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odle 涂鸦的极客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Doodle,涂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12-26 09:58
Jennifer Hom在罗德岛设计学院上学时,从来没想到自己会加入Google,因为“这是一家属于工程师的公司”,而她是一个整整4年都在作画的艺术学生。
“幸运的是,他们喜欢我的画并联系了我。”Jennifer现在是Doodle团队中惟一一位亚裔女性设计师,她的作品也由纸上搬到了Google的首页上——是的,就是你经常看到的那些奇特的LOGO,比如中国七夕节的纪念LOGO。
正如Jennifer所说,在一个“代码林立”的公司,专注美感设计的Doodle团队就是一种特别的存在——或者说,另一种意义上的“极客”。
即兴业务
Google的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最先应用了“Doodle”这一概念。1998年的某一天,他俩要去内华达沙漠参加火人艺术节。为了告诉用户他们外出旅行了,公司“暂停歇业”,两位极客就在Google第二个“o”上画了一个高举双手的单线条人。
这显然是一个“即兴”的决定,只是为了“更有趣”,然后Doodle就成了Google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然,随着Google的规模以及Doodle的出镜率日益增长,Jennifer和她的团队必须在专业性上有所建树。目前一个Doodle的出炉至少包含了创意、调研、草图、反馈、发布5个步骤——如果有交互需求的话,则会增加工程编码环节——这将把Doodle的制作时间从常规的4周提升至4~6个月。
技术演绎
在设计有交互环节的Doodle(例如可以弹吉他的Doodle,以及伦敦奥运会期间一系列小游戏)时,Jennifer必须依靠团队中工程师Kristopher Hom的帮助,因为要实现这些看似简单的功能,有时需要大量的代码支持。
“我们把Doodle作为一个推行浏览器技术的平台,在上面实现各种有趣的设想。”Kristopher介绍说,以前创作Doodle时会考虑兼顾各种老版本的浏览器。但是现在随着浏览器功能不断升级,他们开始尝试使用HTML5等新兴技术。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几乎每个使用Google的人都会注意到最近Doodle不但是艺术设计,而且更加好玩了。这使得Google在品牌影响力得到巩固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隐形“福利”——作为他们力推的网页标准,HTML5为更多的开发者和用户所认知,得到了大力推广——你没理由不对这些小玩意背后的原理产生好奇。
本报记者 王哲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