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犯错怎么办?

  • 来源:经理人
  • 关键字:领导者,犯错
  • 发布时间:2012-09-25 15:17

  文过饰非不可取,知错善改赢人心

  美国联邦调查局前局长刘易斯·福瑞琦曾就宾州娈童案丑闻写过一篇详尽的调查报告,其中最令人震惊的内幕是4位大学高级官员为了避免丑闻对学校声誉造成负面影响,进而隐瞒了橄榄球教练杰瑞·桑达斯基虐待儿童的罪行达19年之久(1998~2011)。

  如果宾州在1998年就将桑达斯基绳之以法,那么公众反而会认为此举是为了保护受害者,从而令该大学的威望提高。令人遗憾的是,他们选择了隐瞒和包庇,使得该校的名声一落千丈。

  和上述案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在面对公司最近的巨额交易亏损时,主动及时地承担责任。他声称:“这次过错是愚蠢且令人震惊”。这样,即使他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受到了严重的抨击,但是他的信用得以保全,而且摩根大通也减轻了未来的风险。

  什么导致领导者不愿认错?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领导者不能勇于及时承认错误、反而不断地文过饰非呢?

  许多领导者都想为自己塑造一个完美的形象,以至于他们不愿意承认错误;许多外部环境也都要求他们完美无缺,但实际上人无完人。如果他们能够理性思考并咨询他人的意见,就会明白不管事实多么糟糕,承认事实才是上策。因为纸包不住火。更重要的是,及时认错并改正,可以避免错上加错。也许有人会认为掩饰也是出于维护公司利益的需要,但实际上,这种行为的后果要远比及时承认错误严重得多。

  当领导者不断成功,声望也与日俱增的时候,他们就会认为自己的形象应当完美无缺。这样就最终导致他们没有勇气承认错误;或者他们会把自己和组织混淆,认为“我就是组织”。

  这种想法注定会导致个人行差步错,通常也会将企业带入歧途,会让企业失去公众的信任。尤其是当多位领导人同时出现问题,并且蒙蔽公众时,负面影响会更加严重。

  改善领导者培养和选拨机制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企业在任免领导者时,不仅要考察其个人能力,更要注重其对组织的责任心、其在关键时刻的表现。要有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制度来保证他们时刻谨记对组织的责任。

  培养新一代领导者需要相应的规划程序。这要求他们有内在的责任感、品行正直、正确认识领导职位的意义,并且要求他们承认自己的不完美,但依然会尽全力帮助他们的组织。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培养他们勇于承认错误和公开自己行动的勇气。当然,这并不能阻止所有问题的发生。但是,能使问题最小化并重塑领导者的信任度,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注:本文来自《Knowledge at Wharton》,由《纽约时报》和Grand China Publishing House提供中文简体字版权。

  ■文/Bill George哈佛商学院管理学教授、美国美敦力公司前主席兼CEO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