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泄农场”淘金百万

  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烦恼、感情的挫折……匆匆穿行在都市丛林中的你,心里是否也暗藏着苦闷和压抑,却又无处发泄?

  在上海,年轻女孩张苗独创了“宣泄农场”供人尽情撒野——你可以通过“殴打玉米杆”发泄情绪、玩“迷宫摘果”为心灵减压,或向这里免费的心理咨询师及小动物倾诉心声……大批“宣泄客”的光顾,不仅让她种植的水果、玉米等特色产品热卖起来,而她也凭这种“创意农业”模式淘金百万!

  白领女孩辞职当“地主”

  2006年从河南农业大学毕业后,郑州女孩张苗来到上海发展,靠着自己的努力,一路打拼成了贸易公司的白领。虽说薪水不薄,但张苗却觉得生活在这座大都市里“很憋屈”——每天清晨6点半,闹钟一响,她就从群租房内醒来。这套三居室的房子,共被隔成9个房间,她的私人空间仅7平方米,是客厅的1/3。刷牙、洗脸、上厕所要一气呵成,否则就会被租友“抢了地盘”。

  洗漱完毕等张苗走出小区,车站已黑压压地站满了人,沙丁鱼一般挤进地铁和公交……有时加班到半夜回家,她突然想抬头看看天,却失意地只看到路灯和楼房。快节奏的职场生活,常常压得张苗喘不过气来。她做梦都想找一个远离喧嚣的地方,安静地种花种菜,过一种桃花源般的农夫生活。

  一个周末,张苗应女同事之邀,驾车到她地处崇明岛的乡下老家去玩。车子驶出闹市后,蓝天白云,春光明媚,窗外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一片金黄,十分耀眼,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

  到了崇明岛后,同事的父母正在田间干活,她也和他们一起采摘新鲜的瓜果蔬菜,帮他们松土、拔草。忙得香汗淋漓,回到家后用热水冲个澡,感觉爽极了!

  吃饭时,张苗感慨地说:“乡下的空气真好,哪像整天坐在办公室里,闷死了。如果有可能,我真想到农村生活一段时间。种地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吃上亲手种的瓜果蔬菜,多棒啊!”同事的老爸说:“那简单啊,我们这里摞荒的土地多的是,正愁没人种呢!”

  原来,自从附近建起工业区后,村里的劳动力都进厂工作了,许多缺乏管理的土地上都长满了野草。

  张苗为了实现自己的田园梦,也为了学以致用,决定在崇明岛当“地主”。2009年4月,她以每亩地年租金800元的价格,在当地承包下50亩土地,外加一个6亩大的果园。

  就在张苗正琢磨着种什么有“钱途”时,一个在农科院工作的同学向她提供一条信息:现在水果玉米在国内外都很流行,它在青棒阶段皮薄汁多、质脆而甜,可直接生吃,薄薄的表皮一咬就破,清香的汁液溢满齿颊,不仅吃起来像水果一样,营养价值也很高!

  张苗听了如获至宝,当即从北京一个水果玉米种植基地引进了种子。随后,她带领一帮招来的工人轰轰烈烈地干开了:搭建住处,平整土地,修建排水沟。垄打好了,开始下种。由于当地气候炎热湿润,几天后小苗就破土而出,原本荒芜的土地上一片盎然绿意。尽管每天和工人们一起忙得满头大汗,累得腰酸背痛,但只要一看到水果玉米欣欣向荣的长势,张苗心里就会溢满快乐。

  可在迎来收获季节后,她到果蔬批发市场一看,不由傻了眼:一辆辆卡车上,装的全是待售的水果玉米!拿着样品到各大超市推销,却被告知,他们之前就与别的种植户签订了供货合同,现在早已铺满货了。

  原来,上海周边的农村共种植了2万多亩玉米!之前预想的广阔市场忽然不见了,张苗不禁心急如焚。

  那天,看着熙攘的游客涌向崇明岛上的明潭、森林公园等景点,张苗不由眼前一亮: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的崇明岛地处长江入海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岛,拥有众多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每年吸引游客数百万人。何不独辟蹊径,把游人定位成消费目标?

  被游客“糟蹋”出的“宣泄农场”

  为了吸引游客来买玉米,张苗通过与几家旅行社合作,把自己的农场作为“水果玉米采摘游”项目推广了出去。游客们可以在她的农场中亲近花草、品尝农家乐式的美食、采摘甜玉米和各种水果。

  但由于“采摘游”早已遍地开花,仅崇明岛上就有多家农场推出了该项目,张苗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太多游客的响应,而水果玉米要趁青嫩时采摘才行,老了就会降低含糖量,影响口感。无奈,她只得让工人们把大部分玉米摘下来,低价销往上海周边的江浙市场,仅留下一点供稀稀拉拉的游人采摘。

  一天,当参加完采摘活动后,有个神情黯淡的女游客指着一块已经采摘完的玉米地询问张苗:“这里能借我‘玩’一下吗?”得到允许后,她便挥舞着棍子在田地里“大闹”起来,把茂盛的玉米秆打得东倒西歪,同时嘴里还高喊着什么。当这个女白领从玉米地里走出来时,脸上竟带着释怀后的轻松表情。她扔下棍子,掏出200元钱递给张苗说:“不好意思,破坏了你的庄稼。”

  张苗刚想跟她解释,收获后的玉米杆对自己来说毫无用途,正准备折断后以低得可怜的价格卖给一家养殖场作饲料,她这番“破坏”还帮了自己的忙呢!原来,这个女孩今天刚刚受了领导的气,心里很憋屈,在玉米地里发泄一通后,感觉舒服多了。

  此事让张苗大受启发,她想,激烈的职场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得都市白领人人感叹“压力山大”,身心时刻处于焦虑之中。如果不能为久积的坏情绪找个出口,一直处于压抑状态,就会引发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反应——头疼、失眠、易怒,甚至成为抑郁症患者。一旦有个突发事件作为诱因,激发了体内的这种不良情绪,后果不堪设想!

  虽说近几年国内也有了提供发泄服务的场所,比如“挨打挨骂服务”、“摔东西服务”,而人们最常用的就是喝酒和K歌。但这些发泄方式要么伤害自己或别人的身体,要么会造成财产浪费,大多是不健康的。张苗想:“如果我把收获后的玉米地向游客有偿开放,让他们通过‘殴打’庄稼来发泄情绪、释放压力,会不会大有市场呢?这种宣泄方式不仅健康,而且绿色环保!一旦吸引来的客人多了,还能带动水果玉米的销售,可谓一举多得啊!”

  商机稍纵即逝,张苗很快把自己的大胆想法付诸实施,在报纸和网络上打出了一条新颖的广告——匆忙穿行于都市丛林中的你,心里是否也暗藏着不为人知的苦恼和压抑,却又无处发泄?久积于心最终影响了身心健康。如今,在崇明岛碧水蓝天的环境中,诞生了国内第一家‘宣泄农场’,帮你释放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与坏情绪,让你在刺激好玩的“田园鏖战”中重拾快乐与信心……

  广告发出后,顿时引起了无数年轻人的浓厚兴趣。第一位前来“宣泄农场”体验的陈先生,近期遭受了一连串打击,先是因为工作失误导致被炒鱿鱼,接着女友又提出了分手,而新买的股票又被套牢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他的心情坏到了极点,甚至产生过自杀的念头。朋友见陈先生天天以酒浇愁,生活很消极,就带他来宣泄农场释放“心灵垃圾”。

  刚下轿车,陈先生的朋友就被农场的景色所吸引:这里天蓝云白,瓜果飘香,一条名为蓝溪的潺潺细流从玉米田后面蜿蜒而过,耳畔还萦绕着喧嚣都市中难得一闻的鸟鸣。他忍不住感叹:“多么清新的空气啊!还有花香、溪流、果园,真是个世外桃源!”然而,陈先生却显得无精打采,表情很郁闷。

  谁知,当他们到玉米地里“搞破坏”时,压抑已久的陈先生顿时来了精神,他拎根木棍就冲进了玉米地深处,“唰唰唰唰”地尽情挥打起来,并不时飞起一脚……一大片玉米杆在棍打脚踢下应声倒地,积聚在心底的烦恼和压力也得以释放。大汗淋漓之后,陈先生大呼过瘾,并对朋友感叹说:“这里的老板真有创意,这种发泄方式真是爽极了,如此过瘾的感觉好久都没有了,这趟崇明岛可真没白来!”

  玩得又渴又累,陈先生就和朋友摘了几个水果玉米,送到口中一尝,又甜又脆,吃起来还真是水果的味道!

  临走时,他和朋友还往车上装了10箱水果玉米,带回去馈赠亲友。一箱15个玉米,售价60元。两人却称,比在上海超市买实惠多了。

  水果玉米不仅口感极佳,品种也很丰富。仅张苗种植的就有10多种,比如“草莓玉米”形体娇小,果实可爱、酷似草莓的新品种;“尼可香”清脆可口,食用后口齿留香;“甜心儿”皮薄汁多,甜度比西瓜还要高出30%……“最令游客动心的是,这些玉米不仅口感极佳,还富含维生素E、A、B1、B2、C、矿物质及游离氨基酸等,能促进人体消化吸收,是标准的绿色营养食品。”张苗介绍说。

  智慧打拼淘金百万

  “宣泄农场”的收费方式分为三种:一是每位游客100元,可以在玉米地里尽情“撒野”2小时;二是按亩收费,每亩500元,不限时,适合三五个好友一起来“组团发泄”;最“高档”的发泄服务,是开着农用车在玉米地里搞“破坏”,价格为每亩800元。

  至于宣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顾客们有的用手打、用脚踢,有的用镰刀砍,有的则选择用拖拉机在田地里疯狂辗压。挥舞着棍子“上阵”的人最多,因为这种方式既能发泄,又不容易伤到自己。

  因为水果玉米的采收期只有一周时间,为了延长采摘期,也为了保证大半年内一直有青青的玉米杆挺立在田地中,供游人“捶打出气”,张苗从2010年开始分批种植玉米,让它们的成熟期有早有晚。

  宣泄农场经营一段时间后,就有游客向张苗反馈说:“你这个农场的创意好是好,但减压方式太单一了,应该推出些更好玩更刺激的项目!”张苗听取了客人的建议,一番琢磨之后,她又推出了一个名为“迷宫摘果”的休闲减压项目——就是把葡萄、番茄、水果玉米等按迷宫的格局栽种,游客们在采摘鲜果的同时,还能体验闯迷宫的乐趣!

  不仅如此,张苗还在农场里饲养了一群漂亮的宠物猪、狗、兔子,发泄者可以单独和小动物们待在一起倾诉自己的心事。同时,游客还可戏耍“发泄球”,将怨气都转移激发出来,留给自己愉悦的心情。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后来“宣泄农场”还聘请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免费为游客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辛女士就是张苗这里的常客,几乎每个周末都要驾车来农场宣泄一番,时而拳打脚踢,进而镰刀挥舞,有时干脆驾着拖拉机在玉米地里横冲直撞。她告诉农场里的心理咨询师,自己是处级干部,20余年来—直在为家庭和事业辛苦奔忙,在外人眼中,她是好妻子、好领导。但是丈夫事业不如意,从而造成夫妻双方地位上的悬殊,让丈夫心理上严重失衡,尽管辛女士竭力维持,但双方关系依然越来越冷淡。

  终于有一天,丈夫和一个其貌不扬但却小鸟依人的女人有了婚外情,随即和辛女士离了婚。从此,她变得暴躁易怒,老爱在家里摔东西。不久前,一架3万多元买的钢琴都被她砸了。

  第一次慕名来到“宣泄农场”,辛女士并没有挥打玉米杆,而是躲进庄稼地里哭了个痛快,她要宣泄出满腹的愤怒和委屈。第二次再来时,她体验到了“殴打”玉米杆的快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对这种宣泄方式似乎上了瘾,并自嘲地说:“比我在家砸东西省钱多了!”

  心理咨询师告诉辛女士:“你目前的发泄,有些过度,已经呈现出一种病态心理。压抑的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选择合理的宣泄方式,对心理健康是很有积极作用的。但凡事皆有度,像你这种情况如果发展下去,很容易产生暴力倾向……”咨询师建议她养养宠物,通过与小动物交流,能起到抚慰心灵的作用。并让辛女士在生活中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女人,学会向人倾诉心声,交一两个知心朋友。

  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一段时间后,辛女士终于恢复了阳光开朗的性格。后来她还打电话给张苗说:“谢谢你的宣泄农场,它拯救了身处崩溃边缘的我!”

  时光荏苒,目前,张苗的特色农场已在当地声名鹊起,许多上海白领都打听着来此体验“农田宣泄游”,兴旺时每周可接待两三百人!摘水果、殴打玉米杆、品尝纯天然的特色菜,临走时再带些农场的水果玉米,一条龙玩下来,每人少说也要消费三五百元。而张苗每月的纯盈利,则高达3万元以上。这让她看到了“发泄经济”的广阔前景!

  鉴于游客不断增多,几十亩玉米地根本不够“糟蹋”,2011年3月,张苗又在崇明岛高价租下了150亩田地。除了大规模种植水果玉米外,她还在农场里栽种了油菜、玫瑰、薰衣草和一些不施农药化肥的绿色蔬菜。花开季节,农场里的醉人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张苗推出的“农场宣泄”、“迷宫摘果”、“动物倾诉”、“心理咨询”、“吃玉米大赛”等趣味减压项目,深受游客们的青睐。有趣的是,光顾“宣泄农场”的不仅有医生、企业员工、银行职员等中青年顾客,还有面临高考压力的学生,乃至五六十岁的老人呢!

  如今,张苗大规模种植的水果玉米,仅每年光顾“宣泄农场”的游客就能买走70%,其余的则批发给当地的酒店、宾馆和特产专卖店。

  通过两年多的智慧打拼,27岁的张苗轻松地把自己变成了一名百万富姐。而更令她感到骄傲的是,2012年初,一支由韩国民间种植高手、农业专家和官员组成的考察团,在参观过华西村后,专程来到张苗的宣泄农场取经,并称赞她的经营模式堪称“创意农业”的典范!

  (责编/陶仁友)

  E-mail:taorenyou@163.com

  ■ 文/晓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