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需要大心脏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英特尔,云计算,超极本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10-18 11:04
21世纪头10年,我们感到金融、石油危机带来的紧迫感,也感到了云计算、基因技术等产业革命带来的兴奋感。进入新的10年后,这两种感觉交织在一起,带来了更多变革的味道。
从2010年起,英特尔在不同场合更多地提及对于今后10年社会变化的展望。不管是来自海外还是中国本土的英特尔高管们,众口一词地说当前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个性化互联网时代,各种层出不穷的智能互联设备,将带来激动人心的增长机遇。
在机遇面前,英特尔准备好了吗,找到自己的机会了吗?9月11日~13日,2012年秋季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在旧金山召开,透过一系列的主题演讲、产品展示、技术解析,我们仿佛听到英特尔说,“我有一颗大心脏”。
定义新一代数据中心
当前各种智能互联网设备的兴起,带来了大量的新兴应用,也推动了系统背后的数据中心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数据中心及互联系统事业部总经理柏安娜在IDF上表示,预计到2015年,接入互联网的各种设备将会多达150亿台,它们产生的数据将会达到4.5ZB。这一爆炸性增长预计将会给行业带来众多机会,并伴随着大量IT挑战。
为了满足当前这些变化带来的需求,当今的数据中心必须提供更出色和更快速的连接能力,更智能与创新地增加更多服务和存储更多数据。与此同时,种种大数据分析工具和高性能计算工具的推出,让IT部门有更多机会提升自身的战略价值。
2011年下半年和2012年上半年,英特尔至强E7和至强E5处理器相继面世。在本次IDF上,柏安娜介绍了会在2013年面世的E5和E7的升级产品,两者都将采用22纳米制程技术、配备3-D三栅极晶体管。
在IDF召开期间,开放数据中心联盟(ODCA)也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联盟会员的云采用率比先前的预估数值高了15%。在接受调查的会员中,超过一半的会员希望将40%以上的IT工作放在私有云中开展,同时有25%的会员希望将超过40%的业务放在公有云中处理。ERP、人力资源、财务以及销售和市场营销是推动会员快速采用云技术的主要应用。
作为ODCA的技术顾问,为了满足当前市场中对于计算应用的种种需求,英特尔在本次IDF上宣布推出英特尔云搜索(Intel Cloud Finder)计划,以提高搜索和选择云服务提供商的速度。“现在,虽然许多IT决策者渴望利用云计算的优势,但选择云服务提供商并非易事。英特尔云搜索计划可借助丰富的在线工具和资源,缩短冗长的搜索流程,并分享有关部署公有云的最佳实践和战略信息,从而简化整个过程。英特尔通过与领先的云服务提供商紧密合作,确定了多项重要标准来对其服务进行全面评估。这些标准包括安全性、易用性、质量、可用性、技术以及提供商产品的具体业务功能等。英特尔云搜索在IDF上宣布上线,并向公众开放,以支持企业 IT 决策者使用信息进行研究、比较,并购买公有云服务。”柏安娜说,两年前,英特尔宣布推出英特尔云构建计划,更多的是致力于为希望加快部署云基础设施的客户提供参考架构。今天,英特尔云搜索的推出,为前者提供了重要补充。这些在线资源和工具相互配合,将能够为企业IT决策者提供必需的信息,支持他们将部署私有云或公有云服务纳入到IT日程之中。
据悉,目前已经有13家云服务提供商加入了该计划,其中包括Applied Innovations、Atos、Dimension Data、Expedient、GoGrid、Joyent、MetaScale、NaviSite、QTS、Rackspace、Savvis、SoftLayer、Tier 3和Virtustream。
此外,柏安娜表示,高性能计算(HPC)也是英特尔在新计算时代的重点。亚马逊就利用基于英特尔至强E5处理器的服务器,在云计算平台中为大数据分析提供HPC服务,美国德克萨斯先进计算中心也部署了全球第一套采用至强融核产品的高性能计算系统。
“HPC的不断发展,也让数据中心需要新的创新以满足瞬息万变的需求。为此,英特尔今年推出了兼容x86编程模式的至强融核协处理器,作为至强E5处理器的重要补充,融核产品可以大大提高HPC集群的灵活性。”柏安娜说,“当前网络架构的整合由于可以扩展带宽、降低功耗和提高系统密度,将确保数据在云和HPC工作负载中可以自由传输。 通过收购Cray、QLogic,英特尔将通过网络架构技术创新和CPU 平台整合,从容应对这一挑战。英特尔目前已开始发运收购自Qlogic并专为HPC优化的QDR HCA和交换机系统。”
驾驭大数据
在IDF的主题演讲中,英特尔首席产品官浦大地专门介绍了一台已经在南美市场投入使用、配备酷睿i7处理器的智能零售终端。这台设备不但可以通过显示屏幕展示货品的特性,消费者还能通过高清摄像头和46英寸触摸屏将购物的图片发送给朋友,它还可以连上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匿名视频分析系统,通过摄像头抓取并统计分析购买人的行为,以提高产品的营销效果。
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在自己的业务中引入这样的智能系统,这些系统不但能够为企业收集大量数据,自身也会产生大量数据。通过分析这些大数据,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业务效率、改善生产力并创造新的创收服务,同时为消费者带来全新、出色的体验。
但是企业在开发联网设备时需要使用来自不同制造商的专有组件,经常会导致安全性和可管理性功能损失。这些设备在相互连接和与云连接的过程中会生成大量数据,但由于以上功能的缺失,导致它们很难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对于系统用户,这种开发方式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金,并要求他们投入专门的资源来设计和验证一系列硬件和软件需求。为此,英特尔智能系统框架建立了一整套解决方案,将显著缩短智能系统实现硬件和软件集成所需的开发时间。该框架为积极构建解决方案的生态系统,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开放平台,将有助于满足当前碎片化市场的需求。
“该框架包含一系列不断演进并具备互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旨在通过一致、可扩展的方式,为不同设备提供连接性、可管理性和安全性。它将能够消除集成硬件和软件的需要,让用户可以有更多时间来挖掘智能系统中存在的宝贵数据。”柏安娜说,“英特尔智能系统框架包含多个基于英特尔架构并经过基准验证的组件,其中包括连接性、可管理性、安全性,以及所收购的迈克菲和风河在软件方面的专长。”
在IDF现场的技术展示区,有三个来自英特尔中国团队的展台,其中一个就是关于大数据的。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英特尔软件与服务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何京翔告诉记者,在大数据、OpenStack等方面,英特尔中国团队都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结果。据悉,目前中国联通、海康威视等机构已经采用了英特尔Hadoop发行版来解决其面临的大数据问题。
软件让改变加速
在大部分人的脑海中,英特尔就是一个很“硬”的企业,产品除了处理器还是处理器。殊不知,英特尔还有一个万人规模的软件团队。其实从英特尔更加注重提升用户体验,而非一味追求产品性能开始,就使得英特尔软件部门的使命发生了变化,从低调逐渐走向前台。
当前,软件和硬件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一项技术从出现到交付给用户,其实就是自上而下地推动用户体验的过程。用户体验已成为软硬件设计中的重要要素。
根据英特尔自己的愿景,计算技术的目标就是将每个人的生活相连接并使之越来越丰富。从小如硬币的凌动SoC系统,到云计算中心背后的至强服务器;从触摸屏、电池续航时间到数据安全、云计算,技术驱动着新的用户体验和期待,软件生态系统正面临着各种机遇与挑战。
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软件与服务事业部总经理詹睿妮在主题演讲中特别提到了“透明计算”的概念。詹瑞妮表示,根据最新的市场调查显示,76%的移动应用寿命不超过3个月。同时,消费者希望能在不同终端之间实现个人数据、应用的无缝连接。因此,开发人员都希望只编写一次代码,即可运行在多个平台上。但是,受到当前实际情况的限制,软件开发人员不得不在市场覆盖率、追求创新或保持赢利之间进行取舍。“英特尔的目标就是通过提供英特尔跨平台软件工具,来帮助软件开发人员实现每一个应用的最佳表现。”
对于“透明计算”的未来,詹瑞妮认为这一愿景必须通过“开放式”的开发生态系统才能实现。“通常,开发人员都希望只编写一次代码,即可运行在多个平台上。但是,目前这些环境的管理者并没有提供激励机制,以支持跨平台应用的开发。英特尔认为,HTML 5是应对跨平台挑战的一种解决方案。”
采访手记
英特尔的DNA
在英特尔位于硅谷的办公大楼一层有一个“英特尔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不大,刚刚进行了装修。和很多国内企业喜欢摆放国家领导人题词一样,英特尔也没能免俗,在博物馆的显著位置摆放了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来公司参观的介绍,以及专门为他制作的工作证。当然,博物馆主要还是介绍了英特尔走过的40多年历史,摩尔定律的介绍摆放在了展室的中央位置。
业界对于摩尔定律的挑战或质疑已经非常多,记者认为,受到挑战和质疑都是正常的,每个事物都是有其历史使命的。现在,摩尔定律是英特尔自身的一种精神,它像一条鞭子,每时每刻鞭笞着英特尔向前进。
所以每一次质疑,往往都会在英特尔新一代产品的面世后偃旗息鼓,但是不久又会有新的质疑浮出水面。也正是在这种此起彼伏的质疑中,英特尔的产品不断前行。就像IDF曾经的一句口号所说:“没有未来先知,只有意想不到。”
与其说摩尔定律是一条半导体制造或信息技术方面的经验法,倒不如说它代表了英特尔的DNA,是其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其自身对科技创新的一种诠释。(文/汤铭)
链接
超极本的新价值定位
在本次IDF上,形态各异的变型超极本绝对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用英特尔相关人士的话说,能翻转、能折叠、能分拆的各种变型设计,不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是要通过变型来满足用户不同的应用体验。
虽然英特尔对超极本制定了一些硬件上的指标,不过英特尔更想看到的是其应用上的变化。但是目前受制于产品的性能,英特尔最初的超极本“Always connected”设想还是打了折扣。
不过英特尔首席产品官浦大地表示,随着英特尔在明年推出新一代处理器HasweIl,“Always connected”将会成为现实。Haswell是一款采用22纳米技术生产,并有全新内核架构的产品,浦大地对其最简单、最直白的描述就是“两倍的性能、一半的功耗”。
据悉,Haswell具有特殊的“Active Idle”模式,它介于工作和休眠状态之间,能够让超极本具有目前手机一样的功能,即便在屏幕没有点亮的情况下,也能运行某些应用,例如网络的连接。有了这样的功能,超极本就能真正实现“Always connected”的状态,从而有望实现某些现在看来还不能成为现实的应用,开启全新的移动计算创新体验。(文/汤铭)
本报记者 汤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