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企业级选择“被集成”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企业级,华为,办公移动化
  • 发布时间:2012-08-01 14:30

  华为还有什么不能做?从面向电信行业的融合通信、微波等产品,到近两年迅速发力的全线企业级IT产品线,再到手机、平板电脑、移动操作系统及应用等智能终端业务,甚至华为网盘、华为商城等互联网产品,华为的“盘子”越做越大。

  华为7月24日公布的业绩显示,2012年上半年,华为销售收入为10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营业利润达到87.9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率8.6%,营业利润环比上升20.3%。

  在业务方面的“多点开花”,却使得华为在市场策略选择上更为谨慎。一方面,华为企业业务近期频繁发布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等在内的企业级新产品;另一方面,华为企业业务也非常鲜明地为自己划定好了“角色”:“被集成”与“合理管控自己的欲望”。

  存储推崇“大道智简”

  7月10日,华为在本次名为“大道智简,极速致远”的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最新的4款OceanStor T系列统一存储产品,以及4款Tecal 服务器产品。本次对外发布存储产品,对于华为来说具有很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这也是华为在收购华为赛门铁克后,华为存储产品首次公开亮相。

  华为IT产品线总裁郑叶来表示:“这是华赛回归以后的第一次发布会。回顾华为IT产品线过去一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实现从战略布局的完成到产品的快速落地。”郑叶来同时也阐述了华为在IT产品上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认为,华为将始终保持着“被集成”的姿态,合理管控自己的欲望,将产品重心主要聚焦在it基础设施领域,与合作伙伴保持紧密合作。

  根据华为存储产品线总裁范瑞琦的介绍,本次推出的OceanStor T系列统一存储产品包括OceanStor S2600T、OceanStor S5500T、OceanStor S5600T和OceanStor S5800T等4款新品,主要面向企业级应用,能够满足大型数据库OLTP/OLAP、高性能计算数字媒体、互联网运营、集中存储、备份、容灾、数据迁移等不同业务应用的需求。

  在工业通用标准的影响下,存储厂商在硬件方面的差异越来越不明显,统一存储这一细分产品市场也同样如此。对于华为存储产品线来说,利用软件与硬件的组合来体现产品价值尤为重要。因此,在OceanStor T系列统一存储产品发布的同时,华为也发布了一系列的数据管理软件产品。

  这些软件产品包括SmartTier、SmartCache、SmartThin、SmartQoS、SmartMotion等,统称为Smart系列,主要提供数据智能分层存储、数据智能缓存、数据智能精简配置、智能服务质量控制以及数据智能迁移等功能。这些软件均为华为存储自主研发。华为方面的资料显示,SmartMotion数据智能迁移功能能够对数据进行全局智能部署,实现全局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可使整体资源利用率提升3倍,运维成本降低60%。

  范瑞琦介绍说,Smart系列软件和管理器所拥有的代码数量分别在1700万行和几百万行左右,“未来,我们的管理器将从应用软件向Web应用迁移,以实现更好的跨平台支持。这样一来,用户在iPad等移动终端上通过浏览器也能够对存储产品进行管理。”

  范瑞琦同时还谈到了华为内部多业务的融合方式:“我们每条产品线首先都要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最好,同时在此基础上与其它产品线进行融合。华为一直以来都在强调开放的态度,我们选择的策略是‘被集成’,客户选择对于华为很重要。”

  计算主打“极速致远”

  计算和存储一直以来都是IT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二者在应用中紧密联系,而在作用上又互相分割。因此,华为在主题为“大道智简,极速致远”的发布会上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推向市场。其中,“大道智简”将是存储产品所推崇的设计理念,而“极速致远”则是服务器设备铺陈的主要思路。

  《计算机世界》报曾于2012年4月9日发表文章《同芯不同志》,对比了服务器厂商在当前工业通用标准的大背景下,所做出的差异化努力。在文章中,我们将华为服务器产品的特色总结为“在硬件上寻求创新”,这也是多数厂商都在依靠软件开发寻找差异时所做出的“另辟蹊径”的做法。华为本次发布的4款服务器产品,依然延续了这一特色。

  华为本次发布的这4款服务器分别是:基于Intel E5-4600处理器的四路机架服务器RH2485 V2、4路刀片服务器BH640 V2,以及基于E7-4800处理器的4路和基于E7-8800的8路高端服务器RH5885 V2。同时,华为还推出了其第四代PEIe SSD卡ES3000。华为资料显示,ES3000采用了全高半长设计以及MLC颗粒,读取和写入带宽峰值为3000MB/s和2800MB/s,随机读写IOPS分别为600K和220K,写延迟13us 。

  华为服务器业务总经理邱隆表示,在可靠性方面,华为服务器产品有无源背板、芯片互连、支持40度环温、节点堆叠(单节点失效技术)、内存镜像、容错框架、PCIe热插拔、SAS热插拔、故障隔离等技术。节能方面,拥有高效电源与功率封顶、动态功耗管理等核心技术,SPEC能效测试表现出色。性能方面,华为服务器产品获得了50多项SPEC测试第一。

  有线网络实现“极速交换”

  紧随服务器和存储发布的步伐,7月12日,华为企业网络产品线在名为“极速交换,极智无线”的发布会上整体发布了包括其万兆园区网解决方案、新一代企业级WLAN产品和S9700系列高端交换机在内的多款网络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期亮相的还有企业网管产品与系列运维工具等。

  多媒体业务的普及、业务向云的逐渐迁移以及办公移动化的趋势,正在为网络带来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更高的数据流量、极速网络峰值、让无线与有线拥有共同体验等,用户也更需要易维护、高可靠的网络。

  因此,华为本次企业网络新产品的发布,将重点放在了“极速交换”这一概念上。根据华为方面的介绍,目前其在万兆园区方面的产品已经覆盖了40GE核心层设备、10GE汇聚层设备、GE接入层设备、语音/安全融合网关、园区网出口路由器、WLAN设备以及统一网管等多个方面。

  在本次名为“极速交换,极智无线”的发布中,华为重点发布了S9700系列T比特核心路由交换机。华为方面的资料显示,这一产品面向十万兆平台设计,提供最大5.12T交换容量,未来可平滑扩展至7.68T,能够满足高密度的千兆/万兆端口线速转发需求。S9700整机最大可支持96个40GE、 576个10GE端口。针对业界普遍采用的线卡集群跨框多次交换导致交换效率低下的架构难题,S9700采用的Cluster Switch System (CSS)交换网集群技术,可以跨框一次交换,通过跨框链路聚合提高链路的利用率,并消除单点故障。S9700所配备的无线AC模块,同样可满足企业的移动办公需求。

  与S9700系列同期发布的还有华为S5710-EI系列增强型三层千兆交换机。凭借其丰富的灵活插卡,S5710-EI系列交换机不仅可以实现千兆光口/电口与万兆端口的任意组合,更能够提供业界1U设备最高端口密度,拥有 64个GE+4个10GE端口,48个GE+8个10GE端口,或者56个GE+6个10GE端口等不同组合。

  “华为是一个很大的企业,自身就有很多应用,这些应用都对网络产生了影响。所以,华为在交换机、WLAN等方面的解决方案,都会实际运行在华为自己的应用中。”华为企业网络产品线副总裁王世宏表示。

  802.11ac面向“极智无线”

  从54Mbps、108Mbps,到300Mbps甚至600Mbps,再到1Gbps,无线网络(WLAN)的传输速度正在实现着极大的飞跃。在WLAN发展的这十几年中,来自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标准集合IEEE 802.11无疑占据了重要地位,如今,世界上大部分的无线设备都在支持IEEE 802.11标准。在华为本次“极智无线”发布中,也对外重点介绍了其支持最新IEEE 802.11ac标准的WLAN接入点(AP)样机AP7120DN。

  该款AP支持IEEE 802.11ac标准,工作于5 GHz频率,能够提供1Gbps以上的无线传输速率,并且支持256QAM调制方式和80HHz信道带宽,支持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3条空间流。在对华为AP7120DN进行的测试中,实测其数据吞吐率平均在800Mbps以上。

  “WLAN技术也会涉及到一些有线网的技术,包括用户管理、机柜、无线射频以及信号处理等,华为一直都在这些技术上进行拓展。”华为企业网络产品线WLAN 产品总监樊宏伟表示,“802.11ac非常适用于园区网内部环境,以校园网举例,如今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已经开设了电子阅览室,拥有大量的高清音视频资料,这就需要高速的内部网络。”

  在本次华为有线和无线产品的整体发布中,华为多次提及了“有线无线一体化”概念。在这一概念的影响下,华为推出了eSight WLAN管理组件,针对有线和无线设备实施统一的管理。官方资料显示,eSight WLAN管理组件可以为客户提供WLAN网 络、RF信息可视化管理、端到端故障诊断功能,能够帮助企业分支机构和园区实现流量可视、异常可查、规划可依。同时,华为方面还发布了WLAN规划、测试、手持测试终端、eNSP 网络仿真平台、网络健康度评估、网络迁移等系列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在本次发布中所展示的,无论是销售工具还是网络测试产品,抑或是移动网管工具,都是基于智能移动终端应用所开发。其中,移动网管工具不仅能做设备管理,而且还内建了移动定位、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功能。华为企业网络产品线基础网络解决方案总监孙玉武表示,无论是产品功能还是管理工具,华为都已经开始向移动市场拓展。

  在本次“极速交换,极智无线”产品发布中,华为方面也谈到了企业网络产品的市场拓展计划。实际上,在企业网络市场中,华为给自己的定位同在服务器和存储方面的定位不谋而合,同样是“被集成”与“合理管控自己的欲望”,主要聚焦于网络基础设施这一部分,而不去涉及应用交付等网络应用领域。

  很明显,华为企业业务的不断扩展已经为其它厂商带来了压力。可以说,华为在推出某一领域产品的同时,也就在这一领域树立了一批新的竞争对手。然而,“四面树敌”的状况不仅不符合企业级IT市场的发展趋势,而且也会客观上促进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选择低调,对于华为来说是很明智的做法。

  本刊记者 李旭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