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架过后 有我没你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约架,电商大战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11-02 17:15
8月电商大战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随着“双11”的临近,电商之间的火药味已经越来越浓。毕竟2011年淘宝“神棍节”一天52亿元的销售额,是谁也无法忽视的。
这一次,战场上的主角是淘宝和京东。
二选一 商家受夹缝之痛
有了2011年的巨大成功,2012年的光棍节绝对不会是淘宝一家的饕餮盛宴。多雄逐鹿的暗战态势已经在距“双11”还有一个多月时悄悄上演,其中以淘宝和京东的动作最大。有关人士透露,双方为了备战双11,皆放出狠话。淘宝小二放出话说:“如果商家在京东的商品不下架,并参加了京东此次活动,双11便会拒绝商家参加,而且今后阿里巴巴旗下的所有资源都不再提供给商家。”同时,京东也放出话来:“不参加活动的商家,京东店铺就要被封。”
在这场看似闹剧的背后,双方的“梁子”早已结下。今年6月18日本是京东的店庆日,淘宝天猫却推出抢红包活动,一下子抢了京东的风头。因此,为了抢夺由淘宝开创的双11光棍节,京东早已做出部署。据了解,京东商城与平台上的商家于10月10日正式发起了为期一个月的“沙漠风暴”秋季促销活动,期间买300送1000东券,“东券”在11月即可使用,此举剑指何方不言而喻。
不过也正是由于京东的这一举动,挑动了淘宝的敏感神经,才有了上面的互放狠话。据了解,近日已有一些商家退出京东商城,对此,京东官方做出回应:“此次活动中选择下架及暂停发货的商家实则是受到‘友商’的威胁从而自行操作的,并非京东所为。”阿里方面则否认了让商家“二选一”的传闻,称更多的是对商家服务方面加强要求。
对商家来说,促销原本是欢天喜地的事,却由于平台商的纷争,致使在今年双11还未到来之际,已深受夹缝之痛。本该在大促销中名利双收的局面,却演变成平台更多、选择更多,难觅寄生之处。
寡头垄断 电商行业待规范
为商家提供服务的平台商,原本应该拼的是服务水平和吸引流量的能力,但如今不仅各种苛捐杂税多之又多,甚至还愈演愈烈,在大促的关键时期,逼迫商家被动做出平台选择。
现今在网上开店,要想获得更多推广资源,扣点、保证金、促销费用等原本在传统零售渠道的一套,被原原本本地照搬到了网上。据在天猫、京东和淘宝都有开店的卖家透露,天猫商城要收取销售额5%的扣点,此外推广费用约为销售额的10%,保证金则在10万元以上,如果没有完成销售额就会被扣款;京东的扣点额则高达13%左右,但推广费用较少。综合来说,电商渠道的费用已占到销售额的近20%。
此外,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B2C市场中,天猫份额为53.3%,京东商城17.2%,两者合计已经超过70%。在这种绝对垄断的市场环境中,商家是没有任何发言权和决策权的。这也就意味着,这个游戏的规则由平台商来制定,人家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商家只有做陪的份。
纵观我国的电子商务市场,由于早期为了尽快推动整个行业的高速发展,不管从政策层面还是监管层面,都给予了足够的支持和宽松。但如今,B2C行业正进入新一轮混战,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平台商及商家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实现更好的赢利。因此,平台商们现在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平台管理及运营、如何高效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以及提高物流配送能力等方面,而不是逼着商家大打价格战,以及运用手段逼迫商家退出竞争对手的平台。
链接 应从政策层面对电商加强监管力度
有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里,京东、天猫、苏宁易购等国内电商平台均出现大幅流量下滑,其中京东、天猫、淘宝的流量平均比今年“五一”期间减少1/3左右,而国美旗下的库巴网以及苏宁易购等平台的流量也低于“五一”节假日。
有消息称,其原因之一为京东等国内电商已接受监管部门调停,不得主动向对手挑起价格战。目前,京东、苏宁等内部人士均对外证实了部分电商价格战受到监管部门调和的情况。由此,在“十一”假期内,国内电商出现了集体失声的现象,除常规的赠券、返现等手段外,并无太大宣传力度。
受到8.15电商战中出现的虚假促销,以及发改委对这次电商大战参与方的处罚的影响,消费者已经对电商们推出的各类促销活动失去信任。据了解,在8.15事件后,各大电商平台流量均有所下降,但国美、苏宁的实体门店却从9月开始,销售比上半年有了明显的环比提升,黄金周期间也实现同比单店收入的正增长。
因此,不管是早前的价格战,还是现在的二选一,电商平台的竞争必须建立在良性发展的前提之下,不然在失去网购者的信任后,商家也会失去信心四散离去。
随着电商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不管是对商家的虚假促销、恶意提价还是对平台商的资质审核、服务监管都需要有关部门投入更多的精力,帮助整个行业进入良性发展的竞争环境,只有这样做,才能实现网购者、卖家以及平台商的三方共赢。
基于此,在不久前《商务领域标准化管理办法》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副司长王德生表示,目前商务部已经出台《电子商务模式规范》和《网络交易服务规范》等标准。商务部将加大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相关标准的制定力度,比如已经列入制定计划的《网店信用评价指标》、《网络团购企业管理规范》、《网络团购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和《电子商务营销运营规范》等。
正如国美总裁王俊洲总结的那样,良性竞争必须建立在三个前提之上:持续盈利能力和服务能力够强、采购能力和促进产业链共赢、保护消费者利益。它绝不应该是单纯地为了低价、为了打倒竞争对手而进行的恶性竞争。(文/陈巍巍)
本报记者 陈巍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