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最优决策思维!

  • 来源:经理人
  • 关键字:决策,乐购,创新
  • 发布时间:2012-08-01 16:43

  电商时代,快的才是好的

  我是学运筹学和运营管理(Operations Research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出身的。按学以致用的惯例,我当然会把自己所学运用于实践。但从我过去在美国创立“科莱科技公司(后转售给埃森哲公司)”,以及这几年做电子商务的经历让我发现,过去所学的决策科学和优化理论中,缺失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决策速度。对目前处于特殊阶段的企业和行业来说,决策速度对成败的影响,不亚于决策的质量,甚至还更重要。

  决策速度与决策质量孰重?

  传统的决策科学运用过程为:搜集原始数据,进行过滤和分析,确定决策目标和约束,建立决策优化模型并求解,用得到的结果去支持决策。而这个决策机制基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假设—即,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这一切,而往往这个假设是极为奢侈的。

  决策的质量是否重要呢?毫无置疑!但是就目前形势来说,已经悄然出现了某些改变。因为按照惯例,一个决策往往需要大量的分析和讨论,来得到最优,这需要时间的投入和论证。但目前的竞争环境,尤其是做电商行业的,根本不允许这样做;等你决策开始执行了,却很可能发现,别人早就走在你之前。因此即使你有高质量的决策,又有什么作用、又有什么价值呢?

  我以前给航空公司研发的实时运营控制系统,就是典型的例子。当一个航班被取消时可以有多种方案去解决,比如说调换飞机,修改航班,将顾客分配到其它的航班去等等。要综合考虑顾客满意度和成本。可若决策缓慢,则很多机会都会消失。比如,本来可以调换飞机的,可因拖时太长,可用的飞机早已经起飞了。

  我们当时在设计系统时,把决策速度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将决策过程简化,做数据的预处理和预案,用近似的方法求解(限制在几十秒内),而不要求最优,提供多种方案供比较。所有这些,使得我们设计出的系统,因超越了竞争对手,而得到客户的认可,并被多家美国大型航空公司使用,成为业界的标准。

  有创想马上付诸决策行动

  反观现在的电子商务行业的竞争,同样存在紧迫感,各种战略决策需要快速推出。如果我们还是纠结于自己的创意价值探讨、论证,那么,那些比我们更具规模、更有实力、更有系统开发能力、更有基本商业模块的企业,很快会让一个“点子”实现社会化,这样,我们的创意价值就会大减,甚至失去市场机会。

  举两个因为做到了快速决策,而让我们受益的案例—

  第一个案例:三年前,我们受一个美国商务模式的启发,每天推出一个深度折扣的商品,吸引了大批的顾客每天来看,黏性极强。我和公司合伙人刘峻岭在上班的路上做出了决策,马上召集相关部门开会,迅速开发、组货、设计市场推广方案,当晚上线“每日一款”,成为1号店的招牌。

  第二个案例:去年,我在微博上看到英国领先的零售商—乐购(Tesco),在韩国地铁站推出Virtual Store的创意,并获得戛纳广告节大奖。这个创意可不是一种简单的广告形式,而是一种营销革命,它改变了消费方式,并在未来一定会成为百货零售和电子商务的一种主流商业模式。

  它的创新之处,在于借助移动设备(手机),并利用室内定位技术向消费者提供产品信息和特殊折扣服务。具体来说,就是乐购在地铁站台的防护墙上安装了显示屏,显示屏上显现的是一个虚拟超市,里面陈列的所有商品都只是图片,貌似灯箱广告。顾客平时在乐购超市的实体店里看到的商品,都可以在显示屏上被轻松找到。他们只要打开智能手机上的摄像头,对准每件商品后附带的快速反应(quick response, QR)码进行扫描—QR码里包含该商品的品名和价格等数据—智能手机中安装的乐购的购物应用程序,就能直接将这件商品放入电子购物车。在顾客通过手机银行进行结算后,所购商品就会在当晚约定时间被直接送到顾客家中。

  不得不说这招真是特别智慧。过去,分众的商业模式,就是把人们等电梯的无聊时间,转化成它的广告商业。现在,百货零售和电子商务可以再次利用类似的社区实体性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把“无聊等待”转化为“实际购物的时间”。

  我认为,移动互联网注定会成为消费者购物过程中商品图形接入网络的窗口。今天,互联网上到处都是互动元素。我们决定尝试。但细细考虑,发现操作上非常复杂、要补的功课非常多。有员工对进度提出了疑虑,我也知道有些问题的确客观存在,但从公司的战略角度,这些理由更应该要积极主动去克服。我在会上表示,不管任务多艰难,必须实行任务倒计时。因为我觉得这种商业模式,自己能看到、想到的,对手也会想到和看到,我们不能把决策的时间过多的消耗在讨论困难之中。

  按照类似乐购的做法,我们首先要开发系统识别二维码,商品需要重新拍照以提高立体感和清晰度,需要和媒体谈广告位的档期,需要精选商品和决定价格,需要虚拟超市广告的设计和制作等等。团队提出至少要几个月的时间准备,但我感到时间紧迫,决定将这个项目的推出时间压缩至三个星期内,并制定了详细的执行计划将广告的档期定在三周后。

  最终,我们团队靠强大的执行力将这个项目在“北上广”如期推出。上线后我们的媒体关注度提升了4倍,品牌关注度提高近3倍,“掌上1号店”订单量提高2倍多。我们将这种模式取名为“无限1号店”。

  总之,在决定决策成效的因素中,不要忘了决策速度往往成为关键。再正确的决策若没有及时执行,最终就会丧失绝好战机。

  ■ 文 / 于刚 1号店联合创始人、董事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