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三国,品英雄

  • 来源:电子竞技
  • 关键字:三国,曹操
  • 发布时间:2013-10-29 09:19

  上期聊完刘备,接下来必须轮到曹操出场了。论历史地位,刘备公认的稍逊于曹操。其实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像曹操这么文武双全、毁誉参半的人物也是凤毛麟角。文武双全,文需要诗人的浪漫主义,武需要极端的现实主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资质,曹操挥洒自如,你说他是不是天才?是不是一代枭雄?自古以来,上至文人墨客,下至贩夫走卒,谁都爱叨上两句曹操。英雄事迹虽多,像夜雨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也不好评述,因为心里总是有些惴惴不安,怕被人说“纸上谈兵,志大才疏”。所以这次夜雨打算不谈官渡赤壁,不谈屯田和求贤令,就只聊聊隐藏在“大汉丞相”名号背后的个人魅力。

  文学家曹操

  言为心声,要想了解曹操,还是先看看他写的文章和诗词吧。曹操是建安年间最有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可能不像《资本论》那么有内涵,但读起来雅俗共赏,比马克思的著作突出一个轻松畅快。

  有道是,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戎马倥偬,确实很耽误读万卷书,所以战场上出来的大多是老粗。曹操则比较另类,文学修养丝毫不逊色于文人。文学气息的养成,第一个原因是出身高贵,曹操老爸曹嵩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曹嵩还曾做到太尉的高官,相当于东汉军委副主席。有这样的家底,曹操买书钱是不愁的。曹操自己做过一阵子洛阳北部尉(相当于京城公安局北部分局局长),任上得罪了不少高官显贵,最后只能辞官归家。好在家底丰厚,他不必像陶渊明那样“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而是可以“筑精舍于谯东五十里,秋冬射猎,春夏读书”。这就是矮帅富曹操(历史记载曹操身高确实很矮)与刘备的差距,盖房子跟穿衣服似的,剩下的就只有读书射猎,把自己锻炼成文物双全的人才了。刘备就没这么好待遇,想读书只能出外勤工俭学(一边卖鞋子一边游学四方)。

  曹操的诗写的怎么样?

  一言以蔽之:可以进入中学语文教科书的水平。跟李白杜甫这些专业户比,曹操差了一些精致。但跟同样是军人出身的“湿人”比,曹操的档次便开始蹭蹭往上冒。

  民国军阀张宗昌诗曰:“大炮开兮轰他娘”,出口成脏,暴露了他没上过小学的事实,于是他一辈子也就只能做个小军阀。清末洪秀全秀才出身,考了好多回举人愣是考不上,进不了体制内去当公务员。怒发冲冠,金田起义,浩浩荡荡地搞了一回“太平天国”,最终还是被曾国藩剿灭。看看他的诗:“鸟向晓兮必如我,太平天子事事可;身照金鸟灾尽消,龙虎将军都辅佐。”这打油诗真心只能做秀才,谁要取他当举人那肯定是收了黑钱。

  人们评价曹操的诗是“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曹操是在以政治家的情怀,俯视底下这帮芸芸众生。胸襟广阔,直面乱世,在惨淡的社会中保留慷慨激昂的心态,这是曹操诗歌给我的一个深刻感受。

  比如《蒿里行》,“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悲天悯人的架势一点都不像《三国演义》中那个狡诈自私的曹丞相。有人可能会说,这是曹操在故作爱民的姿态。我觉得,悲天悯人的曹操和徐州屠杀居民的曹操,都是真实的。早年的曹操也做过热血青年,当初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踌躇不进,只有曹操带着部队追杀董卓,反而被董卓部将徐荣击败,几乎丢了性命。这事给了曹操一个很大的教训,那就是平定天下不能奢望别人,只能靠自己。社会的安定在于秩序,十八路诸侯之所以无法杀掉董卓,便是因为各自为政,缺少秩序。曹操后来的思想,就是把所有人纳入他自己的秩序下。曹操屯田、求贤,为的是使人民在自己的秩序下生活更为安稳。但是如果在这种秩序外另立一个秩序,那么对不起,大军伺候!

  扯远了扯远了,还是说回曹操的诗吧。英雄人物的诗,大都以气势取胜。所谓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支撑着曹操这一类英雄人物拼搏奋斗的,就是一种踏遍壮丽江山的激情。这种激情,与诗人们惯有的浪漫在某种意义上是相通的。

  体现曹操英雄气息的诗就太多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读起来犹如风雷激荡,烈酒满怀。现在的年轻人,老说自己找不到学习的动力,其实你好好体味这几句诗,就能感受到一种涌动的激情。人生在世,谁不是个过客?曹操也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但人生的价值,便在于在有限的时间里,留下更多的历史痕迹。明白这一点,你就能找到促使自己学习进步最原始的冲动。

  最后看看教科书选用的《观沧海》吧。“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寥寥几句,把景色描写的何其壮观!

  巧合的是,一千多年后,毛泽东游览北戴河,看到气势恢宏的景色,诗兴大发。他也写了一篇词:“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两首诗,两个同样文武双全、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被时空的维度连接到一起。同时读两首诗,你会有一种时光错位的奇妙感觉。

  回头想想,凡人去登碣石观海,哪里会有这些浪漫想法呢?想的最多便是路上怎么走,去了要住哪里,路上有多少个收费站,回头老板又该要催稿了吧……哪里还有闲情雅致去领略天地风景的雄奇?

  文武双全

  征服天下,靠写文章不行,还得靠打架。《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战斗力严重渣化,总是要身边的人来救驾。潼关一战,被马超打的连胡子都割了,这明显戏说过头。历史上的曹操哪里会这么弱不禁风?

  历史记载曹操年轻时有一次乱入当时的首席大太监张让家里,被张让的卫兵发现。曹操手舞长戟,虎虎生风,卫兵无人敢上。结果曹操越墙飘然而去,深藏功与名。这身手,不去当刺客真是屈才了。

  第二件事则是曹操早年到扬州招募士兵。新兵忠诚度比较低,有天晚上忽然叛变。曹操提着剑(不知道是不是倚天剑)“手杀数十人”,叛兵吓的一哄而散。南朝裴松之给《三国志》做注解,还说到曹操有一次路过故人吕伯奢家里。吕伯奢不在,他儿子心术不正,找了几个人想抢劫曹操的马匹钱财,结果被曹操手刃十几人。搞笑的是,这事情到《三国演义》中变成了曹操因一头猪而误杀吕伯奢一家,曹操的形象就是这样被抹黑的。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曹操武力绝对不低。

  身为统帅,曹操亲自砍人的机会不多。论统帅的话,曹操认第二,三国就没人敢认第一。他熟读《孙子兵法》,还根据自己的军事体验,给孙子兵法加上注解,变成《孟德新书》。可惜这本书据说后来失传了,前些日子传出曹操墓被发现,不知道有没有发现刻在木头上的《孟德新书》。

  文武全才,也不一定能做老大,情商也同样重要。

  合格的老大需要很多素质,乱世里生存下来的老大更是个个都是人精。就跟《笑傲江湖》里的任我行似地,有时候你觉得他做事未免太狠,但仔细想想要坐稳那个位置,不狠一点又怎么行呢?

  曹操从一个普通的小军阀成长为魏王,杀了不少人。很多人本来关系还不错,袁绍、张超、张邈等人都曾经是曹操的好伙伴,后来阴差阳错分道扬镳,也给杀了。据说比曹操还聪明的杨修,跟曹操也曾经谈笑风生,后来也是说杀就杀。跟曹操一起携手打天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的荀..,也被曹操逼死了。

  说到底,还是前面说的。曹操要建立一个由他主导的秩序,把所有人民纳入这个秩序,任何人如果对这个秩序有反对意见,他就要消灭。即便曾经是最好的朋友,即便曹操心软,也不会手软,该杀的还是杀。

  最多,祸不及妻儿。不仅留下这些人的妻儿,还帮助他们养育妻儿。号称“人妻控”的曹操干这个最驾轻就熟,大家懂的。

  英雄设计碎碎念

  把曹操定位为ADC,基本正确,因为他的历史角色就是这样。他是核心,所有队友都要保护他,所有敌人都要惧怕他,攻击力超强,杀的敌人丢盔卸甲。

  尤其是大招,我觉得非常霸气,很好地反应了曹操对天下大势的掌控。曹操是个很善于利用人才的人,三次发布求贤令,提拔了不少有能力的人才。一直到魏国灭亡,为曹家天下服务的依然是曹操发掘的人才。就连最后篡夺曹魏江山的司马懿,也是曹操最先提拔的。仅此一项,就能看到曹操比他儿子孙子高明到何等地步。

  同时,曹操又是一个狡猾的人。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政治场上,想要耍他都难如登天,而他却可以把敌人耍的团团转。

  所以综合来看,曹操的大招吸取范围内英雄的攻击力,反过来攻击对手,差不多是对历史中曹操无与伦比的政治能力的最好写照了。

  文/夜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