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深潜“一姐”杨群慧:父爱在海洋最深处

  2013年6月20日16时55分,正在南海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了下潜任务,并圆满完成了海底冷泉区取水样、海底地形测绘和高清视频记录等多项科研项目。走出实验舱,一位身着橙红色上衣的女性兴奋地说道:“我的感觉非常好,并带回了可贵的数据,这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这位正是杨群慧。

  这次最大下潜1350米的深海科学考察,不仅让杨群慧成为目前惟一乘坐过“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的女性,也成为中国海域内沉得最深的女性……

  倾心育女,海的深情与宽广

  杨群慧的人生注定与海洋密不可分,而她对于海的认识,源于她的父亲。今年43岁的杨群慧,出生于山东泰安,父亲杨浩在当地的水文部门工作。杨群慧刚满2周岁时,杨浩便教授她认字。他惊讶地发现,小群慧异常聪明,四五个月之后,她就能认识600多个汉字,还整天缠着他问东问西。

  面对求知欲旺盛的女儿,杨浩很快感到力不从心,加上他经常到野外去测量与调查,他便想了个办法“对付”孩子——教她查字典。没想到,女儿捧着字典立刻告别了婴幼儿时期的懵懂状态,一头钻进知识的海洋里,很快就能独立阅读故事书了,还能用刚学会的词造句。

  杨群慧如此聪慧,让杨浩加大了对她的教育力度。不过杨浩深知,大自然是一本内容极其丰富的教科书,那里有知识、哲理以及生活的乐趣。只要有可能,杨浩常常带孩子去旅游和野外玩耍,多接触山川和大地,利用各种机会让杨群慧捉昆虫、认树名、采标本、找药材,让杨群慧成为大自然的孩子,吮吸自然界的乳汁成长。

  有一次休假时,杨浩把杨群慧叫进厨房,用一块玻璃板罩住水壶冒出的蒸汽,玻璃板马上结满了水珠。杨群慧看了很惊奇地问道:“爸爸,这些水珠是从哪里来的?”面对杨群慧渴望的眼神,杨浩顺势讲起了露珠和云雨的形成,还有地球上水的循环。杨浩告诉女儿:“水是生命的源泉,科学家到外星球上去寻找新的生命,首要的一点就是要看那里有没有水。”见女儿听得津津有味,杨浩又给她解释起“海”字。杨浩说:“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来自大海,这是科学家的共识。这一点,我们的祖宗在造汉字‘海’的时候似乎就意识到了。你看,‘海’字由三个部位组成,拆开了,不就是‘水’、‘人’、‘母’吗?这说明,水是人类文明的源泉……”

  由于启蒙比较早,杨群慧上学后表现优异。进入高中之后,杨群慧在学校寄读,杨浩每周都给女儿打一个电话,询问当天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她的思想动向。果然,一个月后的一天,杨群慧就向杨浩抱怨说:“这两天我身体不太舒服,每天上课时两条腿就像泡过酸辣粉似的,又酸又辣又痛。爸爸,我实在念不下去了!”

  杨浩一听就急了。第二天,他便请假专程来到学校了解情况,一打听他才得知,教体育的老师是一位刚大学毕业的年轻老师,他的体育训练强度大,还把年龄较小的杨群慧当成正常的高中生来看待,杨群慧由于体能吃不消,已经患上对体育课的轻度恐惧症。杨浩赶忙找到老师,请求考虑杨群慧小2岁的实际情况,让她在体育达标方面循序渐进。得到老师同意后,杨浩又鼓励杨群慧平时加强体育锻炼,争取早日达到标准要求。

  为了树立杨群慧的信心,此后一到周末,杨浩便带着杨群慧爬泰山。第一次刚爬到半山坡,杨群慧就气喘吁吁,说什么也不肯往上爬了。杨浩就对杨群慧说:“你一定要爬上去。没有好身体,你能干成什么事呢?坚持就是胜利!”说完,他硬拉着女儿继续往上爬。那天,父女俩大汗淋漓地爬到了骊山之巅。站在巅峰上,听猎猎风声,看云朵飘飞,一览众山小,杨群慧终于体验到了爬山的乐趣。

  在杨浩的悉心培养下,杨群慧不仅有了一副健康的体魄,而且对神秘的自然科学充满了兴趣。1986年,高中毕业的杨群慧毫不犹豫地报考了中国海洋大学,并以高分被该学院的海洋地质专业录取。大学期间的杨群慧如鱼得水,她系统地学习了海洋地质学、地理信息系统、海洋工程、岩土力学等多项专业,掌握了海洋地质探测与资源勘探开发的多种方法。毕业之际,各科成绩十分优异的她被多家工程单位看中,纷纷开出极具诱惑力的高额年薪邀她加盟。可是为了进一步学习各种知识,杨群慧毅然选择了考研深造。

  2002年7月,杨群慧获得了中国海洋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女儿的优异表现,让杨浩喜上眉梢。

  抽丝剥茧,让女儿有一个最好的心绪

  2004年开始,杨群慧在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海洋沉积学、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及深海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厚积薄发的她还先后主持了国家863专题课题一项和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一项。

  2006年6月,杨群慧接到了来自德国汉堡的邀请函,该市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请杨群慧做有关海洋底层硫循环方面的学术交流。赴汉堡交流之前,杨浩特地为杨群慧买了许多她爱喝的“六安瓜片”茶,对女儿说:“国外的茶叶怎么能和咱们的相比,况且你每天早上冲上一杯,在氤氲的香气里,能感到爸爸离你并不算远。”杨群慧听后,眼睛不由得湿润了……

  进入马普所之后,杨群慧发现这里处处弥漫着创新的学风,学术气氛非常浓厚,学术讨论也十分活跃。杨群慧打电话告诉爸爸:“这里顶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到前沿。”杨浩则更多的是提醒女儿多吃蔬菜水果,睡前要喝牛奶,一定注意劳逸结合。

  就这样,在父亲的殷殷期待之中,杨群慧开始潜心于学术研究。其中她觉得最有意义的一次活动,就是有幸参与考察了墨西哥西部沿海以北的“涌泉”现象。那几天,在400多米深的太平洋海底,杨群慧数次惊奇地看到:海水在地心引力作用下倾泻深入地裂中,同时形成海底环流将熔岩中大量的热能和矿物质携带和释放出来。当炽热的海水再度喷射到裂缝上冰冷的海水中,其中的矿物质被溶解并形成一缕缕漆黑的烟雾。矿物质遇冷收缩最终沉积成烟囱状堆积物,地裂中热液顺烟道喷涌而出,形成景致奇异、妙趣横生的海底“涌泉”。

  更妙的是,“涌泉”的周围还栖息着种类繁多的蠕虫,其中管足蠕虫可长到18英寸。这些蠕虫精心创造的自然奇观令人叹为观止,它们开凿的洞穴息息相通犹如礁岩迷宫,从而使热液将矿物质源源不断地输送上来并堆积烟道。

  不过,这次“涌泉”考察结束后,杨群慧的研究任务非常繁重,她每天至少在化学分析室里呆6个小时,对取回的各种矿物与生物样品进行筛选与分析;对于海底“涌泉”的国外资料,杨群慧要一一查阅。不过这些资料大多用德文写成,杨群慧很多地方都看不懂,这样一来,她随身总要带着一本字典,碰到生僻字赶紧查找,每天都要忙到下半夜才能休息。

  杨群慧远赴德国之后 ,与女儿的交流也成了杨浩的一个问题。电话书信都不是特别方便,于是,网络成了这对父女沟通的重要纽带。每天晚上8点过后,杨群慧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杨浩常常趁这段时间与杨群慧在网上视频聊天。此时正是国内凌晨3点,床头的闹钟一响,忙碌了一天的杨浩不管多累多困,都要准时坐在电脑前静候杨群慧。两人在电脑前交流着一天的收获与心情,父女俩聊得热火朝天之际,也是杨群慧最为放松的时刻。

  为了让女儿消除在异域他乡的孤独感,杨浩还特地在虚拟的个人空间里,按照家里的结构与布局,搭建了一幢“父女小屋”,还给“家”配置了全套虚拟的家具家电、绿植花草。每次无论谁先上线,就率先打开壁灯,削水果、泡茶,营造温馨的家庭气氛。为了感受新鲜与激情,每隔几天,杨群慧便会变换一下窗帘,或是改变一下家具的位置。而杨浩总是一味地顺从着女儿,按照她的思路重新布置室内的物品,然后,细心的他再拍摄照片传给女儿。虚拟之家,给了杨群慧最为真实的情感寄托……

  2010年4月,杨群慧开始了深海“冷泉”方面的研究。杨群慧对“冷泉”周围的古菌群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古菌是一个古老的生物分支,冷泉附近的古菌可以吃掉甲烷,同时生成碳酸氢离子及硫化氢。这个生化过程不仅支撑了一个别处没有的生物链,也造就了特殊的沉积岩石种类。杨群慧沉迷其中,废寝忘食。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科研条件的限制,在我国境内的冷泉区的取样只有两次。

  得知杨群慧心中的烦闷,杨浩开导她道:“只要在现实中不断努力,并充分体现了自己的辛劳,就应该感到欣慰,没有必要压抑。另外,在不断改善现实的过程中,不断地修订自己的理想,就能够既看到自己的成就,又增添了继续努力的动力……”父亲的话,给了杨群慧更多前行的力量。

  “深潜一姐”,父爱在海洋最深处

  2012年6月,国内深潜器“蛟龙”号研发成功。“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是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的资源有着重要意义。令杨群慧无比高兴的是,她被确定为“蛟龙”号的下潜队员之一。

  杨浩得知这一消息后,为女儿感到欣慰。通过资料他得知:目前全世界投入使用的载人潜水器约90艘,其中下潜深度超过1000米的仅有12艘,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最大工作深度为日本深潜器的527米,“蛟龙号”极有可能创造新的潜水器载人作业世界纪录。

  出于对女性的保护,先期的载人下潜并没有安排杨群慧参加。不过,“蛟龙”号的前十次下潜一次比一次出色,不但潜水器技术状态非常稳定和良好,而且长基线定位系统非常成功,潜水器具备了“指哪打哪”的能力。更让杨群慧兴奋的是,在第12次下潜的过程中,载人潜水器第一次在南海海域搜寻到了冷泉区,发现了大量的贻贝、蜘蛛蟹等海底生物,为深海生物群落和冷泉区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男同事们的深潜活动如火如荼,让杨群慧心急难捺。了解到女儿的这一心情,杨浩对她说:“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和步骤,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你一定要记住,心急吃不成热豆腐啊!”在父亲的提醒下,杨群慧渐渐冷静下来,等待下潜的那几天,她每天将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上午进行4个小时的沉积物样品分析,努力还原漫长的沉积过程的真相;下午再进行5个小时的保压水样测定,并对各种来自海底的图片进行筛选与整理;吃过晚饭后,她则与其他队员们制作形态各异、有着特殊性能的海底生物样品采集器。杨群慧非常巧妙地设计了一种“海底硫核采样笼”。这个笼子比一般打扫卫生的簸箕小一些,由金属制成,主体好似一个铲子,上面有盖板,顶端有长长的把手和触发机关。这样一来,在发现硫核样品时,机械手会提着这个“笼子”将生物样品铲进去……

  2013年6月20日清晨,“蛟龙”深潜器的母船“向阳红”来到了第二航段的深海海盆。船上的科学家们知道,如果在这里获得深海生物样品,将对今后的调查研究产生巨大价值。在这片海域,杨群慧临危受命,正式被确定为下潜队员之一!突然得到这一消息,杨群慧的心不禁怦怦地跳了起来。二十多年来,全世界各海域共发现了几十处冷泉,但在中国,已发现的冷泉只有南海这一处,因此,科学家们都期望着在南海冷泉区发现新的物种,以及物种共生的独特方式。更加重要的是,由于这一冷泉区的发现只是近年来的事情,科学家下潜到这个冷泉区则从未有过!

  10时05分,杨群慧所搭乘的“蛟龙”号被布放至水中,注水完毕后开始下潜。“蛟龙”号以每秒40米的速度下潜,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杨群慧与另外两名科学家来到了1350米深的海域。虽然四周漆黑一片,但借助着高强度的深水探测灯光,杨群慧看到:深水冷泉区完全像是“沙漠中的绿洲”。由于冷泉溢出的流体富含甲烷、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成分,这里的古菌群到处都是,在食物分布链上,比古菌群高级的大型管蠕虫横七竖八地分布着,深海的贻贝星罗棋布,长达1米的蜘蛛蟹在海底的碎石之间若隐若现。

  在冷泉区的中心地带,杨群慧还拍摄到了白茫茫一片、800多平方米的毛瓷蟹。不过,由于冷泉生物对其生存环境的变化异常敏感,它们的生活区域很小,甚至在一两米的范围内群落便迅速衰化。

  除了对生物进行仔细采样与研究,杨群慧还在作业区进行了海底流体和石笋状海绵的取样工作,完成了海底测绘和高清视频记录任务,并成功在冷泉区采集两份水样。

  经过7个小时的连续作战,16时55分,“蛟龙”号回到了母船。下潜器被打开的那一刻,杨群慧在舱门一出现,母船上的所有人都为她欢呼起来。一名船员为她送上了一束黄灿灿的百合后,大家都拿着塑料桶,对她进行泼水祝贺!

  虽然成为深潜女性中的“一姐”,杨群慧还是谦逊地表示,南海的深水里还有很多未知的奥秘。“海底永远对我充满了吸引,充满了神奇,父亲给予我的爱,总是在海洋最深处……”

  (责编/陶仁友)

  E-mail:taorenyou@163.com

  文/雪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