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听市场下行警笛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南方基金,分级基金
  • 发布时间:2012-03-19 15:36
  自2009年《投资者报》在业界率先推出“基金经理赚钱榜”以来,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究竟有没有给投资人“赚钱”,越来越成为行业的一个评价指标。

  本周,南方基金今年以来为基民赚得80亿元的消息备受关注,“赚钱”二字走俏。今年以来,市场的持续向好带动了基金净值普遍上涨,赚钱效应初显,其中整体业绩较好的大基金公司表现尤为明显。

  如果将南方基金2011年末资产管理规模,乘以截至3月9日的净值增长率,可估算出每只基金年初以来的累计收益金额,由此能得出南方旗下基金今年以来合计收益已达近80亿元。我们希望在市场向好的情况下,基金公司能更有效地为持有人赚取绝对收益。

  以下一组数据耐人寻味。今年以来,股票型基金业绩整体打了一场翻身仗,但投资者似乎还是对债券基金更买账。截至3月14日,今年以来共成立基金24只,其中偏股型17只、债券型6只、保本型1只,平均募集规模仅7.8亿元左右。首募规模超过15亿元的仅有4只,如果加上刚成立的景顺长城优信增利债券基金(首募规模18.1亿元),其中有3只为债券基金。

  本周《投资者报》“基金经理面对面”专栏邀请的嘉宾分别是交银施罗德量化投资部副总经理龙向东、东吴行业轮动任壮、景顺长城核心竞争力余广、国泰投资总监、国泰成长优选张玮、兴全轻资产陈扬帆、长盛电子信息王克玉、信诚数量分析总监吴雅楠、中欧投资总监、中欧盛世成长周蔚文,他们将讨论本周市场的突然暴跌。

  “雾里看花”渐至“审慎观潮”

  《投资者报》:3月14日下午股指突然暴跌,原因在哪?

  龙向东:走过危机的2008年、困难的2009年、复杂的2010年、震荡的2011年,2012年开局之初投资者普遍认为需边走边看。年初至今,上证综指约有8%的涨幅;但实体经济走弱、流动性偏紧、财政政策扩张空间有限等因素,让我们在享受市场上涨之利时,亦不得不侧耳细听若即若离的市场下行警笛。

  近期,央行首次公布月度社会融资规模数据,2012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为9559亿元,同比减少8001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实体经济的回落,在实体经济不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下滑、房地产调控方向未根本性改变的背景下,本轮行情的幅度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和决策层对经济调控二元目标(保增长、调结构)的理解偏差何时得到校正。

  任壮:确实,目前信贷指标仍然低于预期,但毋庸置疑,当前的证券市场无论在估值以及风险收益方面,应该都是资金流入的最佳渠道。从行业估值来看,去年跌得最厉害的金融、地产和煤炭,估值也最低。一旦A股市场形成赚钱效应,将逐步吸引从房地产、民间借贷等其他渠道流出的各类资金进入,这将构成一轮中级行情的最大推动力。因此未来可持续关注在流动性驱动下的资源型品种,包括煤炭、地产、金融等。

  《投资者报》:经过短时间大跌的调整,各位是否会重新调整布局?

  余广:年后市场氛围有所改善,热点此起彼伏,但我们认为,单纯跟随市场热点转换的板块轮动没有太大价值。从过去两年经验看,应对市场的热点轮动而调整组合的操作很难获得超额收益。

  其原因在于,如果是短期的热点轮动,既需要把握进入时机,又需要把握退出时机,从实际操作来看,稳定地把握好这两个时机的难度非常之高。目前正是进行价值投资的时机,不少行业板块的估值水平已经显示投资价值,精选便宜的好公司持有是更实际的策略。

  张玮:回顾过去二十年,中国年均GDP增速维持在8.5%,即便面临今年经济总体增速减缓的趋势,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作为新兴市场中的主体力量,中国经济仍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为成长股投资提供了较好的选择范围和机会。加之经过过去一年的持续下跌,成长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也有利于基金经理买入估值安全的成长股。

  陈扬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消费升级+新经济”将成为新一代成长股挖掘的战略性领域。我们重点看好估值在合理区间内的中高端白酒、生物医药、品牌服饰等行业,以及代表经济转型方向的节能环保、智能城市、人工替代、精密仪器、信息服务、新型材料等领域。

  王克玉:按照“十二五”规划,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收入2015年将超过10万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领域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5%。随着未来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电子信息行业内企业的收入有望实现长期的高增长;由于市场对行业内上市公司收益增速预期较高,资金也会对其较为青睐,股价也会有相对良好的表现。

  抑制分级股基A份额大幅折价

  《投资者报》:分级基金是近年基金行业产品创新的标志性产品类型之一,但目前常出现杠杆B份额连续疯狂涨停,低风险A份额近20%的非常态低折价情况,不少基金经理最近和我们交流时都提到,在产品设计上,分级基金仍需不断升级完善。怎么看设计的升级?

  吴雅楠:低风险A和高风险B的折溢价率如同一个跷跷板。高风险份额的短期高溢价率是导致低风险份额高折价率的重要原因。目前,市场上所有分级基金产品的A类子基金普遍折价13%~20%,这主要是因为市场处于底部区域,投资者预期市场上涨,而上涨过程中,A类份额相当于发行看涨期权(即B类份额),投资者对市场上涨预期越强,看涨期权价格越高,A类份额折价就越高。以此类推,当市场强烈看跌时,A类子基金理论上存在溢价的可能。

  周蔚文:从产品设计升级的角度看,中欧盛世成长是首只分级运作期限固定的开放式分级股基,其中,盛世A(稳健收益份额)与盛世B(剩余收益份额)在3年存续期内保持5∶5的比率不变,在3年分级运作期结束之后将折算为母基金份额并转为LOF。也就是说,该分级份额的存续期限是三年,这和目前传统的永续分级运作期机制的分级股基有所不同。

  从市场已有的分级股基子份额的场内表现来看,A类份额普遍表现为折价,而B类份额普遍表现为溢价。对于持有人来说,在二级市场买入要承受折溢价率的波动。而三年的分级运作期限,等于提供了一个本金完全兑现的机制,特别是对于A类份额而言,类似一个“有到期日、一次性还本付息的债券”,这或将有助于抑制目前A类大幅折价的情况。

  《投资者报》研究员 邓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