说,在西方掀起了汉语热,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国外子学院也越开越多,你在法国看到的情况是这样的吗?
米歇尔?马多:这个问题我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但我从我接触到的人,发现学习汉语的人确实比以前多了,某些中学还把中文设定为第二语言。在不久以前,中文还是汉学家的专利。现在无论是法国还是德国,有很多年轻人,愿意来中国生活,学习汉语。
谢湘南:法国翻译出版的中国当代诗歌多吗?
米歇尔?马多:有一些出版社出版中国诗歌,包括其他文学作品。但大多数是中国古代的,当代也有,但绝大多数人也不是很了解,无论是法国还是中国,诗歌的读者群都比较小众。
谢湘南:我留意到,在您的诗歌中出现了许多中国意象,比如黄山、汉阳陵等等,你是出于什么考虑来将这些具有某种中国文化象征意味的词,用在自己的诗写中的?
米歇尔?马多:这些词,及这些诗都跟我在中国的生活有关。写黄山的诗,是因为我去了黄山,在写作的过程中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细节,我2001年在广州铸造厂工作时,遇到一位老师傅,我发现他的动作、姿态很讲究,就像几千年前的人一样,后来我把这位师傅写到了诗里,并将自己对于经验与传统的感受结合在一起。写汉阳陵,是写我在西安生活时的感受。我用了一年时间,才完成这首诗。这些东西,更多是没有理由的,诗,写的就是生活中的相遇。
谢湘南:您的写作跟生活密切相关,这引起了我对您日常生活的好奇,您的写作与日常生活会是有计划、有规律的吗?是否有一些特别的写作上的习惯或嗜好?
米歇尔?马多:没有明确的规律,也没有特别的习惯与嗜好。我的写作比较即兴,走到哪写到哪,有时会将诗写在一张包糖的纸上,一个烟盒上,我的口袋里常会有些纸片或者一个小记事本,灵感来了,随时掏出来写,不管是在地铁上,还是在什么地方。只有当要拿出去发表与出版时,我才回过头来整理。有计划地写作非常少,除非是写发言稿。其实写作是很困难的,我也会反复地去修改一首诗。
谢湘南:在您看来,你是否有自己的诗写传统,哪些诗人的诗对你的写作有过影响?
米歇尔?马多:我好奇心重,是一个对所有东西都好奇的人。我喜欢走向自己不懂,不了解的东西。在我的阅读经验中,像希腊的诗、《圣经》中的诗篇都给过我艺术滋养。我也读法国诗人罗伯特?马尔托的诗。他的风格并没有直接影响到我,但他跟诗歌所形成的关系影响了我,让我找到灵感。他的十四行诗,严谨、押韵,但又在严格的韵律中展现出无限的自由,我从他那里获得不少灵感。再比如,被中国读者熟知的兰波,他在15岁时写的诗,今天我打开任何一页,都会被他的天才所感动,陶醉在他的诗里。(谢湘南,诗人,南方都市报编辑)
Michel Madore(米歇尔.马多)——艺术家、诗人
1949年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市, 1977年开始在法国巴黎生活和工作。自学绘画, 从1988年举办首次个人画展至今, 米歇尔?马多已参加了近一百六十多个集体和个人画展,这些画展曾在加拿大、中国、法国、卢森堡、比利时、德国、荷兰、匈牙利、葡萄牙、阿尔及尔、波斯尼亚和韩国等地的美术馆、画廊、大教堂、图书馆及艺术空间举办。
执行 / 郭蔷 设计 / 赵俊清
……
本期我们和“新诗实验课”发起人之一张尔先生以及来自法国的艺术家、诗人Michel Madore先生共同抚摸“言语的脸庞”,和一座城市一同感受诗歌的魅力。
新诗实验课的发起,试图以向公共读者开放的方式,同时邀请不同职业及领域的文化人、艺术家和新诗爱好者共同参与对话,讨论当代新诗的问题,并展开诗与不同艺术门类的互动交流实验,激发诗人与艺术家的灵感可能及想象空间。
张尔:
实验与跨界,延伸诗歌的触角
郭蔷:最初发起“新诗实验课”是基于什么想法?
张尔:在深圳这样一个物质高速发达的社会大背景之下,一直以来,有着大量的诗歌写作者。这其中,有为数不少的伐异者,在对新诗方向的研究和写作的技术处理上,均有着令人期待的一面。基于此,我和我的朋友即诗生活网站的创办人莱耳女士,一直想做这样一件事,在我们生活的城市,创建一个关于诗歌的品牌活动,在勉励自身创作的同时,推动这座城市的写作群体与读者群体的有益交流和互动,并藉此发掘新人,关注新人新诗。
大约两个月前,我和莱耳在旧天堂书店认识了该书店的合伙人介词先生。我们彼此观点相近,一拍即合。试图藉此致力于新诗的有效传播,打开新诗与读者及当代艺术的交流途径。
郭蔷:本期试验课的主题为什么叫《言语的脸庞》?
张尔:在厘定本期实验课主题之前,我曾就此问题与米歇尔?马多先生有过简单交流。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在这里,作为诗人的米歇尔,他通过言语的工具,来达成其诗意的表现,而作为艺术家的米歇尔,脸庞便成为他绘画具体的表现媒介。
郭蔷:跨界对话的想法基于什么,落在什么地方,可以产生什么效果?
张尔:“新诗实验课”活动的创办,初衷便是试图以向公共读者开放的方式,同时邀请不同职业及领域的文化人、艺术家和新诗爱好者共同参与对话,讨论当代新诗的问题,并展开诗与不同艺术门类的互动交流实验,激发诗人与艺术家的灵感可能与想象空间。简单地说,它是一个希望摆脱往常诗歌内部小圈子式的活动范式。因此我们看到,两期活动均向着这一目标作出了积极尝试,当然,这还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
郭蔷:现在微博传播诗歌是个新事物,诗人还利用长微博发诗,且微博的传播速度及量都是相当广,参与的人数更为众多,如此一来,线下的诗歌交流会不会显得薄弱?
张尔:新媒体时代各种传播媒介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对于公众话题的产生,起到了一种客观推动作用,但事实上微博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诗歌传播工具。微博的出现也可以说迎合了当下人们普遍浮躁的心态,与此同时,虚假信息和事件炒作的泛滥也令微博逐渐缺失了可靠性。最终,有限的诗歌因子随着这些快速滚动的记忆齿轮迅速湮没在茫茫“博海”中。因此,诗歌更多地还会回到线下交流的状态,依赖于其它诸如诗集、杂志或诗歌活动等平台而存在。
郭蔷:你觉得新诗在商业文化中属于什么角色?
张尔: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诗歌是最不带功利目的,最缺乏商业效益的一种。然而,放眼当下,诗歌却是被应用到日常社会生活中最广泛的艺术形态之一。它潜藏的巨大动能和精神支撑的作用往往不可忽略,但其在价值形态的体现上却屡遭忽视。尽管如此,这依然不会影响到一位纯粹的诗歌写作者,以语言和思想作为工具去认识和发现世界。
郭蔷:作为一个诗人,你认为诗人的目标是什么?你的诗歌理想是什么?
张尔:在诗人逐渐被边缘化,人愈发浮躁,道德标准日益迷失的年代,诗人尤应正视当下,不负灵魂,在言词中烙下时代的印痕。谈到诗歌理想,也许话题太大,对我而言,把诗写好,写踏实,是现阶段要做的事。作为一个诗人,在其身份的背后,相信会有某些不可言说的秘密。
张尔
1998年与诗友创办《外遇》诗报。2009年春将《诗林》双月号杂志引入深圳,任执行主编。定向出版人及文化、艺术活动独立策划人,现居深圳。
Michel Madore 作品
米歇尔?马多:
诗写是生活中的相遇
谢湘南:您觉得普通的法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接受程度是怎样的?比如说现在中国的媒体报道说,在西方掀起了汉语热,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国外子学院也越开越多,你在法国看到的情况是这样的吗?
米歇尔?马多:这个问题我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但我从我接触到的人,发现学习汉语的人确实比以前多了,某些中学还把中文设定为第二语言。在不久以前,中文还是汉学家的专利。现在无论是法国还是德国,有很多年轻人,愿意来中国生活,学习汉语。
谢湘南:法国翻译出版的中国当代诗歌多吗?
米歇尔?马多:有一些出版社出版中国诗歌,包括其他文学作品。但大多数是中国古代的,当代也有,但绝大多数人也不是很了解,无论是法国还是中国,诗歌的读者群都比较小众。
谢湘南:我留意到,在您的诗歌中出现了许多中国意象,比如黄山、汉阳陵等等,你是出于什么考虑来将这些具有某种中国文化象征意味的词,用在自己的诗写中的?
米歇尔?马多:这些词,及这些诗都跟我在中国的生活有关。写黄山的诗,是因为我去了黄山,在写作的过程中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细节,我2001年在广州铸造厂工作时,遇到一位老师傅,我发现他的动作、姿态很讲究,就像几千年前的人一样,后来我把这位师傅写到了诗里,并将自己对于经验与传统的感受结合在一起。写汉阳陵,是写我在西安生活时的感受。我用了一年时间,才完成这首诗。这些东西,更多是没有理由的,诗,写的就是生活中的相遇。
谢湘南:您的写作跟生活密切相关,这引起了我对您日常生活的好奇,您的写作与日常生活会是有计划、有规律的吗?是否有一些特别的写作上的习惯或嗜好?
米歇尔?马多:没有明确的规律,也没有特别的习惯与嗜好。我的写作比较即兴,走到哪写到哪,有时会将诗写在一张包糖的纸上,一个烟盒上,我的口袋里常会有些纸片或者一个小记事本,灵感来了,随时掏出来写,不管是在地铁上,还是在什么地方。只有当要拿出去发表与出版时,我才回过头来整理。有计划地写作非常少,除非是写发言稿。其实写作是很困难的,我也会反复地去修改一首诗。
谢湘南:在您看来,你是否有自己的诗写传统,哪些诗人的诗对你的写作有过影响?
米歇尔?马多:我好奇心重,是一个对所有东西都好奇的人。我喜欢走向自己不懂,不了解的东西。在我的阅读经验中,像希腊的诗、《圣经》中的诗篇都给过我艺术滋养。我也读法国诗人罗伯特?马尔托的诗。他的风格并没有直接影响到我,但他跟诗歌所形成的关系影响了我,让我找到灵感。他的十四行诗,严谨、押韵,但又在严格的韵律中展现出无限的自由,我从他那里获得不少灵感。再比如,被中国读者熟知的兰波,他在15岁时写的诗,今天我打开任何一页,都会被他的天才所感动,陶醉在他的诗里。(谢湘南,诗人,南方都市报编辑)
Michel Madore(米歇尔.马多)——艺术家、诗人
1949年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市, 1977年开始在法国巴黎生活和工作。自学绘画, 从1988年举办首次个人画展至今, 米歇尔?马多已参加了近一百六十多个集体和个人画展,这些画展曾在加拿大、中国、法国、卢森堡、比利时、德国、荷兰、匈牙利、葡萄牙、阿尔及尔、波斯尼亚和韩国等地的美术馆、画廊、大教堂、图书馆及艺术空间举办。
执行 / 郭蔷 设计 / 赵俊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