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噱头难以为继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3D,智能电视,云电视
  • 发布时间:2012-11-02 17:24

  最近一年来,如果你到苏宁、国美等电器卖场中销售电视的区域闲逛,会发现铺天盖地的都是“3D”、“云电视”、“智能电视”等的宣传。

  “加一个无线键盘鼠标,智能电视就像一个大屏的平板电脑了。”卖场的工作人员这样向消费者介绍。某品牌电视的销售人员对《计算机世界》记者说,“现在智能电视的销路不错,特别是很多年轻人购买。智能电视的热度已经超过了前段时间热炒的‘互联网电视’。”

  国内的“互联网电视”是指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连接至互联网,观看内置程序中的影音资源,但用户不能自行安装程序。而卖场销售口中的这些“智能电视”,是指预装了Android或其他智能操作系统,可以像平板电脑一样通过互联网看新闻、听音乐、看电影。

  体验不佳

  智能电视在重复着智能手机的老路。

  据记者了解,国内的电视厂商基本都选择预装Android的操作系统,应用商店及应用程序也沿用了Android 手机及平板电脑的资源。虽然内置了专门针对电视屏幕尺寸的应用,但仍属于少数。有网友表示,很多应用的操作方式并不适合电视机。“现在智能电视所做的仅仅是将这些软件安装后运行而已,只能说是做做样子。”

  相比之下,三星使用的是其自行研发的Bada操作系统,应用市场也是三星自身的,目前应用数量在300个左右。当然,也有部分新颖功能是智能电视特有的,比如,三星某款高端机型在电视顶端内置摄像头,可以用手势操作浏览网页,也可语音切换电视频道等。但目前这几项功能只能在少数产品中实现。

  “其实应用再多也不一定经常用,买电视主要还是看电视剧或电影,现在家里将宽带提高到了6M,看高清足够用了。”消费者刘女士这样告诉记者。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生在新浪微博上表示,“电视机目前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多样化,智能电视、网络电视、3D电视、云电视等噱头有很多,大都是抓住一个特点大做文章,这对于电视机发展是很好的尝试,但最终会得到融合,提供给用户最简便的应用。如果看不到这一点,一味剑走偏锋,未来很难持续。 ”

  另外,目前智能电视的价格还普遍较高。例如,47英寸智能电视的价格都在七八千元以上,55英寸的国产品牌智能电视价格在万元以上,中外合资的品牌价格更是接近两万元,比同等尺寸普通LED电视的价格高了几千元。

  跨界战争

  生产电视再也不是家电厂商一方的事情了。

  虽然目前市面上的智能电视多数都还是海信、TCL、三星等传统电视厂商生产,但在技术、内容上都与IT、互联网的企业有着紧密的合作。

  不久前,乐视网继发布机顶盒之后又推出了“乐视超级TV”,正式进军智能电视市场。近日,有消息称小米科技也将在10月份推出其网络机顶盒。PPTV副总裁、多终端事业部总裁单晓蕾在2012互联网大会上对《计算机世界》记者表示,未来要打造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PC端以及电视等围绕消费者需求的“多屏互动”。

  Gartner资深分析师Michele Reitz日前在台北表示看好智能电视的发展。“智能电视未来几年将快速成长,2013年的渗透率可达50%。”Gartner预估,2013年时平板电视出货量可达约2.25亿台,智能电视的出货量可逾1亿台,到2016年有望超过8成。

  营销学中有数据显示,屏幕越大,可获得的广告市场也就越大。有业界人士认为,随着智能电视的普及,这块大屏幕或许可以成为视频网站扭亏为盈的契机。

  越过一定边际之后,清晰度对于用户来说就不那么重要了。

  本报记者 王一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