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丁山 磅礴登场
- 来源:电视指南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薛丁山,古装剧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5-31 10:34
北京依泓之信传媒打造的古装历史战争剧《薛丁山》根据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薛丁山征西》改编创作而成,再现了“百万大军会战锁阳城”、“三休三请樊梨花”、“智取怪兽七杀阵”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段。由于全剧有大量的武戏和战争场面,剧组在主演选择上也颇下了一些功夫,武打明星吴樾、樊少皇在剧中饰演一邪一正两大重要角色,薛丁山一角则由人气演员迟帅饰演。据片方透露,为保证真实感,主演们在拍摄时都吃了不少苦,“吴樾为了一场戏吊威亚吊了几天,樊少皇在零下几度的寒风中赤膊上阵只为最惨烈的那场盘肠大战,迟帅几乎每天有打戏,打到十根手指布满大小伤口”。
刚柔并济的武戏
《薛丁山》作为战争武打题材的电视剧,十分注重武戏的效果,要求每个镜头都做到精彩好看,武术导演李才坚持每场武戏都真打实斗、刚柔相济,既要激烈震撼,又要避免血腥恐怖,将武术打斗舞蹈化,增强观赏性的同时展现中华武功的博大精深。剧中几百号群打的士兵并非一般群众演员,都是来自武师和武校的学生。在道具兵器的装备上,该剧的主创也力求做到精良、真实,每一件兵器都是根据剧情需要、人物武功特点进行特定制作。
中西结合打造大气势
为了营造气势壮观、震撼的视觉冲击力,《薛丁山》在场景设计上不断创新。拍摄过程采用了全新的角度--三维空间下的多机多镜头齐拍方式。据介绍,剧中的金光八卦阵按照中华传统文化《易经》中的阴阳八卦,再参考电影《阿凡达》的布景进行设计,整个场景的搭建动用了100多名美术师和美工花了30多天时间才完成,阵中有四座高达百米的空中烽火营盘,这些气势雄伟壮观的营盘,用了上万根粗大的圆实木建成。阵中威力无穷的唐朝弩弓炮,如同发射导弹一样壮观,圆形的炮弹直径长达3米。金光八卦阵这场戏足足拍了二十天,李才导演就曾表示:“金光八卦阵要打造成国内影视界创纪录的武打‘阿凡达’效果。”
管理出新招 演员迟到扣片酬
历来演员迟到令制片方束手无策,演员迟到影响制片方计划的编排和导演当天的拍摄计划,也使相互关联的的场次、场景、演员受到影响。演员迟到往往导致导演缩减拍摄的场次和内容,从而影响制片质量。对于分A、B、C多组拍摄的剧组而言,演员迟到令每组之间的衔接失控,一个主演迟到则所有的演职人员都要等待,造成许多资源浪费。为了防止和避免因演员迟到造成的恶性连锁反应,《薛丁山》剧组在挑选演员时,当面和演员或经纪人言明不能迟到,把遏制演员迟到条款写进合同,明文规定按通告通知时间累计迟到五次者扣片酬10%。此条款得到演员承诺认可方签订合同,否则一概放弃合作。
演员之多给制片方管理带来极大的难度,特别是化妆和服装业务量大增,多几倍的工作人员,各部门各环节的协调成为剧组管理的一大难题。生活方面许多演员自带司机、助理,无形给吃、住、车辆管理等带来困难。如单单提供盒饭方面,人多时每餐需提供不少于1000份的盒饭。在演员时间的协调、安排上也给剧组带来难于设想的难度。
四年磨一剑再造经典
专访《薛丁山》制片人李白
“《薛丁山征西》是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民间流传了一千多年,小说评书屡见不鲜,百姓喜闻乐道。这些经典故事既有厚重的历史沧桑感,又具有很强的传奇趣味色彩,展现了以薛丁山为代表的隋唐第三代英雄好汉为国为民的大忠大义和侠骨柔情,令人热血沸腾。这次将《薛丁山征西》故事改编为电视剧搬上荧屏,观众肯定爱看。”主创团队对《薛丁山》充满信心,据制片人李白介绍,该剧的主创团队采取正剧和传奇巧妙相融的方式进行故事的演绎。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尽量遵循历史本真,具体的人物、事件细节将其丰富完善。将古代传统文化中难懂的东西讲得具体、形象、生动,使百姓能理解接受。“电视剧是精神产品,客观上具有教化民众,励人心智、怡悦精神的功能,如果讲故事的方式百姓不能接受,也就是没有收视率,那么电视剧就失去了此功能或者说减弱了此功能。我们的团队善于讲故事,曾创作了《隋唐英雄传》和《薛仁贵》这样高收视率的好作品,这次创作的《薛丁山》故事更生动好看。”
《电视指南》:剧本打磨了四年,哪些环节是主创们最为看重的?
李白:电视剧最基本和最关键的就是故事要编好,否则谁导谁演都没有收视率。电视剧和电影不同,电影播放时间短,有名导大明星加盟,即使故事一般,但票房还是有的。电视剧则不然,集数多时间长,故事不好听后面就没人看。《薛丁山》剧本打磨四年多时间,收集素材、确定大纲到完成初稿用了两年半时间;征求不同意见,反复修改用了一年八个月时间。剧本出来后还请中国史地研究中心的权威专家审看。
主题定位是我们很看重的,我们去掉了原著中的神话部分,将薛丁山定位于第一主角贯穿全剧,通过薛丁山将无所事事的一帮世子(“官二代”),经历艰难的征西之战磨炼成为军中主将、国家栋梁的过程展示主题。与此主题相适应,增加了薛丁山善于用兵、以计谋取胜的内容,体现在剧本故事里就是每场战役都不相同,每个阵法的破解都各具特色。同时也增加了薛丁山国家利益至上的大忠大义和与三女将成亲的儿女情长内容。
《电视指南》:在演员的选择上有哪些考虑?
李白:《薛丁山》有名姓的角色265个,创电视剧之最。为了完成庞大的演员挑选任务,剧组配备了分工各异的四位演员副导演。我们挑选演员是以合适为最大原则,选角时每一个演员都必须提供近两年作品的视频资料。由于《薛丁山》是战争武打戏,因此对于演员在动作方面的身体素质要求也很高,但凡涉及战争戏的主演都必须会骑马,并且有一定的武术或是舞蹈功底才能入选。当然,挑选演员还是多因素考虑,如二路大军先锋官“罗章”一角,当时有5个演员在竞争,青年演员李东翰除了会骑马懂武术外,还兼备演技过硬、外形俊俏,最重要的是他有着与剧中角色一样的执著和耐力,他曾经一天跑三次剧组跟导演磨角色,有一天磨到凌晨两点钟终于感动了我们,成功如愿签约。
《电视指南》:剧中战争戏和阵法都很多,有何特色?又如何做到新颖、精彩?
李白:《薛丁山》是历史战争剧,有大量的动作戏和战争场面,都是写实的风格,真打实斗,主演个人的打斗拳拳到肉,而且刚柔并济;群打的几百号人都是由武师和武术学校的学生担当,视觉上很震撼,但又不血腥,有那种古时真正战场的味道,既有大场面的两军对垒,又有战士英勇杀敌的细节,真实感很强。
该剧的阵法也颇具特色、名目繁多。如“八门金锁阵”、“怪兽七杀阵”、“红云阵”、“金光八卦阵”等。这些阵法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八卦,集合了各门武学、兵法的精华。如“金光八卦阵”是根据《周易》的阴阳八卦而设计的,阵中有东南西北中五门,各门之间遥相呼应、互为变化,一门受敌,其余四门自动增援如一链条,一旦误入阵中,往往有去无回。此阵有四座高达百米的空中烽火营盘,营盘里面布满当时唐朝最先进的弩弓炮,炮弹的直径足有三米多,威力无穷。阵中百万大军驻守,两军对垒气势雄伟壮观,视觉冲击力极强。由此可见,古人战争不仅仅是武斗,更是一种智慧和谋略的较量。金光八卦阵这场戏是重场戏,我们要求很高,参考了电影《阿凡达》的布景进行设计,阵中的空中烽火营盘是用了一万多根粗大的圆实木搭建,动用了100多名美术师和美工花了30多天时间才完成搭景需求,这场戏拍摄足足用了二十天。
《电视指南》:《薛丁山》的兵器琳琅满目,种类繁多,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
李白:《薛丁山》武戏的风格是真打实斗,对兵器要求必须结实牢靠。剧中主角用的形形色色的兵器都是按照当时年代和人物特点进行精心设计,标明尺寸比例专门定制,厚厚的设计图纸足以出一本兵器谱。无论是刀枪剑戟,还是小到暗器,都要求真实、精致,严格把关。在横店,一把普通刀剑的价位一般在300元至400元,而我们一把刀剑的价格高达1300至1800元,樊梨花使用的双峰剑一把2000元,薛丁山使用的戟更是高达2400元一把。还有窦一虎使用的黄金棍、飞虎营队员使用的刈鹿刀和薛丁山使用的金刀鞘等,都是很有特色、造价不菲的真家伙。值得一提的是剧中飞虎营队员使用的刈鹿刀,此刀据说为春秋战国时期徐鲁子用毕生精力研制而成,刀锋在左右两边而非前端,能前后左右杀人且不沾血,利于边攻边守和长时间搏杀。在剧情中,薛丁山放弃和樊梨花的洞房花烛之夜,当夜指挥军士制造刈鹿刀,用于破解敌将杨藩的“怪兽七杀阵”。
《电视指南》:能谈谈海外发行这方面的计划吗?
李白:《薛丁山》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同时也展示了中华武术的精华,将中国功夫舞蹈化地展示出来;剧中的兵器琳琅满目、千奇百异,荟萃了中国古代战争各门派的种类;剧中作战的阵法变化莫测,颇具玄妙神秘,中国韵味十足。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特色,海外观众非常感兴趣。我们希望海外观众通过《薛丁山》这部剧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点点滴滴,也希望国家有关部门更多地扶持、鼓励这类电视剧走出国门。
《薛丁山》面向全球发行,目前已有香港、台湾等地区专门做海外发行的代理商主动联系我们,洽谈有关海外版权购买事宜。
文/小灰灰 设计/薛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