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波顿:看多中国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11-30 09:38
签名、照相……11月上旬在北京“国际资本市场论坛”的间隙,安东尼?波顿(AnthonyBolton)的一举一动都表现出了对中国投资人的热情。面对发问,他不知不觉地摘下眼镜抵在唇边,一种很具有亲和力的动作似乎是为了思考,也似乎想给予对方更多的尊重。
这位欧洲投资家此次的中国之行,带给中国投资人的投资告白,可谓字字珠玑。现在,波顿仍继续着为期三个月的亚洲之旅,在利用这个机会亲身感受真实亚洲之余,他更希望向富达基金亚洲团队传授过往“真经”,他这把富达国际总裁的交椅只能坐到今年年底,现在正是站好最后一班岗的时候。
新兴市场更有吸引力
2009年是一个动荡变换的年份。横亘在东西方之间的金融铁幕正在低迷中逐渐迎来先机,美股从今年3月份开始触底反弹之后又预期着第二波熊市,巨量资金从美元资产中抽离源源不断的流向黄金、石油以及新兴市场……从某种意义上看,当金融危机的余震驶向2009年底之际,今年也许是比较敏感而动荡的一环,而波顿也在这个时候正式感受亚洲。
在波顿眼中,发达经济体的增长会较以往有所放缓,而新兴经济体会显得更有吸引力,特别是中国,“在经济转入低增长阶段后,股票仍会较其他资产类别有更好的表现,但是股票的领涨板块会从周期性股票转为增长性股票,从发达市场转向新兴市场。”波顿说。
他近期在国外媒体的一篇专栏中也提到,“和发达国家依靠出口和商品增长不同的是,新兴市场由国内需求和投资所带动的相对增长,优势更大。”
很显然,当英国经济还在复苏的道路上爬行时,波顿却成为了新兴市场的粉丝。他的理由是,第一波牛市会带来很强劲的增长,相关公司的估值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西方世界的增长却十分有限,而像中国这样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将会非常突出。他建议,投资者应该把资金放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以及其他投资市场,而不能局限在欧洲或者美国。
在行业配置上,波顿的观点和国内众多基金经理们的看法也大相径庭。对于大宗商品和工业周期股比较谨慎,更青睐金融股、高科技股票、消费周期股票、价值性股票以及反周期类商品。
在当前的环境下金融股和科技股的含金量更高,对于波顿曾经管理过的“特殊情况基金”,现在仍有30%的头寸是金融股,持有量最大的是汇丰银行(HSBC),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BankofScotland)和莱斯银行(LloydsBankingGroup)。
谈及中国投资者,波顿略带遗憾地说,“中国投资人过于看重短期的涨跌,而中国股市未来还有几年好光景可以享受,如果投资人太早卖出,等到牛市结束时回过头来看,这将会十分遗憾。”其实,波顿也觉得想要踏准市场的节奏并不容易,因此需要更多的反向思维和持久耐力,只有这样,才能收获新兴市场的魅力。
构建“波顿模式”
将要进入耄耋之年的波顿对中国投资人的箴言并非信口雌黄,而是来自于在富达基金30年的投资经历所构建的“波顿模式”。
在投资上,波顿坦诚自己会用到许多彼得?林奇的投资方法,“亲自动手投资,会见投资目标公司,并深信如果你预期某种收益,你需先预期其股价。”也许这正是波顿亚洲之行的真正目的,正如波顿所说,“如果对这家公司不进行评估,很难保证它今天好,明天也好。我们很关注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好的管理者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在调研选股的问题上,波顿很赞同尼斯?陶布的观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功的职业投资就是一种剽窃游戏,你从其他人的投资意见中寻找到好主意,并且在最终寻找到的时候就疯狂地复制。”这样的做法,也不失为一种聪明的绕开最敏感地带的方法。
接下来,就要充分了解影响股票涨跌的因素,不仅要把握公司的积极面和消极面,也要关注市场拐点,这时,波顿更倾向于洞察市场历史的走势并善用技术分析的方法。
在富达基金,所有的投资管理办公室都设有专门的股价趋势图表室,这样的优势在于能根据股票近期的价格和历史信息推测出股价的走势。波顿曾经看好的法国电脑公司Axime,从估值角度上看,适合大举买入,但是从技术分析角度上看,却已经达到需求顶点,这使他对该股的操作变得谨慎。显然,波顿不会仅凭借一时冲动而做出投资决策,他需要慢慢酝酿直到有很大把握的时候才会出手。
在持有策略上,不同于很多投资者“买入并持有”的长期战略,一旦股票的价格已经充分反映其价值之后,波顿会立刻将其卖出,所以他每次的投资期限一般是一至两年,而这样的做法也能很好地规避市场风险。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曾经造访中国时所说,“如果你想把老鼠的尾巴砍断的话,不要一截截的砍,一下子砍掉就行了,长痛不如短痛。”在风险控制上,波顿也秉承这种风格,在他眼中,任何一个经济实体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公司中有不好的资产干脆卖掉。对于国家、公司乃至个人投资者来说,投资就有风险,有了风险把风险剥离即可。
“大家都买的时候我不买,大家都不买的时候我买,就相对抓住了机遇。”这正是波顿能将风险控制在收益之下的“杀手锏”,这和巴菲特“人们恐惧时我贪婪,人们贪婪时我恐惧”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正是利用这种基本面、技术面相结合的方式,加上谨慎的作风以及适时买入和抛售的逻辑,波顿找到了诺基亚,并在诺基亚成为世界移动电话巨头之前就持有这只股票;也找到了默西海港码头公司,几年时间该公司股价翻了10倍;更发现了一些独立电台公司,而收益颇丰。不得不说,这种逆向操作的手腕和捕捉“乡土奇葩”的能力对于波顿也是一种莫名的天赋,也正是这种天赋,使其1979年成立的“特殊情况基金”在28年中获得140倍以上的回报。
然而,投资就像一场机遇游戏,没有人能够一直成功。在“避开市场热点,寻找真正价值股”的逆向投资过程中,波顿也犯过错误,在1990年至1991年的经济衰退期,他管理的基金突然表现得很糟糕,还得被迫向投资者解释短期相对不利的原因;而他曾经买入的波利?佩克、蒙利等公司,也因某种原因成为了永远的垃圾。
尽管如此,波顿的态度甚是乐观,“无论如何,优秀的投资经理们都不应对失败过于敏感,遭遇失败是这个行业工作的一部分。”而波顿以多元化方式建立的投资组合最终也产生了“瑕不掩瑜”的效果。
慈善家与音乐家
卸下投资界的光环,波顿更愿意有家庭、慈善和音乐相伴。
“如果没有妻子萨拉的支持,今天的一切都不会发生”。所以,波顿很庆幸自己在西萨赛克斯郡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除此之外,在英国富达慈善基金会担任理事的那段日子,他对慈善产生了很大兴趣,波顿希望未来能将投资和慈善联系起来,为这个领域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
当然,波顿也希望在“至爱”的音乐中得到享受。实际上,他对于古典音乐的欣赏和创作更是有着特殊的天分,在他喜欢的CD中,有莫扎特的《女人心》、普契尼的《托斯卡》、马勒的《第二交响曲》等等。
更令人惊讶的是,波顿曾经在伦敦一家著名的音乐厅开过个人演奏会,还为女儿艾玛的婚礼亲自谱写“我的至爱”单曲,而这只单曲也被作为主打曲目,录入波顿今年8月发表的第一张个人音乐专辑中,在这张专辑中,不仅有圣诞颂歌,还有竖琴独奏和组曲,其中的一些曲目,常常被伦敦著名的圣保罗大教堂公开演奏。
世人曾经将波顿尊称为“欧洲的彼得?林奇”,那是因为他具有业绩为王的天赋,但是大概彼得?林奇却无法被世人称作“美国的安东尼?波顿”,因为彼得没有音乐上的天赋。
……
这位欧洲投资家此次的中国之行,带给中国投资人的投资告白,可谓字字珠玑。现在,波顿仍继续着为期三个月的亚洲之旅,在利用这个机会亲身感受真实亚洲之余,他更希望向富达基金亚洲团队传授过往“真经”,他这把富达国际总裁的交椅只能坐到今年年底,现在正是站好最后一班岗的时候。
新兴市场更有吸引力
2009年是一个动荡变换的年份。横亘在东西方之间的金融铁幕正在低迷中逐渐迎来先机,美股从今年3月份开始触底反弹之后又预期着第二波熊市,巨量资金从美元资产中抽离源源不断的流向黄金、石油以及新兴市场……从某种意义上看,当金融危机的余震驶向2009年底之际,今年也许是比较敏感而动荡的一环,而波顿也在这个时候正式感受亚洲。
在波顿眼中,发达经济体的增长会较以往有所放缓,而新兴经济体会显得更有吸引力,特别是中国,“在经济转入低增长阶段后,股票仍会较其他资产类别有更好的表现,但是股票的领涨板块会从周期性股票转为增长性股票,从发达市场转向新兴市场。”波顿说。
他近期在国外媒体的一篇专栏中也提到,“和发达国家依靠出口和商品增长不同的是,新兴市场由国内需求和投资所带动的相对增长,优势更大。”
很显然,当英国经济还在复苏的道路上爬行时,波顿却成为了新兴市场的粉丝。他的理由是,第一波牛市会带来很强劲的增长,相关公司的估值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西方世界的增长却十分有限,而像中国这样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将会非常突出。他建议,投资者应该把资金放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以及其他投资市场,而不能局限在欧洲或者美国。
在行业配置上,波顿的观点和国内众多基金经理们的看法也大相径庭。对于大宗商品和工业周期股比较谨慎,更青睐金融股、高科技股票、消费周期股票、价值性股票以及反周期类商品。
在当前的环境下金融股和科技股的含金量更高,对于波顿曾经管理过的“特殊情况基金”,现在仍有30%的头寸是金融股,持有量最大的是汇丰银行(HSBC),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BankofScotland)和莱斯银行(LloydsBankingGroup)。
谈及中国投资者,波顿略带遗憾地说,“中国投资人过于看重短期的涨跌,而中国股市未来还有几年好光景可以享受,如果投资人太早卖出,等到牛市结束时回过头来看,这将会十分遗憾。”其实,波顿也觉得想要踏准市场的节奏并不容易,因此需要更多的反向思维和持久耐力,只有这样,才能收获新兴市场的魅力。
构建“波顿模式”
将要进入耄耋之年的波顿对中国投资人的箴言并非信口雌黄,而是来自于在富达基金30年的投资经历所构建的“波顿模式”。
在投资上,波顿坦诚自己会用到许多彼得?林奇的投资方法,“亲自动手投资,会见投资目标公司,并深信如果你预期某种收益,你需先预期其股价。”也许这正是波顿亚洲之行的真正目的,正如波顿所说,“如果对这家公司不进行评估,很难保证它今天好,明天也好。我们很关注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好的管理者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在调研选股的问题上,波顿很赞同尼斯?陶布的观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功的职业投资就是一种剽窃游戏,你从其他人的投资意见中寻找到好主意,并且在最终寻找到的时候就疯狂地复制。”这样的做法,也不失为一种聪明的绕开最敏感地带的方法。
接下来,就要充分了解影响股票涨跌的因素,不仅要把握公司的积极面和消极面,也要关注市场拐点,这时,波顿更倾向于洞察市场历史的走势并善用技术分析的方法。
在富达基金,所有的投资管理办公室都设有专门的股价趋势图表室,这样的优势在于能根据股票近期的价格和历史信息推测出股价的走势。波顿曾经看好的法国电脑公司Axime,从估值角度上看,适合大举买入,但是从技术分析角度上看,却已经达到需求顶点,这使他对该股的操作变得谨慎。显然,波顿不会仅凭借一时冲动而做出投资决策,他需要慢慢酝酿直到有很大把握的时候才会出手。
在持有策略上,不同于很多投资者“买入并持有”的长期战略,一旦股票的价格已经充分反映其价值之后,波顿会立刻将其卖出,所以他每次的投资期限一般是一至两年,而这样的做法也能很好地规避市场风险。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曾经造访中国时所说,“如果你想把老鼠的尾巴砍断的话,不要一截截的砍,一下子砍掉就行了,长痛不如短痛。”在风险控制上,波顿也秉承这种风格,在他眼中,任何一个经济实体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公司中有不好的资产干脆卖掉。对于国家、公司乃至个人投资者来说,投资就有风险,有了风险把风险剥离即可。
“大家都买的时候我不买,大家都不买的时候我买,就相对抓住了机遇。”这正是波顿能将风险控制在收益之下的“杀手锏”,这和巴菲特“人们恐惧时我贪婪,人们贪婪时我恐惧”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正是利用这种基本面、技术面相结合的方式,加上谨慎的作风以及适时买入和抛售的逻辑,波顿找到了诺基亚,并在诺基亚成为世界移动电话巨头之前就持有这只股票;也找到了默西海港码头公司,几年时间该公司股价翻了10倍;更发现了一些独立电台公司,而收益颇丰。不得不说,这种逆向操作的手腕和捕捉“乡土奇葩”的能力对于波顿也是一种莫名的天赋,也正是这种天赋,使其1979年成立的“特殊情况基金”在28年中获得140倍以上的回报。
然而,投资就像一场机遇游戏,没有人能够一直成功。在“避开市场热点,寻找真正价值股”的逆向投资过程中,波顿也犯过错误,在1990年至1991年的经济衰退期,他管理的基金突然表现得很糟糕,还得被迫向投资者解释短期相对不利的原因;而他曾经买入的波利?佩克、蒙利等公司,也因某种原因成为了永远的垃圾。
尽管如此,波顿的态度甚是乐观,“无论如何,优秀的投资经理们都不应对失败过于敏感,遭遇失败是这个行业工作的一部分。”而波顿以多元化方式建立的投资组合最终也产生了“瑕不掩瑜”的效果。
慈善家与音乐家
卸下投资界的光环,波顿更愿意有家庭、慈善和音乐相伴。
“如果没有妻子萨拉的支持,今天的一切都不会发生”。所以,波顿很庆幸自己在西萨赛克斯郡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除此之外,在英国富达慈善基金会担任理事的那段日子,他对慈善产生了很大兴趣,波顿希望未来能将投资和慈善联系起来,为这个领域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
当然,波顿也希望在“至爱”的音乐中得到享受。实际上,他对于古典音乐的欣赏和创作更是有着特殊的天分,在他喜欢的CD中,有莫扎特的《女人心》、普契尼的《托斯卡》、马勒的《第二交响曲》等等。
更令人惊讶的是,波顿曾经在伦敦一家著名的音乐厅开过个人演奏会,还为女儿艾玛的婚礼亲自谱写“我的至爱”单曲,而这只单曲也被作为主打曲目,录入波顿今年8月发表的第一张个人音乐专辑中,在这张专辑中,不仅有圣诞颂歌,还有竖琴独奏和组曲,其中的一些曲目,常常被伦敦著名的圣保罗大教堂公开演奏。
世人曾经将波顿尊称为“欧洲的彼得?林奇”,那是因为他具有业绩为王的天赋,但是大概彼得?林奇却无法被世人称作“美国的安东尼?波顿”,因为彼得没有音乐上的天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