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菜工潜伏北大这5年

  母亲瘫痪在床,父亲身患重病。命运的悬崖边,18岁的杨绍平在黑龙江大学报到时,含泪将父亲东挪西借的8000元学费,寄回了千里之外风雨飘摇的家。之后,他瞒着亲人,开始了打工生涯。

  2013年,送菜工杨绍平“惊艳”北大,他潜伏北大5年,不但获得北大法律本科文凭,而且顺利通过“中华第一考”——成了一名准律师!壮士断腕,残酷而悲情。然而,破茧成蝶的正能量,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折断的花枝得以深埋进大地,最终华丽绽放……

  象牙塔门前的悲情“逃兵”

  站在大学门前,一个18岁的孩子,面临进退两难的人生抉择。

  2003年9月5日,杨绍平徘徊在黑龙江大学门前,再次抚摸着口袋里厚厚的一沓钱,最后看了一眼巍峨的校门,转身来到附近的一家农业银行,留下600元钱,将剩下的8000元学费划到了远在云南临沧父亲的账户上。

  大学,承载了父辈与青春多少梦想?这一刻,他泪流满面。谁也不知道,这个少年做出了一个超乎年龄的决定:瞒着家人,放弃入学,养活自己!

  1985年,杨绍平出生在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小富王村,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9年前,母亲因为久治不愈的风湿性关节炎而瘫痪,常年吃药,掏空家底;在乡水利站工作的父亲杨海宁也因患胃溃疡和骨质增生,住院治疗一年才逃过生死劫,最后不得不病退在家。然而,杨海宁每月1000元退休金,根本无法维持一家8口的正常生活。杨绍平的5个哥姐先后辍学出门打工。

  让杨海宁欣慰的是,2003年8月,杨绍平收到了黑龙江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录取通知书,成为村里第一个重点大学本科生。面对贫病交加的家,想到大学4年这个家难以承受的数万元学杂费,杨绍平多次向父亲提出放弃学业,均遭到父亲严厉呵斥:“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你供出来!”

  父亲的话,像一记重锤砸在杨绍平心坎上。去哈尔滨的列车上,他的心情异常沉重,紧紧捂住旅行袋里的8600元学杂费,手心都出汗了。这一大笔钱,是父亲东借西凑来的。而此时,母亲的风湿病复发,正需要这笔钱救命,他怎能潇洒而去?再三犹豫后,他为自己的人生做出了第一个抉择——放弃!

  从银行出来,杨绍平失魂落魄地来到哈尔滨火车站。次日中午,当他狼狈不堪地出现在呼和浩特时,白玲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白玲娟是杨绍平临沧一中的同班同学,刚到内蒙古大学报到。在临沧一中上学时,个性刚烈的杨绍平成绩名列前茅,是考重点大学的“种子选手”,是白玲娟心中的偶像。得知杨绍平放弃学业后,她心痛不已。几番劝阻无效,白玲娟只得帮他在男生宿舍找了个空铺安置下来。

  开弓没有回头箭,在遥远的异乡,从未出过远门的杨绍平得自己养活自己了。几天后,费尽周折,他联系了一份送报的工作。这是他平生第一份工作,18岁的心,多少有些忐忑。当同龄人在酣梦中时,杨绍平凌晨4点就起了床,忙到晚上11点才回到宿舍,往往累得水也不喝一口,倒头就睡。很快,杨绍平感到了漂泊异乡的孤单无助,十分思念家乡与父母,但害怕辍学的事情败露,他只得在忐忑不安中度日如年。巨大的恐惧,如影随形。

  厄运接踵而来。这年12月的一天傍晚,瘦弱的杨绍平拉着一车报纸在一段上坡路拼命蹬车。这时,一只核桃横飞过来,击中了他的左眼,顿时血泪横流。如此恶作剧的,是路边一个无聊的社会青年。

  当晚,杨绍平抱着被子一夜未眠。左眼疼痛难忍,眼角出血、肿胀,眼水等分泌物流出,难以睁开眼,强行睁开只能模糊看见一米开外的物体。杨绍平一度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被打残了,他无钱去医院诊治,只得去药店买了止痛膏涂在左眼角,用软布包起来,第二天睁着一只眼继续送报。所幸的是,一个月的疼痛折磨后,杨绍平受伤的左眼渐渐恢复了视力。

  杨绍平“上大学”后,杨海宁每月给儿子的银行卡里打生活费,可这钱又很快被杨绍平划到了父亲卡上。家里的座机没有来电显示,杨海宁自然不知道儿子在内蒙古,就鼓励他好好读书,将来考硕士、博士。不过他奇怪地问儿子:“学校前几天来电话,说你没去黑龙江大学报到,还吓我一跳。我想是他们搞错了。”原来,9月底,杨绍平迟迟没去黑龙江大学报到,校方特地致电临沧一中询问缘由,临沧一中又联系了杨海宁。得知这个消息,杨绍平心里一惊,强作镇静地告诉父亲:“我这不在黑大上课吗?是他们搞错了……”简短的解释,居然骗过了老实的父亲。然而,“大学逃兵”的压力对杨绍平来说,依然像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这年春节,杨绍平没敢回云南过年,独守在不属于自己的大学宿舍里啃方便面。然而,身处大学校园,看着同龄人在校园里高声读书或悠闲散步,心酸之余,杨绍平深埋于内心的大学梦被悄然唤醒。思考后,他做出人生的第二个重大决定——报考北大自学考试,走在距离北大最近的地方!而眼睛被人无端中伤,求助无门,更催发他将来成为一名律师自救的梦想——他首选了北大法律专业。

  痛失亲人的小伙“潜伏”北大

  这是一个幼稚而疯狂的想法,却为杨绍平黑暗的人生撕开了一道亮光。第一个月拿到600元工资后,他就向父亲的银行卡划了200元为母亲治病。能为父亲减轻负担,这是他最为欣慰的事。为了蒙蔽父亲,杨绍平特地花200元买了一部旧手机,托人买了一个哈尔滨的卡号。而这部手机,成为他与父亲的“独家热线”。

  他以为,至少“大学4年”,自己可以对家人瞒天过海。然而,2004年3月的一天,父亲忽然来电问:“你现在在哪儿?”杨绍平一阵惊愕,愣了片刻说:“我在黑龙江啊,怎么了……”父亲叹口气:“吃得饱吗?钱怎么又打回来了啊?”

  原来,很少用银行卡的杨海宁这次因妻子旧病复发住院抢救,为筹集住院费,本想把卡上的几十元提出来,却意外发现里面竟多出8000多块钱,他越发怀疑性格倔强的儿子根本没去哈尔滨上大学。见父亲起了疑心,杨绍平只得解释:“我办了助学贷款,钱就不需要了。妈妈的病赶紧治好啊,不要担心我。”

  2005年6月的一天,父亲的电话打来了,一开口就哽咽起来:“你大哥走了……”杨绍平这才得知,3天前,大哥去双江县城给他卡上打生活费,为了省5元车费,回来的路上,他乘坐村里免费的农用三轮车,高速行驶中被人挤下车,经抢救无效撒手人寰。

  最爱自己的大哥去了,放下电话,杨绍平哭成了泪人。对父兄的歉疚,几乎让他窒息。而尽快拿到北大文凭,告慰大哥在天之灵,救赎自己,成为他心头最为迫切的大事。

  一个人的自修,是一场“孤单的战斗”。不久,他辞掉送报员工作,应聘到呼和浩特做超市仓库管理员。有一次,库房内丢失了家纺制品,杨绍平和其他同事都很清楚这事是谁干的。但保安经理却把杨绍平叫了过去,要他承认并罚款100元。当时,他月薪只有600元,更何况东西并不是他偷的。杨绍平想辞职,可是辞职后又能干什么呢?他只得把委屈憋在心里,告诫自己:一定要奋斗,为青春杀出一条血路。

  之后,他又做过理货员、导购、收银员……这些工作相对自由,可以给他自学的机会,也给了他更深的孤独感。

  为了尽快取得北大法学专科学历,他挤出不多的业余时间跑书店,查资料。一册厚课本、一盏青灯、一杯白开水、一份孤独,陪伴他度过无数个北国寒夜……他身体瘦弱,为省钱购买学习资料,即使发烧,他也以物理降温的方法挺过去……半年后,他结业了5门课程。那段艰难的日子,白玲娟陪伴在他身边,人在他乡,两颗心靠近,情窦初开。然而深知自己处境艰难,杨绍平把那份深深的爱意埋藏在心底……

  2007年5月,白玲娟大学毕业去美国深造,杨绍平的支柱没有了,离开呼和浩特成为惟一的选择。临行前,他给父亲打去电话:“爸,我毕业了,要到北京工作。”在他心里,北京是离北大更近的地方。

  6月,杨绍平带着仅有的400元钱来到北京。站在万人倾慕的北大蓝色门牌下,他深吸一口气:北大,我来了!在这个与自己毫无关联的城市,更艰难的跋涉开始了。

  几经周折,杨绍平在海淀区一家公司当了保安。由于他经常上班时抽空“看闲书”,引起了保安队长的不满,半年的时间他被以违规为名扣掉1600元工资。当时,他月薪只有800元。为了养活自己,杨绍平只好挤出业余时间到快餐厅兼职。

  2008年大年三十,“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的杨绍平,回到了阔别5年的家乡。面对父亲的质疑,他没有上大学的事实再也隐瞒不住,父亲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

  为减轻心底的愧疚,杨绍平决定守在父母身边尽孝。他上山砍柴、喂猪、插秧、给母亲倒屎倒尿,擦洗生褥疮的身体……在他的精心照料下,母亲的身体有所好转,父亲也变得开朗起来。

  2008年5月,见父母身体好多了,杨绍平不甘平庸的心再次躁动起来。经朋友介绍,他来到昆明工作。原本希望离家近一点儿,好照顾年迈的父母,但很多考试都安排在北京,于是10月,他辞职到北京做了“北漂”。

  “大学逃兵”闯过“中华第一考”

  半工半读的生活历经艰辛。在海淀燕莎宾馆做服务生时,杨绍平和11个民工挤在宾馆安排的一间房里。他们负责宾馆绿化,晚上往往累得坐在椅子上就能睡着。为了不打扰别人休息,杨绍平每晚躲在洗手间看几个小时书,有时看着看着,就靠在马桶上睡着了。

  不久,杨绍平又不得不重新找工作。一个月过去,工作没有着落。这天,他心灰意冷地在街头寻觅,惊喜地发现北大南门云南傣族风味餐馆正在招人。作为家乡人,他被饭馆留了下来。别的同事午休打扑克,他就到角落看书。餐馆上班两班倒,晚班得工作到十点打烊。而晚上一下班,他就匆匆赶到北大上晚自习。北大10点半关闭教室后,他就坐在路灯下继续看书……

  一开始,餐馆的同事见杨绍平整天翻阅谁也看不懂的《线性代数》,就取笑他;下班后,大伙又见他急匆匆赶往北大,以为他去做兼职。杨绍平告诉大家自己是去上自习的,谁都不相信。这天傍晚,4个同事悄悄尾随杨绍平来到北大第三教室,这才发现他确实在学习。这一次,大伙儿全服了。餐馆老板也很感动,特许杨绍平在食客不多时可以在其办公室看书……

  平时,杨绍平凭身份证登记后就可以进入北大,一到节假日就需要学生证登记。可他参加的是自考,根本没有学生证。为了躲避保安盘查,他只得在北大四处“打游击”。为了能够借到法学课堂笔记,他时常帮北大法学系的学生到国家图书馆借书、捎电脑配件,以联络感情……被他的求学精神所感动,北大学子先后多次把他带进课堂听课……杨绍平先后获得了北大法律专业的自考专、本科学历。

  2011年秋,杨绍平向“中华第一考”——国家司法考试发起冲锋,却铩羽而归。这次失利,他归结为“复习时间太短”。为了再次备考,2012年8月22日,杨绍平向餐馆请假一个月,花700元独自租了一间地下室。同时,他还省下吃饭的钱,专门买了一款MP4录听课的内容。早晨7点半到晚上10点半,他风雨无阻地赶到北大教室,在浓郁的学习氛围中沉入书中,晚上回到住处继续挑灯夜读。隔壁一对小情侣经常凌晨“莺歌燕舞”,杨绍平不得不在耳机上绕一层厚厚的棉花。为了省钱,他每天只吃素菜,反复听司法考试集训班的讲课录音……

  10月,他像一个奔赴前线的战士,走进了国家司法考试的考场。11月22日,他紧张地在网上查找成绩,一阵惊喜让他泪奔:他以371分的成绩通过考试,超过国家线11分!这意味着,在律师事务所实习一年后,他就能成为一名律师了。

  10年了,从一个“大学逃兵”,到一名准律师,期间的酸楚只有他自己才清楚。当晚,杨绍平颤抖着拨通了父亲的电话:“爸,我早已是北大的毕业生了,也刚通过司法考试,要当律师了。”电话那端,杨海宁一阵沉默,把电话塞给妻子。母亲接过电话后嚎啕大哭。“妈!”杨绍平喊了一声妈妈,泪雨滂沱。

  在美国深造的白玲娟很快从网上获知了消息,给杨绍平发来短信:“祝贺你梦想成真!当初我也知道你对我的爱意,要不然有那么多的同学你不会偏偏选择有我的城市。我也一直没有找男朋友,我期望有那么一天,咱们能够重逢……”

  国家司法考试,被称为“中华第一考”,许多名校学子都望尘莫及,送菜工杨绍平却潜伏北大5年,蝶变成“准律师”,一时在北大引起轰动。北大的学生发出感慨:把自己逼到悬崖上,只有长出翅膀,才能飞向更为高远的蓝天。杨绍平,是真正的北大生,是我们北大人的骄傲!他是“草根”,更是“人参”!

  杨绍平通过努力,成为梦想的实践者,这个底层青年“逆袭”的故事令人感佩。他也给很多人上了一课:再窘迫的处境,都不能杀死一个人的梦想!

  2013年春节,杨绍平回云南过年。10年了,他第一次如释重负地守候在父母身边。而北京著名的景辉律师事务所感动于他的执著精神,更看重他的专业,已接收他到该律师所实习。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个曾经满身油污的丑小鸭就将肩负神圣的职责站在法庭上……

  (责编/方堃)

  E-mail:fangkun212@sina.com

  文/春天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