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上半年出口将明显正增长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09-10-19 10:29
  尽管中国出口近期遭遇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但是对于整体出口的复苏大局并无大碍。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回暖,今年四季度我国出口将延续降幅收窄态势,并有望出现拐点,实现单月同比正增长。

  经济复苏促全球贸易回暖

  通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领先指标可窥探全球经济冷暖。该组织30个成员经济体的领先指标8月份已经回升到99.2,高于7月份的97.7,这已经是连续第6个月回升了,表明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正处在经济持续复苏阶段。而法国和意大利则更为乐观,其领先指标数据分别是103.7和106.0,经济增长势头明显。

  与之相呼应的是全球贸易好转的信号不断释放。美国商务部公布,继7月份出口飙升之后,美国8月份出口额再度增长了0.2%,创下去年12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而全球第二大出口国德国8月份的新增国外订单以及其他指标也表明德国的出口有上行趋势。在亚洲,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出口均出现了新的增长。

  世界经贸回暖信号的持续释放,使得中国出口的前景也逐渐乐观,而实际上,近几个月的出口也已经有了很大的好转。

  9月份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3.3%,环比上月上升了1.2个百分点,这已经是连续第5个月居于50%分界点之上,新出口订单指数的大幅回升并稳居50%以上,表明出口复苏态势仍在延续。

  细分出口订单的数据资料,逐渐好转的气象也比较明显。就行业来看,20个行业中有11个行业好于50%,有5个行业达到60%以上。从区域来看,中西部较高,均超过55%。

  明年上半年将大为好转

  据海关总署数据,中国9月当月出口额达到1159.38亿美元,同比下降15.2%,降幅较8月的23.4%收窄了8.2个百分点,环比则增长了14.2%,这一回升速度超出了市场此前的预期。

  就出口未来的趋势来说,四季度将是出口明显回升的时节。理由是全球经济领先指标大为好转,以及欧美市场传统旺季的来临,预示着今后一段时间里,外需将有显著性提高。另外,去年四季度的出口额基数较低,基数效应使得同比数据会相对更好。

  市场上的看法是,今后的三个月时间里,出口降幅将逐渐收窄,甚至有望实现单月同比正增长的局面。由于今年的基数效应,加之全球经济的持续回暖,明年的情况,会比今年明显好转。

  考虑到今年上半年出口额一直徘徊在千亿美元关口之下,并曾一度降至近三年来的低位649亿美元,如今,月度出口重新站上千亿美元大关,今后只要延续现有出口水平,明年上半年从数据上看,正增长态势可期。

  20%以上的增幅或难再现

  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表面上都声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实际上则是为了各自经济或者政治上的利益诉求,掀起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挑起世界的贸易摩擦。而中国作为出口大国,也成为不少国家攻击的对象。、

  有数据显示,2008年里共有181个新发起的贸易调查,超过70个是指向中国的。今年前8个月,全球共有17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发起79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约100.3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21.2%。

  如何看待此起彼伏,令人眼花缭乱的各式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一方面,应该看到这些活动仅限于局部产品和领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下,一般不会演变成贸易战,更不太可能扭转整个出口复苏的方向。

  但另一方面,相关产品的出口的确是会受到一定的压制,影响其恢复的速度和程度。同时,它使得中国出口复苏程度不再简单地取决于外需的回暖步伐,影响因素变得更为复杂和难以把握。

  而从内因来看,我国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既不利于提高出口利润,也不符合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而经历过这轮浩大的经济危机之后,欧美消费观点也将有所改变,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外需,很难再恢复到此前高消费阶段的水平。

  综合内外因,即便中国的出口度过了这轮寒冬,走上平稳发展轨道之后,也难以再恢复至此前连年20%以上的增速。

  挖掘新兴市场贸易潜力

  即便如此,在目前中国仍需设法扩大出口,拉动经济。其中最核心也是最见效的方法当然是主要贸易国需求的上升,但是要实现出口的长足发展,还要在其他方面下工夫。

  首先,新兴市场可挖掘的潜力仍很大,中国在新兴市场如中东、东欧、非洲、拉美的市场份额约在9.2%、3.7%、10.4%、6.9%,增长潜力依然很大。

  另有数据显示,2009年1~8月份,我国对美欧日出口额的同比降幅分别是-17.30%、-25.10%和-20.20%,同期,对大洋洲的出口仅下降-10.20%,对非洲的出口降幅则是-9.0%,这表明新兴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开始承担起弥补三大贸易伙伴需求萎缩的重任。

  其次,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共赢才是持续发展之道,其已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标志之一,许多国家都把自贸区看成是缓解经济压力,促进增长的途径之一,中国更应该加强亚太国家的区域合作。

  再次,更为重要的是,立足自身,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这就要改变中国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加大科技投入。此外,出口转内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出口压力,在经济逐渐好转,居民消费力逐渐增强的情况下,生产适销对路的内销产品,也有助于出口企业提高盈利能力。

  作者:李静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