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疏通城市交通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ETC,城市交通,智能交通
  • 发布时间:2012-05-29 17:31

  2012年2月,出现在手机上的一条收费短信引起了武汉车主李先生的重视,他决定到路桥收费中心去查一查近期产生的6条异常路桥收费记录。在路桥收费中心,李先生发现自己的车被“套牌”,并由此产生了6次路桥收费记录。经过交管部门的侦查,“套牌”的“李鬼”很快受到了惩罚。

  这条“立功”的短信来自于武汉市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2011年7月1日,武汉市作为全国第一个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试点城市,借鉴了新加坡、伦敦等城市交通建设的先进经验,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城市自由流智慧交通系统建设,并探索应用物联网技术、信息化手段以及经济杠杆来缓解交通拥堵的新途径。

  构建智能交通

  随着武汉市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难以满足快速膨胀的交通需求。作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武汉市地处两江交汇、三镇鼎立之地,特有的城市格局决定了桥梁、隧道交通的重要性。传统的交通管理手段已经难以有效掌握并利用城市车流所产生的大量数据,城市交通的管控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为此,武汉市在国内率先启动“城市自由流系统”建设,对通过二七大桥、武汉长江二桥、白沙洲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晴川桥、月湖桥、长丰桥和武汉长江隧道的车辆按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 方式征收通行费。

  ETC 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以电子标签识别为主、车牌识别为辅,通过收费节点的天线读取已安装电子标签的机动车信息,确认车辆身份,然后按车辆类型和通行记录征收通行费,实现车辆不停车收费。在现有的车道上安装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可以使车道的通行能力提高3~5倍。

  “武汉市不停车收费系统可以对上路车辆进行高精确度地抓拍、监控、识别,并采集每一辆行驶车辆的信息,使市区内机动车不必减速停车便可缴纳通行费。”该项目系统集成商中创软件交通事业部总监卢海涛介绍,“通过实时监控车辆以及对车辆通行数据进行采集、统计分析后,系统自动对不同时段、不同路段进行费率调节,以优化交通路线,引导交通流量。”

  目前,武汉市的ETC项目实行已近一年,市民的态度也从最初的观望逐渐转变为接受。从实际效果看,新系统上线后,武汉市主城区主要桥梁隧道的车辆通行总量同比下降了11%,让一部分市民抑制了自己“可过可不过”的需求,即使在早晚高峰时段,ETC收费不停车的方式也能保证桥上车辆快速通过,流量大却不堵。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虽然通行费提高了,但是客观来说,现在这种收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确实缓解了交通压力。”

  解决异构难题

  据了解,目前武汉市ETC中心每天感测、分析、整合至少40万辆机动车,车流量达100多万次,系统可以实时记录所有通过车辆的车牌号、车牌颜色、电子标签卡号、车型、通过ETC节点的时间等数据,每天的数据传输量达到160G,为政府在城市长远发展方面的政策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字支持。

  但是,ETC系统对于海量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却并不简单。目前国内现有的ETC应用基本都集中在高速公路领域,其应用针对性与系统处理的数据量相对有限,武汉市在整个城市范围实现ETC,不仅要与1000多个服务网点无缝对接,还要实现与银行、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公安、财政以及上级单位等诸多关键信息渠道的数据交换与共享,系统的规模和海量的数据处理都将存在巨大挑战。同时,系统后期维护、升级改造时的兼容性和技术改造要点等也成为系统建设初期考虑的风险问题。

  最终,武汉选用了中创软件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充分考虑了整个系统架构的稳定性、灵活性和扩展性,采用基于SOA的设计思路,使系统可以集成上千种标准和种类不同的外围设备,将设备通讯、电子渠道、外部接口等功能全部纳入中创loong智慧平台,有效解决了系统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大量异构平台之间的交互问题。“如果没有中创loong智慧平台,武汉这个ETC的项目我们几乎没有办法按时按质按量地做出来。”中创软件总裁景新海如是说。

  据悉,该平台的核心是国家十一五“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微内核集成框架与一体化管理框架。其特点是在底层对各种复杂技术进行适配,在顶层实现各领域智慧化应用的快速构建,可以针对未来技术的发展灵活扩展、在线升级,为平台内部和由平台支撑的各种应用组件的配置与运行状态提供可视化的统一监管。目前该平台已在智慧交通、智慧金融、智慧校园、智慧税务等领域开展应用。中创软件高级副总裁陈致平认为:“借助智慧城市的运营中心系统,城市管理者能够提出有洞察力的决策,加强协作,使城市各个层面的管理与服务更加智慧。”

  日前,中创软件牵头承担的国家“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国产中间件参考实现及平台”课题以高分通过验收,成为“核高基”专项中第一个通过验收的软件类课题。

  本报记者 赵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