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成本测算将有标准可依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软件成本测算
  • 发布时间:2012-10-11 09:22

  9月18日下午,北京市地方标准《软件成本测算规范》标准起草组筹建工作启动会在北京举行。当天,北京市经信委的相关领导和该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和北京软件行业协会过程改进分会,以及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和北京市数百家相关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据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过程改进分会首席度量专家王海青介绍,软件成本测算难存在已久。经过过去几十年软件开发技术的演进,软件逐步走向流程化和规范化,但时至今日软件开发依然是一个高度依赖个人创造力和组织的项目管理能力的工作,而个人能力和组织能力都缺乏一个客观的标准,这就决定了软件成本测算存在相当大的随意性,大多数时候是依据企业自己的经验。然而,无论是对企业自己还是管理者政府部门而言,准确的软件成本测算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要对政府主导的信息化项目进行管理,其中必然涉及到项目的预算,这是需要对项目的开发成本有一个相对准确的估算,而不是仅仅凭经验。”北京市经信委软件与服务业处处长姜广智表示。

  据姜广智介绍,从政府角度出发有两大需求,其一是由于缺乏相关标准,以政府为采购主体的项目如果没有指导性的采购价格,仅靠供需双方很难量化采购定价标准,最终会导致采购预算决策难;另一个需求体现在,针对北京市信息化项目中以价格为基础的单一标准很难真正让信息化项目切实有效地执行,还有可能造成以价格为参考的恶性竞争易于出现。

  对企业而言,这个标准同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相对准确的软件开发成本估算可以更准确编制项目预算;另一方面,可以参考同行的经验发现自己企业的不足,进行改进,以提高开发效率。而对于以从事软件交易为主要业务之一的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而言,这个规范的推出有助于规范软件的交易行为。

  “软件交易需要有一个基本的价格判定,来指导客户定价以及购买,而不能仅仅靠双方的协商,这有助于规范软件交易的行为。”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总裁胡才勇介绍说。

  “当然,不能指望完全据此来规定软件的交易价格。”胡才勇解释说,这个规范只是对软件成本进行估算,而不是对市场交易价格进行规定。“实际上,这个测算出来的成本只是相当于经济学中的价值,最终的交易价格还是由市场决定的。”

  据记者了解,在国外软件成本测算的相关标准模型和法规亦相对成熟。比如,美国、澳大利亚、芬兰、荷兰、韩国、日本等很早就在成本度量领域开展研究。早在1989年,韩国政府便开始每年发布《韩国软件成本估算指南》,用于指导国内政府信息化采购,日本则在2003年就建立了国家软件项目基准数据库,并每年发布《日本软件开发项目白皮书》,指导国内软件成本度量,而目前国内在该领域仍处于追赶阶段。

  根据工作组的计划,作为北京市地方标准的《软件成本测算规范》草案起草工作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完成,随后将进入审批阶段。如果该草案最终得到审批,就意味着北京市的软件成本计算即将有规范和标准可依,而从长期看中国的软件成本测算将有望结束企业“自说自话”的历史,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

  本报记者 邹大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