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微调!流动性年内无拐点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09-09-07 10:48
  市场缺钱了?8月新增信贷再现年内低点,连续两个月的信贷增幅放缓,加剧了市场对政策的担忧。近期,央行在公开市场的一些操作,又让投资者担心决策层会在宽松货币政策上“点刹”流动性。

  但是,我们也许有些反应过度。就市场流动性的指标之一新增信贷来说,北京银监局一位内部人士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在银行放贷上,监管层不仅没有给各家银行“缩贷”的指导意见,反而是要求银行满足正常的贷款需求。

  另外,M2(广义货币)增速也是观察流动性的关键指标。尽管,下半年信贷增长可能有所回落,可是机构预计,M2的高速增长仍会得到维持。

  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未来进出口形势的好转,下半年的外汇占款有望上升,从而可以补充信贷放缓的“劣势”,对广义货币供应量形成支撑。

  央行微调货币意在银行

  在中国,产生流动性的根源有两个:一是外贸顺差;二是银行信贷。目前我们的双顺差缩小趋势明显,下半年信贷增速放缓也是没有疑义,但近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还在不断加大,市场不免担心,这是央行在有意挤压流动性,毕竟,货币宽松之下,通胀是一把挥之不去的“达摩克利斯剑”。

  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操作力度渐大,与近期的央票到期对冲显然有一定关系。据Wind资讯统计,9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规模高达10720亿元,创下了2008年2月以来的新高,央行近期对冲压力不小。

  但是,央行近期加大货币回笼是事实,是否因为前一阶段资产价格上涨过猛,央行要在流动性上来个“釜底抽薪”呢?

  答案未必如此。目前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本属于日常业务操作范畴,只是对某一时点的流动性状况有所影响,不能认为是流动性趋势性的改变。“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高级分析师温彬认为。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货币,主要是银行体系资金太多。”上述北京银监局官员对记者表示。今年前7个月,尽管银行净增人民币各项贷款7.73万亿元,但存款增加有过之而无不及。7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7.03万亿元,相比年初增加了10.38万亿元。

  钱总是“趴”在银行体系里打转转,当然不是好事。此前,宏观经济复苏态势尚不明朗,实体经济亟需银行信贷补血,决策层对银行体系里过于充足的资金还能容忍,现在宏观形势有所好转了,央行从银行体系抽回部分货币便顺理成章。

  央行从银行体系回笼货币,其实更多的还是对高信贷的担忧。今年上半年银行信贷天量投放对拉动中国经济的环比快速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这种“超高速”的信贷增长,并不完全就是一种“福音”。

  农业银行信贷部门一位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今年新增贷款不超过10万亿元“基本上是监管意向”,接下来的几个月,银行信贷会外松内紧。如果10万亿真是监管意向,那么年内的放贷空间仍有2.27万亿元,月均4500亿元。

  相对于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操作,银监会的“紧箍咒”念得更紧。继8月13日银监会发布关于对实施新资本协议相关指引征求意见的公告之后没几天,8月18日银监会又向各大商业银行下发《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对银行间交叉持有的次级债从买方的附属资本中扣除。

  此举一旦实施,银行有近万亿的放贷能力将会化为乌有。“这才是限制贷款最猛的一味‘药’,比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都要厉害得多。”上述农业银行信贷部人士称。

  截至发稿时,银监会发文暂缓执行商业银行次级债扣减资本规定,这也给了市场一个缓冲的时间。

  充裕流动性不会就此潮退

  虽然,央行和银监会的动作,令信贷和流动性增速放缓,但是,这些举措尚不足以致使流动性充裕的局面改观。

  宏源证券高级分析师范为告诉记者,流动性是一个存量概念,就像水池里的水。实际上它不直接等于“金融机构信贷存量”,更不直接等于“新增信贷”。他认为,即使是4000亿左右的单月信贷新增,也属于是平均值水平,不是低水平的投放。

  其实我们现在的流动性“存量”非常充裕。野村证券日前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如果从流动性过剩的一项衡量指标--“马歇尔K值”(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减去名义GDP增长率)来简单计算亚洲国家流动性,中国已位居亚洲之首。

  即使这样,中国的领导人在各种场合,依然强调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方向不变。业内人士解读,“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其实就是“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不能以信贷增量的多寡来论断货币政策是宽松还是趋紧。

  影响流动性的,不惟基础货币的投放,还有货币乘数(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从M2=基础货币×货币乘数的基本公式中就可以看出,货币乘数与流动性是一种正相关关系。

  尽管可以预见,下半年信贷增速相比上半年会有大幅下滑,但数据显示,6月末基础货币余额为12.4万亿元,与第一季度持平,比年初减少5292亿元,但由于货币扩张能力上升(去年末、今年第一、二季度货币乘数分别为3.68、4.27、4.59),M2依然未降反升。

  如果说M2体现的是一个更为广义的流动性,是紧而不缩的局面;那么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也不会缺钱--即使是在IPO重启、市场融资额大幅飙升的情形下。

  从有统计数据以来,M2的增速都要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对此,温彬认为,目前状况而言,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显然超出了实体经济的吸收程度。

  这意味着,游离在实体经济之外的流动性,都有可能成为资本市场的“粮草”,或显现或潜在。今年上半年M2以超过25%的速度上升,正处于复苏萌芽的经济没有能够有力承接,资本市场上演了的一轮“资金推动型”的暴涨,逻辑就在于此。

  此番股市深幅调整,说是流动性突然短缺引发显然缺乏逻辑。理由是M2增速依然很高,经济尽管开始复苏,但巨大的流动性不会凭空消失。

  “这就像一个正常人对待一个富朋友和一个穷朋友向他借钱的态度,对前者说YES对后者说NO,关键是信心。而股市最需要的就是信心。”一位券商资金管理人士认为,股市调整不是流动性紧张所致,当前乃至今后市场缺的不是钱而是信心。

  新股发行并没有因为A股市场持续下挫而放缓,大盘股加速发行打击了市场人气,所以使得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另外,伴随着央行对货币政策的微调,加剧了市场对于政策收紧的担忧--尽管这并没有本质上影响到流动性充裕。

  只要市场再次看多,钱或者流动性根本就不是问题。这位资金管理人士这样告诉记者。而上证指数在9月3日接近5%的大涨,并重上2800点,可能就是市场对该观点的最好证明。

  《投资者报》记者华强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