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性”预示政策转向调结构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11-05 15:29
一句话令市场应声大跌,像极了8月初央行“动态微调”的威力,不同的是目前经济复苏已经得以确认。既然保增长无忧,考虑政策退出也是政府的应有之意。
只是用政策“灵活性”来表述未免过于含糊,不如说今后政策重点会转向信贷结构调整,但在危机阴影尚存的背景下,短期内也很难出台明显的收紧举措——先吹吹风看看,这样说,市场能明白吗?(详见A10~11)
10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政策动向是,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刺激政策以来,首次提出要“管理好通胀预期”。尽管管理层仍然强调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的复苏加固,也令市场对货币政策何时转向的争论日渐白热化。
联系始自今年8月初央行就放风“货币政策动态微调”的说法,管理通胀预期下的货币政策将会体现出哪些灵活性,最为市场所关心。
政策重心位移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8.67万亿元,M2余额为58.54万亿元,同比增长29.31%。大大超出年初政府设定的全年信贷5万亿元、M2增速17%的目标。当时的背景是一切服从保增长。现在,经济复苏情况好于预期,而宽松货币可能引发的通货膨胀预期越来越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会出现怎样的调整?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表态“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前一日,国研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就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如果说上半年是以保增长为主的货币宽松政策,下一步政策基调必然有所变化。“调结构将是货币政策的主基调。”
陈道富认为,货币政策基调的变化,意味着银行贷款“普天同乐”的局面今后难以再现。“不会再像撒胡椒粉那样进行信贷投放了,即使总量不变,结构上也会有相对调整”。他表示,在货币宽松保增长的意图没有以往那么强烈之后,某些行业的贷款需求将会有所抑制,比如房地产。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也认为,面对本次危机中产能的普遍过剩,货币政策的效力大打折扣,加之前期货币政策执行中的过度宽松倾向,进一步刺激的空间已经不大,“未来政策重心应作调整”。
五招调结构
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只说了要管理好通胀预期,要增强政策的灵活性,但具体怎么灵活并没有明说。这与当初实施宽松时明确货币供应量增速多少、新增信贷多少有明显不同。
细读常务会议的措辞,其实还是可以窥见端倪。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判断当前形势时认为,流动性管理难度增加、信贷结构不合理,这预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调整,将重在信贷结构上的调整。
经济学家厉以宁在10月27日表示,信贷结构调整,应当让更多的信贷资金进入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急需发展的企业;此外,信贷资金应当进入到短板行业和高新技术行业,而不是目前已经产能过剩的行业。
尽管放贷是商业银行的一种自主经营行为,但央行、银监会还是有诸多的政策引导手段,使银行信贷“有的放矢”,而不仅仅是商业银行放贷生息赚钱。
银行业内人士称,窗口指导、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监管指标管理以及再贴现额度管理,都能影响到银行的信贷投放意愿。而这将是央行、银监会调整信贷结构的五大“武器”。
目前,各方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近期很难有加息、或者全面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预示紧缩的“全面”政策出台。但“局部”调整在所难免。交行金研中心预计,央行票据和正回购等公开市场操作将是央行2009年内货币政策微调的主要手段。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表示,“央行更多可能会使用窗口指导、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定向央票、贷款集中度管理这些手段,这样精确‘指导’银行信贷会更有效果。”
总量宽松不变
10月22日,招商银行董事长秦晓在国外媒体上发表文章,核心观点是货币政策决不能忽视资产价格走势,中国的货币政策立场迫切需要从宽松转向中性。
秦晓以商业银行高管的身份发出这样的呼吁自然令人重视。记者留意到,大多数的市场经济学家,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否持续,也是疑虑重重。国泰君安最新发布的宏观研报就预计4季度有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并且还认为,货币政策实际操作将逐渐回归中性。他们认为,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定调“积极财政/稳健货币”。
但记者从具官方背景的经济学家口中得到的,依然是继续宽松的信息。“货币政策对信贷进行结构调整,但不会影响货币总量宽松的局面。”陈道富表示。
10月26日,国研中心主任张玉台在日内瓦“对话中国年会”上甚至公开表示,2010年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研中心是中央政府智囊,这些具有政府官员身份的经济学家可以说更加接近决策层。
曾任十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的厉以宁也表示,就通胀预期来说,无论是从当前的物价数据,还是影响中国物价的三种主要价格(石油价格、生产资料价格、农产品价格)的现状和前景来看,通货膨胀都不会在短期内出现,这为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实施的市场环境。
客观地说,中国经济制度难言完全的市场经济制度。我们注意到,尽管国务院此次明确货币政策要管理好通胀预期,但对于当前的形势判断,决策层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因此,宽松货币政策近期不会转向,即使结构上有所调整,但不会影响总量上的“宽松”。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