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业“跳龙门”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中国互联网产业,移动互联网,云计算
  • 发布时间:2012-03-27 11:48

  ——2012互联网产业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2012年,中国互联网产业正在蓄势待发,龙年一跃“跳龙门”。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截止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四个百分点,达到38.3%。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所产业经济部主任辛勇飞在论坛上表示:“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互联网提出了新的要求:互联网的移动化、融合化、平台化等趋势将开辟更深交融、更广交互、更高智能的发展新阶段。”

  那么2012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将出现怎样的发展局面?2月21日在成都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上,分论坛之一——2012互联网产业发展论坛聚集了各界互联网精英,针对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和发言。会场气氛热烈,嘉宾观点新颖,吸引了众多听众。论坛的焦点主要分布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光通信网络等四个方面。2012年,上述四个领域很可能是中国互联网产业最大的亮点。

  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

  2009年,三大电信运营商获得3G牌照,移动通信网络升级,移动互联网发展步入新的阶段。而苹果iPhone等明星终端的进入更是推动了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爆发。终端+手机应用商店的模式成为各大终端厂商的主流模式,智能手机大规模普及,第三方应用大量涌现,移动互联网快速兴起。

  互联网专家,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认为,桌面互联网发展到移动互联网出现了新的特征,从原来独立的网络体系演变为共享的网络平台,信息传递方式由封底走向开放,商业模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用户群则由网格化走向社会化。他引用乔布斯的话阐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制胜之道:“比尔·盖茨看的方向是对的,移动会是趋势。然而,他忽略了体验大于功能时代的来临。”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表示,移动互联网相对于PC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随时随地和充分个性化,其优势在于移动性。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大大扩展互联网的空间泛在特性。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迈入“应用为王”的时代,更多带有社交特点,能够满足用户生活需求的移动应用将走入市场。

  索尼爱立信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刘川里深刻阐述了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在手机的前20年,或者前15年的历史,整个手机产业的趋势是由下往上。在15年以前,你拿到手机会先注意屏幕有多大、是不是彩屏,这是由硬件驱动的。近10年,整个工业变成了从上到下,改为了软件驱动,苹果正是抓住了这一趋势。预计到2014年,全球70%以上的手机将是智能手机。”

  对于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艾瑞咨询集团联合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阮京文表示,2012年,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特别是在智能终端、手机浏览器、手机操作系统、移动IM、手机应用商店等互联网入口上。移动互联网缺乏杀手级应用的局面会出现改变,移动电商将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iOS平台和Android平台分化会更明显,前者仍然是以付费应用为主,而后者将以免费应用为主。

  云计算“携手”移动互联网

  过去的一年,云手机成为区别于普通智能手机的新型智能终端。主打云存储、云应用功能的云手机采用了云+端的服务模式,利用云端的资源扩展了手机的功能,让移动终端变得更加强大。未来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将更加紧密。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业务拓展经理张为民在论坛上表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云计算。“互联网业务数据处理量大,且以后向收费为主,要求低成本的IT技术以在竞争中生存,云计算可以以其高处理性能、低成本、高扩展性的优势被互联网公司竞相采用。”

  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云计算带来的产业机遇显然不容忽视。张为民认为电信运营商应当并且可以利用云计算,促进自身发展。例如运营商当前的网络运营成本高于网络维护成本,可运用云计算技术降低运营成本;云计算还将使电信运营商的IDC服务模式更加灵活;并为集团客户业务、行业信息化产品提供技术支撑;并利用自身在资源、网络、用户方面的优势打造互联网平台,增强竞争优势。

  物联网将逐渐“成熟”

  物联网作为一种泛在网,未来将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中国泛在网技术与发展论坛副秘书长纪阳认为,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嵌入式芯片和软件,使之成为“智能物体”,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互联。纪阳表示,物联网必须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为基础。

  当前物联网的发展还面临现实层面的困难,核心的问题是难以形成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市场。物联网产业是依托于工程的超大规模整合,产业链长,市场碎片化比较严重,当前物联网项目主要是行业应用和政府应用,过分依赖于政府的扶持项目。

  纪阳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社会协同创新,他说,社会协同创新体系是物联网发展的前提,至少是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特定类型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应当是一种结果,是行业升级所必须经历的复杂试错过程的一个结果,也是社会自发完善的一个结果。

  光纤网络成互联网“支点”

  未来互联网必然会向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的新一代网络转变,从而全面支撑社会经济活动并与其他产业技术深度结合。光纤是改变目前互联网环境、建设宽带网络的重要途径。建立在光通信之上的的未来智慧城市,宽带无所不在,应用无所不能。

  中国电信目前提出了“光网城市”的建设计划,中国电信四川公司网络发展部副总经理李永忠认为,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将成为信息需求高度集中的区域。中国电信的“光网城市”计划将县级以上城市的宽带网络全部光纤化,3级以上城市实现4M以上接入,2级以上城市实现8M以上接入,核心城市实现20到100M以上光纤入户。同时大力普及宽带应用,通过从卫星到无线、3G、光纤的综合宽带解决方案,打造高速宽带网络,覆盖有人居住的所有区域。

  具体实施中,中国电信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切入点,目前重点经营市政和公共信息、企业信息化、智慧小区和智慧家庭四个领域。预计未来随着光网城市的推进,光纤接入普及率和带宽将大幅提高,带宽门槛实现跨越式提升,而宽带的每兆单价也将大幅下降。

  2012,中国互联网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前景很美好,目标很清晰,道路很曲折。只要坚定信心,积极创新,开拓奋进,中国互联网这条“金鱼”就一定能跃过“龙门”。

  本刊记者 豆瑞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