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海外掘金:不进则退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互联网,网游,盛大游戏
  • 发布时间:2012-03-27 11:47

  2012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3.24亿,较去年同期的3.04亿增长6.6%,网民使用比例为63.2%。

  如此多的用户规模,网络游戏不负互联网印钞机的美名,整个网络游戏行业也是空前繁荣。

  2月17日,2011年度“优游天下。17173游戏风云盛典”刚刚在京举办。会上,17173揭晓了“2011年度网络游戏风云榜”、“2011年度十大游戏新闻”和“2011年度十大游戏视频”,并发布了《17173 2011年度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用户研究报告》。而去年畅游大手笔收购17173的行为更是能够看出整个行业的不差钱,17173总经理赵佳也表示:“畅游对于我的考核不是盈利”。

  2011年,虽然质疑声不断,但是游戏产业仍然取得了446亿元的销售业绩,依然是互联网产业中最具活力和盈利能力的热点。以手机游游、网页游戏为代表的新兴游戏模式带动了新的产业增长点,技术的和理念的全面升级也为产品赢得了更多的用户——2012年,网游这个“印钞机”有新的机会也有挑战,如何抓住新形势下的新机遇成为各网游企业都面临的最大课题。

  达到天花板的国内游戏市场

  现在的中国网络游戏界从表面上看,可说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态。

  根据不久前刚刚结束的中国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与IPC国际数据公司共同组成完成的中国游戏产业年度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总收入达到了428.5亿元人民币,比2010年增长了32.54%,其中民族原创网络游戏收入为27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7%,占市场实际销售收入的63.4%,连续7年占据市场份额主导地位。手机游戏市场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实际销售收入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8%,受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单机游戏市场2011年实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1.3%,达到了6100万人民币。总计有34家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131款网络游戏进入海外市场,销售收入达到3.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6.5%,数据表明2011年网络游戏出版产业发展依然相当强劲。

  易观国际2月7日发布报告预计, 2012年中国网游市场规模将达到557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网页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78.82亿元。而在手机游戏市场,易观国际预计,随着智能终端显示及操作的优化、网络状况改善,以及移动支付完备带来的手机网游体验上升和各休闲类社区类手机游戏产品涌现,2015年中国手机游戏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70亿大关。

  但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网络游戏行业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尚待解决,在这些浮华背后,仍然存在着阴影。

  去年增长出现的拐点也是给各家公司敲响的一个警钟,2011年尽管网游业绩仍在增长,但是网游行业的从业人数以及研发团队却开始缩水。

  2011年,17173对北京、上海、广东、川渝、江浙和福建等国内网游企业集中地的游戏研发团队数量和游戏从业人员数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从研发团队和从业人数的增长状况来看,今年北京、上海的网游企业数量开始出现停滞不前甚至下跌的情况,其中北京的研发团队数下降了1个,上海仅增长了两个。

  国外游戏市场的机会

  如果说同质化严重是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发展受阻的内因的话,那么整个行业触摸到国内市场的天花板就是外因了。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现在也不过14亿人口,而计划生育政策仍将长期的执行下去,也就是说未来我国的人口数量不可能大幅增长了,但目前我国网络游戏用户数量已经有了3.24亿,也就是说每5个人中就至少有一个人玩网游,这个比例已经是非常之高,甚至可以说不可能再高了,用一位业内人士的话说就是,“国内网络游戏的用户数量已经够到天花板了,5个人中有一个在玩游戏已经很多了,如果全国有一半的人在玩游戏,这个国家也就完了”,换句话说,国内的市场已经基本拓展到极限了。

  那么,面对如此外忧内患的局面,网络游戏公司的出路又在哪呢?

  以盛大和完美为代表的部分网游公司尝试了网络游戏的跨界融合,盛大更是力图打造包括网络游戏、网络文学、影视剧在内的网络迪士尼,但结果并不理想,完美已经意识到,作为一家网络游戏公司,游戏才是根本,正如完美世界互动娱乐有限公司总裁竺琦所说:“完美开发运营网络游戏,也参过一些影视作品和电视作品的制作和拍摄发行,其实我们希望更多专注,在去年的下半年,我们已经把影视业务从公司主体剥离了,今年和未来,在去年底产业年会上也提到了我们希望更多专注于游戏领域,做出好游戏来。”

  现在包括以完美在内的许多网游公司把眼光放在了海外市场。

  海外的网游公司显然吞不下海外市场这块蛋糕,欧美两大游戏巨头动视暴雪与EA先后发布最新财报,动视暴雪第四季度虽然同比扭亏,但净营收仍低于去年同期,报告显示,动视暴雪第四季度净营收为14.07亿美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14.27亿美元;EA第三财季虽好于去年同期,净营收为10.61亿美元,略高于去年同期的10.53亿美元,但仍有2.05亿美元净亏损,而其对第四财季业绩的预期不及分析师预期,也让其盘后股价下跌4%以上。

  除此之外,传统家用机以及掌机市场的不景气,也为中国网络游戏的海外征途提供了机会,近日,家用传统游戏机领域的“老大”任天堂公布了2011财年的预期净亏损,高达65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53亿元,是之前预期200亿日元的3倍以上。若到今年3月份该预期成为事实,这将是任天堂30年来首次出现亏损;索尼2月初发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财报也显示索尼第三财季净亏损21亿美元,尤其是PSV销量不佳更是成了困扰索尼CEO平井一夫最大的难题。

  用户总是需要游戏的,不是家用机,就是网络游戏。

  国外游戏公司的境况并不好,这也意味着,国外玩家的游戏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这正是中国网络游戏公司的机会。

  尽管国内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但是中国一个国家的市场并不能大过世界其他所有市场的总和。

  争相国外淘金

  2011年我国网络游戏企业加快了走出去步伐,企业依托海外市场降低了对国内市场的依赖程度。有数据显示,2011年总计有34家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131款网络游戏进入海外市场,销售收入达到3.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6.5%。

  其中,蜗牛公司原创网络游戏签下了8000万美元的订单,完美放眼世界,将游戏生意拓展到了海外众多国家,旗下《诛仙》、《完美国际》、《神魔大陆》、《神鬼世界》等多款产品,先后销往亚洲、北美、南美、欧洲等地区,目前已涉及到了全球范围内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畅游、盛大网络、金山等众多原创能力突出的游戏企业在参与海外运营、输入资本服务等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进展。

  完美放弃了影视业务之后,将更多精力放在了海外市场上,去年11月,完美世界与Nexon Korea宣布双方已联合在韩国建立一家公司,以管理运营韩国的在线游戏业务;游戏蜗牛则自2005年《航海世纪》销往韩国开始,几乎所有产品都有出口,韩国、日本、俄罗斯、东南亚、北美、欧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游戏蜗牛的身影,现在其海外收入甚至占到了总体收入的一半;网龙从04年开始拓展海外市场,到现在有全球180个国家都有网龙的用户,并且有一些产品他的语言版本已经达到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甚至阿拉伯语,网龙CFO胡泽民更是曾表示,除了亚洲、北美和欧洲市场外,2012年网龙还将往中东、南美等一些更新兴的市场进行拓展;蓝港在线07年创办,到了09年第一款游戏西游记就出口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另外一款拥兵天下全球80多个国家;畅游09年开展海外市场,天龙八部最早获得授权,随后到世界各地组建自己分公司,畅游时代数码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陈德文也透露:“当时产品布局问题完全中国风格,我们不能够很快在国外在产品上有很大突破,去年我们定了战略,海外市场做了布局,我们今后60%针对全球市场,我们购买世界最好引擎,在韩国组建国际化美术团队也是为这个努力,我们希望未来产品布局好了之后能够在海外市场有更好的发展。”

  可以说,各大网络游戏公司都在针对庞大的海外市场进行布局。

  海外市场生存法则

  从2006年就开始拓展海外市场的完美世界可说是从海外市场捞足了好处,竺琦也一语道破了国内网络游戏公司在海外的优势:“海外市场相对于国内是一个更加蓝海的空间,中国网游对于其他国家的相比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第一方面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适合改变成网游的故事,中国10年网游蓬勃发展积累了丰厚的技术资源。对于中国的开发商和运营商经验非常丰富,中国有明显文化特征,第二整体的包容性非常强,能够融合不光是东方文化,能够融合西方文化和当地的文化特色,做成系列产品,这是中国网游海外优势。”

  网龙公司执行董事暨行政总裁刘路远认为文化的适应性对于网络游戏产品在国外的发展至关重要:“网游产品是一个文化产品,在进入新的市场的时候,除了最重要的语言关外,很重要是文化的适应性,但是同样文化产品本身又必须有很强的独特性,如何把握好这个文化自己独特性和当地市场文化的融合,这是一个非常微妙又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想这个也是可以和我们现在国内想进入海外市场的朋友分享。”

  话虽如此,但中国的网络游戏企业在刚刚走出国门之时却并不那么顺利,竺琦也提到:“完美走出海外这几年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就是边走边看,边学边干。这里完美这几年整个在海外布局方面,虽然大家看到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实际我们自己感觉走的比较慢,从最初的海外授权到和合作伙伴来组建合资公司到经营公司,从一起做运营到投资海外的开发团队来开发适合于当地甚至适合国际市场的产品,一步步走过来,其实我的感慨非常多。不光对于国内网游企业,对于整个的中国企业大家可能都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当中国企业走出海外以后,不光是国际化的经验,国际化的策略都比较短缺,中国市场的一些管理经验更适合于中国本土化的操作,真正在国际化市场管理经验和市场经验方面需要向国际网络公司学习。”

  目前海外市场占据公司“半边天”的游戏蜗牛,在2004年刚刚“出海”时也并不顺利,游戏蜗牛总裁兼CEO石海告诉记者:“在国外找对合作伙伴很重要,像台湾合作伙伴碰到一些问题,市场会出现很大问题。合作伙伴是非常重要的,不光要看谁给的钱多一点。我们刚开始是这样,没有考虑后续,这方面这几年做的比较好,我们建立海外监控中心,对海外提供全方位及时的信息控制。”除了在海外找一个可信赖的合作伙伴负责运营之外,国内的网游公司也可以选择尝试自己运营,蓝港总裁廖明香认为:“自建自己的运营中,对于我们是一个新的尝试,我们觉得做的时候,首先本土产品一定有优势,这个优势更体现在东南亚国家等等这片地区,其实如果真的想做的更好需要在题材上更广泛一些,这是一个。其次不管针对哪个国家和地区要做好体验,这是我们做海外市场的心得。”

  游戏蜗牛总裁兼CEO石海认为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口碑尤为重要:“我们很多行业一旦走出国门一峰风而上,大家去做,不管今天准备走出去还是正在走出去过程中都要注意对自己产品的品质和品牌的保护。希望公司能够在产品品质包括企业品牌这些方面考虑差异性,不要像其他行业一样出国后,过几年名声臭了都回来了,要细水长流。”

  宁死不出的盛大

  完美、游戏蜗牛、网龙、蓝港在线都纷纷在海外市场发力,但反观盛大,相比较于拓展海外市场,盛大近几年仍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网络游戏的跨界融合上,力图打造包括网络游戏、网络文学、影视剧在内的网络迪士尼,相比较于完美的回头是岸,盛大可说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2010年1月23日,盛大游戏宣布,因计划自主创业,李瑜已经辞去公司首席执行官和董事职务,公司董事长谭群钊将兼任公司首席执行官。李瑜从2008年4月起担任盛大游戏首席执行官,在盛大2009年上市时拥有盛大游戏660万股期权,执行价为每股3.2美元。而今年2月16日的消息则证实前盛大游戏总裁凌海已从盛大离职创业,创办移动互联游戏和社区网站蝴蝶互动。两年多的时间内,高管频繁变动,盛大游戏的前景着实难以让人放心。

  至今,盛大仍然一意孤行网络迪士尼的野望,而在老本行网络游戏上对于海外市场的拓展上自然难以投入太多的精力,盛大目前海外游戏收入只占5%,与海外收入占50%的游戏蜗牛等公司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显然,其注意力并没有在海外市场。

  去年11月,盛大游戏董事长兼CEO谭群钊表示,轻网游是盛大游戏后续的一个发展重点,轻网游的市场前景也许宽广,但毫无疑问,作为国内网络游戏界的“大哥”之一,未来国内网络游戏公司的竞争,关键还在于海外市场,网络游戏的跨界混搭也许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绝对无法雪中送炭,谁能够在现在更多的占领海外市场,谁在未来就有更多成功的资本,从这点来看,盛大游戏的未来不得不令人担忧。

  本刊记者 付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