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股神”是川银藏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股票大师,金融,经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8-31 14:30
1992年,享年95岁的日本股票大师是川银藏与世长辞,他的去世,如同一笔世界财富的遗失,令人遗憾。时隔11年,他的人生经历,仍令业界感叹和敬畏。许多人都曾为其做过文学记述,他被奉为“股神”、农学家、教育家。确定的是,他的成就离不开他充满先见的独到眼光,离不开他一生追求的学习力,离不开他行善于人的职业品格,更离不开他敢闯敢干的果断毅力和勇敢坚持。
不被事业起落打垮
是川银藏出生于1897年,当时家里已有六位兄长,自己成为“老小”。14岁小学毕业后,便像上面六位兄长一样,辍学外出打工,当时他在神户的一家贸易商行做学徒。日本作家野川在其编著的《股神——是川银藏传奇》一书中介绍称,是川从小便胸怀大志,丰臣秀吉是其少年时代第一个偶像。为了能够像丰臣秀吉一样取得成就和功业,是川在商行做学徒的三年间,拼命吸收知识,从珠算、簿记、会计,到社会、经济,每天用功学至深夜。
1914年,商行因负债过多而倒闭,这对是川产生了强大影响。他认为,被雇用干活,终究受制于别人的兴衰,所以产生了去伦敦大展雄图的愿望。这一年,是川才仅仅17岁。
他不顾家人劝阻,带着在商会工作三年所得的20日元退职费搭船前往中国大连,准备乘坐大连至西伯利亚的火车前往欧洲,可在大连停驻的间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以及苏联战火重生,导致其西行旅途被中断。
然而,也正因此,是川准备在中国的日本军营谋取发展。从最初厨房伙夫到军队会计,到后来承揽整个军队的蔬菜采购业务以及军队军需物质搬运工作,是川一直在寻机为自己的生意做准备。1914年11月,日军占领了德国在中国的租借地青岛后,是川成立了自己的贸易公司——“小山洋行”。
1915年,一战正打得火热,非金属供不应求,价格飞涨,是川再次看到商机,当时,中国的一厘钱币是锌、铅、铜的合金,他通过日元1元银币兑换中国900厘钱的交换率,购得了大量中国的一厘钱币。然后予以熔解成为金属块,运往日本,从中赚了一大笔钱。然而,不久之后,是川投资3万元给孙文领导的革命军,以为革命军攻占山东省青州胜利之后,自己便可垄断当地的一厘钱生意,没想到革命军的失败,让其一夜之间几乎又重回起点。
1916年12月,非金属行情大跌,是川的一厘钱生意难以维持,“青年实业家”的帽子也被摘掉了。
《股神——是川银藏传奇》记述称,落入人生低谷的那几日,是川曾一度想过自杀。然而父母之恩未报,又岂能撒手而去。当年末,是川关了公司,重返日本。
1919年,当时日本海运业发展迅猛,钢铁价格不断上涨,是川再次不顾家人劝阻,打起了去大阪做钢铁中介商的主意。他在大阪各处收购废铁,然后转卖,积攒了自己第二笔的财富。年底,22岁的是川设立了一家延铁工厂,第二年又买了一家镀锌工厂,后将其合并,成立了“大阪延铁镀锌股份有限公司”。
1923年,日本爆发了历史上罕见的关东大地震。是川在东京未发难之前便已预测到“东京也可能将要全毁”。随即便召集所有员工,让他们不计代价去抢购市场上的马口铁板、白皮铁板和铁钉。他认为灾后重建必然对此需求很大。果不其然,是川所收购的大量铁板在第二日便疯狂涨价近十倍。他再一次凭借自己快速的反应能力掏得了一大笔金。当然,这是因为别人的不幸而赚的钱,所以他将其中的一半捐给了大阪市。
命运弄人,1927年,日本爆发了空前的金融大恐慌。与是川有来往的三家银行中,存款的两家不抵压力而倒闭,反而贷款的一家银行却通过了考验。是川在无法还清贷款的时候,只能关掉了公司,再次由巨富沦为赤贫。
三年深造后开始投资股市
金融风暴之后,他携妻儿子女开始在京都岚山过上了一贫如洗的生活。在此居住的三年间,为了了解这场金融风暴背后问题,他遍读了各类与经济相关的书籍资料,分析世界各国的各种经济统计,只为寻找到自己未来的生存之道。
1931年12月,日本犬养毅内阁上台,颁布了禁止黄金出口的禁令,导致股市行情连番上扬。当时股市的成交额80%是散户买卖,是川认准时机,决心去股市赌一把,然而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手上没有半点资金。所以不得不向妻子求助。最终,妻子的70日元加上朋友的30日元,让其进入了股票投资的另一段人生。
入股后的年底,70日元的本钱便变成了7000日元,足足增加了100倍。从此,股市上出现了一位不可思议的人物。当时,是川34岁。他认为,“投资股票,一定得自己动手动脑去分析、研究、直到找到答案,而不应该光听别人意见。”
1932年,日本股市和世界股市一样,处在狂风暴雨中。日本退出了国际联盟,美国发生了金融恐慌。1933年,是川通过对世界经济形势以及股市的判断,特别是对美联储近期发布的纸币发行量、存款余额以及金的保有量三项数据的分析,提前预测到了美国将放弃金本位制的金融行动。美国一旦放弃金本位制,势必会影响到日本股市,所以他在第一时间卖出了自己的全部持股。
果然,该年4月,美国决定废止金本位制。但是,日本证券交易所之后公布称,“已经买卖的股票,一律按美国停止金本位制之前的收盘价结算。”所以,是川虽未损失,却也一分未赚。然而,是川的名字从此传遍了整个大阪市。
也正在该年,是川开设了是川经济研究所。
期间,因为二战的爆发,他曾一度放弃投资股票事业,于朝鲜半岛经营铁矿生意,学习矿业知识,并参与朝鲜政治。二战结束后,他被作为日本军国主义者监禁。
1946年,是川被释放,为重建日本经济,他开始开发农业,一度专心研究农学,成为业内知名的农学家。但是研究农学不能养活一家三口,为此,是川看准了日本战后重建的契机,再次做起了马口铁板的生意,并最终取得成功,当然,这一过程中,包括之后的多年,他从未放弃过对于农业的研究。1953年,他成功研究出既能保温又不易破的覆膜油纸,促进了日本稻米二期作物生产的发展。1955年,是川农业研究所成立。然而,当时稻米的研究经费已渐枯竭,作物价格也开始大跌,是川一家的生活再度艰难。
谨慎再谨慎,再创股市“神话”
1960年,是川关闭了农业研究所,决心重回股市。那年,他已63岁。他向朋友、亲戚凑足了300万日元作为本钱。开始谨守股市投资的“乌龟三原则”,谨慎投资。
同年七月,日本池田勇人组阁,开始推行国民所得倍增计划,民间设备投资越来越旺盛,全国各地拟出很多大工厂区、工业园的建设计划,是川预测日本经济可能免不了会有一场通货膨胀。另外,工业区的新建,必然要求劳动力的不断涌入,所以他认定该市地价一定会涨。于是在投资股票的同时,开始买卖不动产。他在城郊区适合建成住宅区的地方筹资买了十万平土地。果然,这十万平的土地在1964年价格大幅上涨,让他净赚了3亿日元。而他始终志不在此,因为土地买卖本身对于那些曾经卖出土地的人来说,具有“欺骗性”,而股票市场则不一样,不管输赢,大家不会互相怨恨。
1972年到1976年间,日本政治、经济都处于十分混乱的境地,国内通货膨胀严重,政府为压制通货膨胀,大幅缩减公共事业支出,使得水泥需求急剧下降。所以,国内水泥厂,不是停工,就是缩小生产量。然而,是川却反其道而行,将自己已攒存的6亿日元完全投向水泥股,选择“将来可能大涨的股票”,然后默默吃进。1977年7月,是川手中的水泥股已超过3000万股,成为日本水泥的最大股东。也正是该年,水泥股开始抬头,并逐渐从120日元攀升至300日元,是川决定获利了结。最终,6亿日元在几个月间变成了300亿元。对于这两件事,是川曾总结说,“投资股市绝对不是赌博,是一种以实际的经济演变作判断依据的经济行为,投资人的心境必须和乌龟一样,慢慢观察,审慎买卖。”
相反的例子则是1978年是川购买同和矿业“烂股”一事。该公司股价在1979年3月涨到了270日元时,是川同样是该公司最大的股东。六月初,涨至344日元。10月初,股价上升至409日元,是川于是将卖出点设定为500日元。然而直到12月23日,是川听说了苏联集结兵力到阿富汗边境的消息,便预测战争如果爆发,非铁金属(同和矿业的矿山主要生产的就是铜、铅、银等非金属矿产资源)行情定会继续上涨,而之后的情形也确实如是川分析的一样,于是他便将卖出点定至800元,然而,这一过程中,是川越来越兴奋,俨然已经从一只稳扎稳打的乌龟变成了兔子。1980年1月,同和矿业的股价继续上升至604日元,为此,是川更为自信地以为,涨势这么凶,涨到1000日元也绝对没问题,该年2月7日,果然上升至900日元。此时,是川甚至确信股价会涨至1500日元。所以便将卖出点再度上调。
然而就在此时,同和矿业的股价却忽然急转直下,是川才忽然从兴奋的情绪中醒悟过来,想赶紧脱手,却发现自己手中的6000万股,在当下人气渐散的市场,根本无法顺利卖出。最终,在2月7日创下的900日元天价的同和矿业股,仅仅经过了3个月,股价跌破400日元。是川在证券商朋友的帮助下虽然没有亏损,但到口的肥鸭却因为他的贪欲而飞走了。那一年,是川已是83岁的高龄了。
1981年9月,是川在新闻中了解到住友金属矿山公司发现品质金矿的消息。便再次血脉贲张,跃跃欲试,凭他矿业方面的知识,他知道这处矿必定价值惊人。他认为,如果不买进住友金属矿山股的话,将会令自己终身遗憾。于是,是川终于再次将自己的30亿日元投入股市,做了股市生涯的最后一搏。是川曾说,“这一次是最后一次,我决不能像做同和矿业股一样,被贪欲冲昏头脑而惨遭失败了。”果然,在几经拉扯上升之后,住友金属矿山公司的股价于1982年3月上升至1000日元大关。同时,是川及时获利了结,最终获利200亿日元。
1983年5月2日,日本各报刊头版均刊出显著标题——“是川银藏所得全日本第一。”
1992年,是川银藏逝世,享年95岁。
【是川银藏投资语录】
1. 股市如人生,如果不想背负过多的风险,就得知足,不为贪欲所惑。
2.经济变动有一定的规律,像海浪般,有波峰,也有波谷,金融风暴只是经济变动中的一个波谷。
3.投资股票,一定得自己动手动脑去分析、研究、直到找到答案,而不应该光听别人意见。
4.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就别想在股市赚大钱。
5.投资人的心境必须和乌龟一样,慢慢观察,审慎买卖。
6.投资股市绝对不是赌博,是一种以实际的经济演变作判断依据的经济行为。
7.投资股票一定要堂堂正正,问心无愧。为了自己利益而不惜坑害大众的做手,最后必然不得善终。
8.在下重大决断时,往往需要直觉,这个直觉并非来自天赋,而是来自无数次战斗所积累的经验。
9.卖出股票就像用晚餐,只吃“八分饱”是境界,也是智慧。
10.股市是谣言最多的地方,如果每听到什么谣言,就要买进卖出的话,那么钱再多,也不够赔。
11.交易并不是低买高卖;实际上,它是高买、更高卖,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12.在我进入之前,我就知道该何时退出了。
13.选择未来大有前途,却尚未被世人察觉的潜力股,并长期持有。
14.不要一看到报纸、杂志刊出什么利多题材,就一头栽进去。
15.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事件,因此必须记住,投资股票永远有风险。
是川银藏 投资忠告
第一个忠告:
投资股票必须在自有资金的范围内 。无论证券公司怎么以甜言蜜语诱惑你,也千万不可去做融资、融券。股价有涨亦有跌,下跌的幅度稍大,就会被追缴保证金,若不缴,便会被证券公司中止合作。当然,下跌时赶紧出脱就没事了,可是连股市专家都很难判断何时该卖,何况是一般投资大众?有时候,投资人也会运气好而赚一笔,可是人们往往在尝到胜利的滋味后,忘记了失败的悲惨,而乘胜追击,大胆深入。结果,通常的结局是,不但赔掉本钱,还得向亲戚、朋友,甚至高利贷业者借一屁股债。
第二个忠告:
不要一看到报章杂志刊出什么利多题材,就一头栽进去。老实说,单听别人的意见,或只凭报纸、杂志的报导就想赚钱,这样的心态本身就已经是失败的根源。自己不下功夫研究,只想在上班之余,看看报章杂志有什么利多题材,以供买进股票之依据,这样是不可能成功的。天下岂有如此的美事?真的想在股市赚钱的话,就得注意经济的动向,本地经济、世界经济,要每天不间断地注意。只要拥有一般程度的经济常识,谁都办得到,何况判断的材料大多出现在每天的报纸上,极为方便。是川银藏把买股票比喻为登山,理想的买点自然是在高度离山谷不很远的地方,可是当报纸、杂志出现利多消息时,通常股价已涨到离山顶很近的地方。自己收集情报、在低价区买进、耐心等待,这是投资股票的秘诀。
乌龟三原则
是川积多年的经验认为,投资股票就像兔子与乌龟的竞赛一样,兔子因为太过自信,被胜利冲昏了头,以至于失败。另一方面,乌龟走得虽慢,却是稳扎稳打,谨慎小心,反而赢得最后胜利,因此,投资人的心境必须和乌龟一样,慢慢观察,审慎买卖。所谓乌龟三原则就是:
一、选择未来大有前途,却尚未被世人察觉的潜力股,长期持有。
二、每日盯牢经济与股市行情的变动,而且自己下功夫研究。
三、不可太过于乐观,不要以为股市会永远涨个不停,而且要以自有资金操作股票。
投资五准则
一、选股票不要靠人推荐,要自己研究后选择;二、自己要能预测一两年后的经济变化;
三、每只股票都有其适当价位,股价超越其应有水准,切忌追高;
四、股价最后还是得由其业绩决定,硬做的股票碰不得;
五、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事件,因此必须记住,投资股票永远有风险。
文/王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