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哥们载富归来,引爆私情只为打击你的风光
-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上半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杀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5-06 16:20
于刚和赵瑞芳本是肝胆相照的兄弟,在于刚背井离乡打工的日子里,是赵瑞芳帮他撑起了风雨飘摇的家,照顾他的妻儿老小。2009年,已拥有千万身家的于刚回乡投资。为报答好哥们,于刚送赵瑞芳干股,邀他合伙做事业。可生活并不富有的赵瑞芳表现反常,先是一再谢绝,没多久又主动要求加入。此后,兄弟俩配合默契,事业日益做大……但在一个深夜,于刚却持刀杀死了赵瑞芳。
悲剧的起因竟是由于赵瑞芳在一次酒后捅破了一个埋藏在他心中多年的秘密。正是这个秘密,把一对好哥们推向有你无我的生命关隘。2012年12月,随着河南省高院对此案的最后裁决,这起令人叹息的惨案抽丝剥茧般呈现在我们眼前……
好哥们载富归来,心中有愧不求报恩
2009年年底,离家在外打拼近20年的深圳一家建筑公司董事长于刚,终于做出决定,转让他在深圳的公司,携带上千万资产回家乡——河南商丘柘城县发展。
他首先给远在老家的好哥们赵瑞芳打电话通知了这个消息。他激动地说:“老赵,咱哥俩好好在家乡做一番事业。你有什么想法,尽管开口,只要我能做到的,决不含糊!”
电话那边,赵瑞芳似乎并未有多高兴,他说:“欢迎你回来,但我这人只会种地,不会做生意,也没什么想法!”于刚在外打拼20年,家中妻儿和父母长年都靠赵瑞芳照顾。这份沉甸甸的友情,于刚岂能不回报。但于刚不知道,赵瑞芳压根没想过让他回报,因为有一件事,像一块大石在赵瑞芳心中压了多年……
于刚和赵瑞芳,1964年出生于河南商丘柘城县张桥乡。从小一起玩耍、上学,两人感情特别深厚。高考双双落榜后,1986年,两人在县城合伙承包一辆大巴,专门跑短途。生意做顺后,两人在县城安了家,同在1989年结婚,次年都生了儿子。但好景不长,1990年3月,开大巴的司机因为疲劳驾驶,在高速公路上和前面一辆货车追尾,司机和大巴车上3人当场死亡。作为老板的于刚和赵瑞芳分别背上了高达20万元的债务。
赵瑞芳的家庭条件稍好,全家人东挪西借后终于偿清债务。而于刚的家庭条件较差,当时妻子李小燕正怀着身孕,在县城一家供销社上班的她每个月只有几百块的工资,要想还清这笔钱,简直比登天还难。
1990年5月,为了还债,于刚决定独自外出闯荡。临走时,他将家里托付给赵瑞芳。于刚离家后不久,父亲脑溢血发作,赵瑞芳连夜借了一辆车将老人送往医院,并垫付了所有医药费。因抢救及时,老人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就康复出院了。于刚对赵瑞芳感激涕零地说:“哥们,大恩不言谢。我于刚有发达的一天,一定会报答你!”
于刚最早去深圳当了一名装修工。为了节省路费,在外打工的头5年,于刚一次都没回过家,平时就靠写信和家里联系。不管于家有什么事情,只要一个电话,赵瑞芳总是第一时间赶到。
1997年春天,于刚的父亲患脑癌,赵瑞芳照例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照顾于父。于刚的妻子李小燕心里百感交集:丈夫离乡十几年,是这个男人像山一般为这个家庭遮风挡雨。恍惚间,她心里那杆情感的天平,已经倾向了赵瑞芳。
7月的一天晚上,赵瑞芳回于刚家拿于父的换洗衣服时,看见李小燕在灯光下边哭边喝酒。赵瑞芳一把夺过酒杯,大声说道:“你这是做什么,怎么喝成这样?”李小燕哭得更厉害了:“我太累了,于刚一走这么多年……”赵瑞芳坐在旁边不停地安慰她。李小燕哭着哭着,竟靠在了他身上。她脸色绯红,目光如丝,那份独特的女性柔美让赵瑞芳没把持住。鬼使神差般,他抱起李小燕进了房间……
清醒之后,赵瑞芳羞愧地对李小燕说:“当初我承诺于刚要照顾你们,如今却犯下如此大错。我们错了一次,不能再错了!”赵瑞芳的一番话让李小燕也感到无地自容。她和赵瑞芳相约:两人之间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而且两人会把这件事情埋在心底,永远不说出去。
毫不知情的于刚在外经过多年的打拼,不但还清了那笔债务,还拉着一帮工友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事业越做越大。
2009年10月,于刚回家考察时发现,商丘附近在大建高速公路,需要大量的石料,如果开一个石料厂,前景必定乐观。经过深思熟虑,于刚终于做出了携资回家的决定。
现在,他回来想用合伙做生意的方式对赵瑞芳报恩。此时的赵瑞芳在县里农资公司当一名普通的农技推广人员,长年走村串户,非常辛苦。但他宁肯继续行走在农村,也不愿过那种天天面对好哥们时,抬不起头来的生活。
解开心结如释重负,兄弟相处矛盾渐生
回家第一天晚上,于刚在拓城最豪华的酒店宴请赵瑞芳一家。于刚再次对赵瑞芳说:“哥们,你跟着我干吧!不管做什么,我都分给你20%干股。”
20%!这可不得了,赵瑞芳飞快地看了一眼李小燕,赶紧低下头,结结巴巴地对于刚说:“不,不行,我承受不起这份大礼!还是那句话,我适合在农村跑,不会做生意。你需要我做什么,只管吩咐,但我确实没能力跟你干。”
赵瑞芳的妻子杨金玲一个劲儿地在桌下踢丈夫,示意他接受于刚的好意。可丈夫就是不理她,气得她回家后跟丈夫大吵了一架。
2010年年初,于刚投资三百余万,在离柘城县城不远的郊区建了一个大型石料厂。石料厂开办之初,赵瑞芳跑前跑后帮于刚办妥了各种手续。
于刚所料不错。河南商丘各地都在建高速公路,所需石料量非常大。赵瑞芳想办法帮于刚揽了不少生意。三个月后的一天晚上,于刚来到赵瑞芳家里,拿出一个5万块钱的红包,硬塞给他说:“这几个月你帮我拉了不少生意,这些钱是你应得的。”赵瑞芳还想推,杨金玲急了,一把接过了钱。
过了两天,赵瑞芳悄悄找到李小燕,说了于刚给他钱的事。李小燕劝赵瑞芳放下心中的纠结,帮于刚做事业。她说:“老赵,有些事我们不说,就让它一辈子烂肚子里了。但你如果因为这事,一再拒绝于刚的好意,反而会引起他的怀疑。”
经李小燕一提醒,赵瑞芳恍然大悟,心中的结也顿时解开了。他如释重负地说:“你说得有道理,我咋没想明白这个理呢!看来,我不但要接受这笔钱,还应该答应帮他一起做事,这样才是人之常情的表现。”
赵瑞芳主动找于刚说:“经过这段时间的忙活,我发现做生意也没有多难嘛!我决定加入你的公司,跟着你大干一场!”于刚很高兴,好哥们终于开窍了。
2010年6月,赵瑞芳正式进入石料厂当副厂长,全心全意帮赵瑞芳打理石料厂的生意。
年底,于刚又斥资500万扩大了石料厂的规模,厂子也由当初的一百多人发展到了二百多人。他把石料厂更名为“于刚建材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赵瑞芳任副总。与此同时,于刚开始给当地捐资修桥修路。经常上电视报纸,受上级领导接见,一时风光无限。作为副总,赵瑞芳亲眼目睹了于刚的风光,时间一长,不知不觉心生嫉妒。一天晚上,在家看电视时,于刚又在画面上出现,赵瑞芳对妻子说:“这20年来,我们替他吃了不少苦,现在风光全让他一个人享受了!”妻子心里仍对丈夫当初的“高风亮节”耿耿于怀,冷冷地说:“那你还想怎么样?人家已经让你当副总了,难道你还想跟他一块风光吗?”
赵瑞芳没说话,只是看着电视发呆。
三天后,于刚叫上赵瑞芳陪他去县里参加一个会议。会议室里,坐满了江浙地区来投资的商人,个个身家不菲。有人听说赵瑞芳是副总,就和他聊起来。聊着聊着,问到他对什么车感兴趣。赵瑞芳当时还不会开车,于刚就没给他配车。结果他呆了不到半小时,赶紧找借口溜了。
第二天,赵瑞芳就向于刚提出:“老于,我要学车,我学会后,你能给我配个车吗?”
于刚满口说没问题。三个月后,当赵瑞芳拿到驾照,找于刚要车时,于刚将公司销售部的一辆旧普桑给了他,还说等他熟练后再给他配好一点的车。
赵瑞芳回家后对老婆发牢骚:“他现在天天开宝马,上电视,却对我这么小气。他也不想想,要不是我,能有他的今天吗?”
杨金玲已经对丈夫的反复无常心烦了,对他直翻白眼。
随着这些小矛盾的积累,赵瑞芳开始用一些行动来表明他的态度。再遇到于刚接受采访、参加会议时,他就找借口不去。有一次,于刚去市里参加一个招商引资会议。期间,有客户打电话来公司,公司销售部就让赵瑞芳做主。赵瑞芳不懂价格战的技巧,让公司少挣了十几万块钱。于刚回来后,婉转地批评了他几句。赵瑞芳自尊心受不了,气鼓鼓地扔下一句:“这钱从我工资中扣!以后公司凡是谈钱的事,你不要让我参与了。”
于刚一脸苦笑,并未扣他的钱。
引爆孽情只为打击你,这场血案太多纠结
2011年6月2日,于刚乐呵呵地给赵瑞芳打来电话:“兄弟,公司今年上半年势头一片大好,刚又接了一个大单。今晚我在东方大酒店安排了庆功宴,你一定要准时出席!”
赵瑞芳推不掉,只好准时来到了酒店。于刚将当地最繁华的酒店整栋楼包了下来,一些老板都开着宝马、奔驰前来赴宴。客人们都围着于刚转,赵瑞芳一个人喝闷酒,越来越失落……
不知不觉,赵瑞芳喝下了一瓶白酒。客人陆续走了,只剩下本公司一些员工。于刚见赵瑞芳喝了太多酒,过来劝他:“老赵,你酒量不行,就少喝点!”
赵瑞芳已经喝高了,他一把抓住于刚的肩膀说:“老,老于,我告诉你,我别的方面不如你,但酒量绝对,绝对比你强!不信,咱俩再喝一瓶试试!”
于刚对身后的驾驶员朱建华说:“小朱,他喝醉了,你送他回去,小心别让他吐我车上了!”此时,赵瑞芳是酒醉心里明,听到这句话,他猛地冲到于刚面前,大声说:“姓于的,你看不起我是不是?没有我哪有你的今天……”
于刚听他越说越不像话,生气地推了他一把,说:“我的今天是我自己打拼出来的,靠你什么了?”说完,他再次命令驾驶员将他带走。
赵瑞芳压抑已久的怨气瞬间引爆了,他在酒店里又哭又闹,死活不肯走。于刚更生气了,为了在众人面前保持威严,他高声命令:“老赵,你要是再闹,我明天就开除你!”
“你开除我?我帮你照顾老婆孩子这么多年,你想开除我?哈哈哈……”赵瑞芳不怒反笑,让于刚更是下不了台。
于刚不再理他,边说边往外走:“从现在开始,这个人不是我公司的人。他要是不走,你们酒店就报警!”
经理一示意,两名保安一拥而上,拖起赵瑞芳就往外走。赵瑞芳挣脱不了,混乱中,他突然大骂:“姓于的,你别狠,我告诉你,你老婆我都睡过了,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这句话一出,酒店里几十号人瞬间安静下来。于刚的一张红脸瞬时变成绛紫色,驾驶员见状,赶紧将他拉走了。这件事当晚就在县里商界中像风一样传遍了,于刚一回到家,朋友的电话就打来了,他没法解释,只好关机。
于刚揪住李小燕再三追问,李小燕见瞒不过,哭哭啼啼承认了那次的事。于刚气得要疯了,将家里许多东西砸得稀烂。此时孩子在外读书,李小燕被打后就哭着跑回了娘家。
2011年6月3日凌晨1点多,于刚提着一把菜刀,悄悄来到赵瑞芳家外面。赵瑞芳一家多年来一直住在老宿舍的四合院里。当晚因天气炎热,赵瑞芳卧室的窗户没有关,于刚很快就爬进了赵瑞芳的房间。借着淡淡的月光,看着熟睡中的赵瑞芳,于刚想了很久。想到老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想到和赵瑞芳这么多年的兄弟情,又想到他冒着暴雨送儿子上医院的情景,泪水爬满了脸颊,心也不由自主地软了下来。于刚长叹一口气,提着刀准备离开,谁知他离开的时候绊倒了床边的一个凳子,响声惊动了赵瑞芳。赵瑞芳大喊一声“谁”,翻身从床上坐了起来。于刚慌乱之中,拿刀向赵瑞芳刺去,黑暗中,他听见赵瑞芳一声闷哼,很快就倒在地上不动了。
于刚走后,杨金玲听到动静,起身察看,大惊之下,马上拨打了120和110。120急救车赶到后,医生发现赵瑞芳被刺中脖子上的大动脉,失血过多,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15分钟后,拓城县公安局民警赶到,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对于刚进行抓捕。于刚自知罪孽深重,在6月4日晚投案自首。
2012年1月25日,商丘市中级法院审理了此案。于刚因犯故意杀人罪,依法判处死刑,因于刚有自首情节,缓期两年执行。于刚不服,当庭提出上诉。2012年12月19日,河南省高院做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妻儿可以托付?不可以。兄弟可以共富贵?不可以。于刚和赵瑞芳给出了两个否定的回答。
于刚当年落魄时,赵瑞芳是仗义的。但是一不留神,仗义过头了,做了对不起兄弟的事。于是这事成了再度相逢时过不去的心结。但是当心结解开后,赵瑞芳俨然以功臣的姿态向于刚拼命索取着这些年自己对兄弟的付出。这样斤斤计较的索取即便引不起于刚的反感,也会让赵瑞芳自己更加看不清自己的份量。终于有一天,矛盾激化,当初那个心结成为赵瑞芳羞辱于刚的炸弹。爆炸间,兄弟情没了,夺妻恨重了。接下来就是红刃相见,一死一囚。
朋友间的感情不能太远,不能太近,不能太计较,不能太忽视。谈感情就感情,别扯到生意上。一旦成为上下级,利益和尊卑自然成为两人之间的鸿沟。而日常的俯仰间生出的只有嫉妒,没有理解。不要轻易和朋友共事,不管你出于报恩还是其他;一旦和朋友共事了,就要摆正自己的心态,珍惜自己的所得,不要觊觎别人的荣耀,这样才能收获长久的共同发展。
(责编/邓琳琳)
E-mail:dllabc@sina.com
■文/刘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