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招聘,突破信息困局放眼O2O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网络招聘,O2O,中华英才网,旅游
  • 发布时间:2012-06-13 11:19

  近日,上海金融联合会拟在今年推动多项揽才及人才培训计划。今年将继续利用网络视频招聘会的形式,分别面向海外和校园应届生招揽不同类型的金融人才。利用网络视频进行招聘,这种形式已经不算新鲜,早在此前,中华英才网就已经开通了网络视频招聘的新模式。求职者可以将自己的介绍短片做成视频放在网上;公司也可以将员工蹦极、联欢的视频在网上披露,还能让员工大谈在公司就职的感受,从而吸引求职者。企业校招人员也化身为“校园猎头”,不再被动接受学生投递来的海量简历,而是主动出击面向目标人才。除此之外,近年网络招聘行业也开始摸索解决方法:微招聘、人脉招聘等新模式开始兴起。

  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招聘信息和求职简历双泛滥。让企业招聘工作变得日益繁重,而求职者也不得不面对大量招聘信息。当前招聘网站呈现的双刃剑效果,一方面带来信息传播的“高效”,一方面又造成信息匹配的“低效”。加之一些新型猎头网站的出现,以及分类信息网站的介入,为扩大用户基础,不惜大量推出免费低端的招聘信息。也让求职者和招聘者却均处于两难境地,故而催生了种种新型招聘形式的出现。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成了阻碍招聘行业发展的瓶颈呢?答案是海量信息的存在。近年来,海量信息的困局已经成为业界所有专家的关注的焦点,虽然微招聘、人脉招聘等这些新模式在其细分领域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招聘效率,但这些新的尝试却仍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质——海量信息的处理。对于真正大规模的综合性招聘网站,海量信息的难题依然存在。

  天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劳动经济学研究室主任沈士仓分析认为,造成海量信息的原因之一是当前网络招聘对于求职者还是免费的,作为公共产品不收费就很容易引起一定程度的滥用。“一个求职者找一份工作投100份简历甚至几百份简历的情况都不少见”。另一方面,不光是招聘企业遭遇了“海量信息”这个问题,其实求职者也很无奈。北京天之择人才发展公司董事长、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理事韩光耀表示。“海投造成了海量信息,效果却是非常微薄,为了追求更高的概率,求职者于是选择了更加的海投,进入到了恶性循环。”甚至因为互联网竞争激烈,很多小的招聘网站,会将大的招聘网站上已经过期或者重复的信息不断复制到自己的网站,从而造成求职者的重复投递,也为企业带来负担。对于网络招聘行业如何解决“海量信息”困局的问题,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秘书长关长海指出:实现精准匹配必须也势必成为未来网络招聘的核心价值。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O2O。不可否认,除旅游网站、电子商务网站之外,招聘网站可以说是另一类极具O2O特质的互联网行业,虽然目前网友还不需要在线上进行消费,但是从企业搜索合适的人才或者从求职者投递简历开始,整个招聘过程就是一场从线上走向线下的阶段。虽然O2O的核心是支付,目前招聘网站尚且无法完成,但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完善和发展,以及未来企业和求职者对互联网招聘的“高效”需求,通过支付手段完成对招聘和应聘的需求也不是不可能。而且,这也是解决互联网海量信息的途径之一。一旦O2O的模式在互联网成熟,精准匹配亦会随之而完善。所以,未来谁能占据互联网技术信息匹配的源头,真正让O2O在招聘网站效益最大化,才是占据招聘主流的关键。

  本刊记者 赵嘉怡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