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妒英才叹早逝 乡土文学犹垂香 探刘绍棠北京故居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刘绍棠,文学,故居
  • 发布时间:2013-02-18 15:13

  刘绍棠是我国当代乡土文学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家,被誉为“大运河之子”,他1936年2月29日诞生在北京市通州的一个小村庄,今年是他诞辰77周年。刘绍棠13岁就以“神童作家”的美名登上文坛,备受文化界和读者的关爱。不料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蒙受了20余年的冤屈与磨难。新时期的到来,刘绍棠再次焕发出青春活力,写出数百万字的乡土小说。刘绍棠一生都生活在北京,北京见证了他大起大落的悲喜人生。

  其人:

  刘绍棠(1936-1997),中国著名作家,北京市通州区儒林村人。他幼年成材,13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是50年代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刘绍棠四十余年文学生涯,历经坎坷,矢志不渝。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思想,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著有《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现已出版5卷)。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敬柳亭说书》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奖。《蒲柳人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蛾眉》获全国短篇小说奖,《黄花闺女池塘》获90年代优秀小说奖。

  大运河畔的童年生活

  刘绍棠出生在通州区大运河畔儒林村一户普通的农家,儒林村在通州东南部,大运河东岸的沙滩上,形成于清朝初年。村名“儒林”,并不是因为村中出过儒学大师或著名学者,恰恰相反,贫困的小村几百年也没出过一个有学问的人。

  刘绍棠从小就出奇的聪明。当时村里有一个小饭铺,开得很红火,却一直没有名字。一天,饭铺老板请了外村两个教书先生给饭铺起名。两人酒足饭饱后抓耳挠腮仍想不出好名字,这时在门口玩的刘绍棠突然说:“李白有诗‘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就起名‘柳香居’吧!”两个先生和店中人都极为惊讶。后来饭铺正式起名“柳香居”,还请人写了匾额。这一年春节,刘绍棠又为饭铺写了对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金运河银运河,金银运河运金银”,这一年刘绍棠不满7岁。几十年过去了,刘绍棠儿时编写的这副对联,仍作为村史中的佳话,被传诵着。

  幼年便显现非凡的写作才华

  10岁时刘绍棠便离开儒林村,外出求学。1948年的夏天,他以全满分的成绩考入名校北平市立第二中学。刘绍棠在二中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也迎来了自己文学生涯的开始。1949年10月的一份《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刘绍棠反映本校学生生活的微型小说《邰宝林变了》,接着他一发而不可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连续发表了二十几篇短篇小说。

  1951年春,小有名气的刘绍棠初中还没有毕业就被借调到河北省文联,在《河北文艺》编辑部做编辑。河北作协在半年后又将他送到通州潞河中学读高中,他高一发表的小说《青枝绿叶》被叶圣陶先生编入了高二的语文课本。

  这个13岁步入文坛,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文学神童,之后连续发表了小说《红花》、《摆渡口》、《大青骡子》等作品。

  考入北大却退学

  1954年9月,18岁的刘绍棠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他是儒林村的第一个大学生,而且进了中华最高学府,全村的父老乡亲为他骄傲。未名湖的湖光塔影,图书馆的丰富藏书,老教授们的渊博学识都让他着迷,但不久刘绍棠发现中文系的许多课程设置对他的小说写作帮助不大,大学的系统学习与他的文学创作不是一个路子,他更渴望投入火热的生活,去写他熟悉的乡亲们。经过冷静思考,他写了退学申请,在北大学习了一年后,正式从北大退学。

  退学后,刘绍棠专心写作,很快出版了长篇小说《运河的桨声》和《夏天》。1956年春,20岁的刘绍棠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作协中最年轻的会员。

  但是,1957年风云突变,3月份,刘绍棠被错误地划为“右派”,1961年11月,刘绍棠被摘掉了“右派”帽子。因为他原本就是专业作家,无公职,不拿薪金,摘帽之后仍无公职、无薪金,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重新发表作品也很困难。刘绍棠决定再次回到大运河畔的故乡,回到儒林村后,在极为困难的政治环境下,先后完成了《地火》等三部长篇小说的初稿。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作为乡土作家的刘绍棠在衣着方面也透露着“乡土”的气息。1982年秋,北京作协的四位作家:刘绍棠、邓友梅、从维熙、张志民应邀赴东欧进行外事文化交流活动,这是刘绍棠平反后第一次出访。

  工作人员在光明胡同接上刘绍棠前往机场,四位作家在候机楼准备登机。当时其他三位都是西装笔挺,皮鞋锃亮,尤其是邓友梅还在白衬衫的领子下边系了一个用尼龙绳串着的玉坠;再看刘绍棠,一身藏青色的中山服,脚蹬内联升的千层底布鞋,虽说令人注目,但时下正是西装热,大有不合时宜之嫌。

  20天后,四位作家出访归来,刘绍棠滔滔不绝地跟工作人员讲国外见闻,其中提到了他的中山装和布鞋:“我这身中山装在异国的大街上特别引人瞩目,好多老外常常驻足观望。尤其在南斯拉夫的文艺座谈会上,见到了曾经因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而走红的男主角,他夸我是地道的中国人。谈到我脚上穿的布鞋,他说他来中国时,还特意到大栅栏的内联升买了好多双千层底布鞋,送给亲朋好友。”他不无幽默地接着说,“难怪在大街上有好几次拦住我的老外要用崭新的皮鞋换我的布鞋。早知如此我不如多备几双布鞋,换几双好皮鞋了。”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刘绍棠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光明胡同中的刘绍棠故居

  1957年夏天刘绍棠买下了西城光明胡同45号院。要说买房的初衷,还得从他结婚说起。

  据报载:“上高中时刘绍棠就与同学曾彩美一见钟情,很快发展成恋人关系。上世纪50年代人们结婚较早,从北大退学后,在家人催促下,1958年8月刘绍棠与曾彩美结婚。当时刘绍棠的父亲在前门鲜鱼口玄帝庙胡同租了三间小房,全家九口人都住在那里,再加上新婚的刘绍棠夫妇,实在是挤不下了。刘绍棠曾向团中央、中国作协等申请住房,一时又难以解决,为解燃眉之需,在朋友们介绍下,才在光明胡同买了房。”

  其实,刘绍棠在此没住多久,就被划为右派,四处劳改,最后回到了生身之地--儒林村。刘绍棠在22年磨难中,作为印尼归国华侨的妻子曾彩美不离不弃,而且关爱有加,比如,刘绍棠有烟酒嗜好,曾彩美便买上好烟好酒由光明胡同骑车送到儒林村。刘绍棠划右后,曾彩美因为拒绝和他离婚,而丢了党藉。

  刘绍棠为了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不顾一切地拼命写作,健康状况急剧恶化。1988年8月他突发中风住进了宣武医院,经过专家们的紧张抢救和精心治疗,刘绍棠的命保住了,却造成了左体偏瘫。刘绍棠偏瘫后所写的三部长篇小说和两部随笔的稿子,由于受病痛的影响,字迹潦草变形难以辨认,都是由夫人抄写草稿寄出的。1979年刘绍棠冤案昭雪,他才重新回到光明胡同居住,此前只是父母和妻儿居住。平反后,刘绍棠在这里夜以继日地写作,几年间,写出了数十部长篇和中篇小说,成为新时期最高产的作家之一。

  从府右街往西的一条小巷里一拐,便是光明胡同。如今的光明胡同45号,红漆院门紧锁,从门缝里往里面张望,像是许久没有人居住了,从远处看,落光了树叶的枯黑树枝从院内伸出来,感觉不免有些荒凉。根据刘绍棠的一些友人回忆这里的大致情形:45号是一个小小的三合院,没有北房,南房三间算是正房。中间明间是客厅,东间是卧室,西间是书房。书房很小,只有十多平米,刘绍棠称其“蝈笼斋”,书房南墙有一条幅,刘炳森赠给刘绍棠的隶书: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书桌紧靠北窗根,桌子右端放着一摞手稿和报刊杂志。东厢房是他父母居所,西厢房是厨房。

  几年来刘绍棠在这里都是超负荷运转,身体每况愈下,他全然不放在心上,总认为自己的身体基础好,不会有大碍。1997年3月12日,刘绍棠因肝硬化、肝腹水抢救无效,病逝于宣武医院,年仅61岁。

  刘绍棠去世后,葬在了他的出生地--儒林村南的大运河畔。大运河的浪花声伴他长眠,他田园牧歌式的优美文章,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绚丽的一页。

  栏目主持 图片提供:陆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