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派神功修炼 给你暖暖的冬天

  • 来源:精品生活
  • 关键字:5派神功,阳气,秘籍
  • 发布时间:2013-11-28 13:56

  从中医的角度讲,男性属阳,女性属阴,女性的体质就是阳气偏弱而阴气偏盛,所以更容易出现阳气虚弱的问题。人体的阳气具有温煦的作用,全身组织器官的温煦都要靠旺盛的阳气,阳气不足时,肢体发凉怕冷。下面就给大家指点几个生发阳气的秘籍。

  A.美食派

  当归生姜羊肉汤

  取羊肉500克、当归15克、生姜15克,一同放入砂锅中共同炖煮,羊肉熟烂时调味即可食用,喝汤吃肉,每天一次,连吃一周,或者隔日一次,连吃两周。

  这款羊肉汤具有温中补虚、养血散寒的作用。对于气血虚弱、阳气不足的全身怕冷,或者腹部发冷、疼痛者,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姜附黄芪炖羊肉

  取羊肉500克,与制附片10克、黄芪15克(布包)、肉桂6克、生姜12克以及葱适量入砂锅清炖1小时至1.5小时,然后进行适当调味,隔日食用一次,连吃两周。

  这款羊肉汤具有益气温阳的作用。而且由于使用了附子、肉桂,温阳的力度较大,对于阳虚、浑身怕冷严重,甚至进入空调、暖气的屋子里面仍然全身发冷者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注意,一定要长时间炖煮,以防附子中毒。

  B.艾灸一族鼓

  动阳气,灸大椎

  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第7颈椎,是低头时,在后颈部与肩部交界处可以摸到最突起的骨头。大椎穴是督脉和各条阳经交汇的位置,所以大椎穴对于阳气的调节作用十分突出。

  艾灸:将艾条点燃后,放置于距离大椎穴皮肤约2厘米处,以皮肤感觉温热但是不烫疼为度。每次艾灸10分钟,会感觉到温热的感觉自后背部向全身散布,每天艾灸一次,至少连续艾灸15天,对于全身怕冷以及肩背部怕冷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C.马杀鸡族

  按摩涌泉暖脚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卷足时足底人字形凹陷的顶点处。大约位于第二、三脚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早晚各一次,用手掌分别快速揉搓双侧涌泉穴100次,可补肾壮阳、强健筋骨,可缓解手脚冰凉。还可配合按揉各个脚趾100次。

  按摩气冲暖下肢

  气冲穴位于大腿根里侧,耻骨联合上缘水平线上,距离腹正中线约两指宽的位置。用手指指腹适当用力点揉,以有酸痛感为宜,坚持约2分钟。

  D.运动热身控

  手持饮料踏步运动

  昂首挺胸,双脚略微分开,双手各拿一瓶500毫升左右的饮料,自然垂于体侧。然后屈曲肘关节至90度,再将身体略微前倾;然后抬起左腿接近与地面平行的高度,同时右手尽量向前摆起,左手尽量向后摆起。接着换腿换手交替进行。

  手臂向前摆动时,要尽量将手抬高至与肩部水平的位置,而且要始终保持肘关节弯曲。踏步时要用力,抬起放下都要用力进行,手的摆动也要用力。动作的速度不用很快。每天锻炼10~30分钟,能够很好地促进上下肢的血液循环,改善上下肢发凉的状况。

  手持饮料跳跃

  双脚并拢或分开约1个脚掌宽度,双手持500毫升的饮料垂于体侧。屈肘把手举起到胸前,双脚同时原地跳起,落地时要脚趾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踩地。每次连续跳3~5分钟,做1~2次。

  瑜伽暖身

  瑜伽练习对改善畏寒体质有着很好的功效。改善过度紧张、肢体末梢的血液循环,缓解手脚冰凉症状。

  E.浴足暖身派

  取威灵仙20g,伸筋草20g,当归15g,大青盐25g。加水1500毫升煎煮20分钟,过滤取汁,然后再煎煮一次。将两次的药汁混合后,加入适量热水至50℃左右,然后将双足浸泡其中。水量要能淹没至膝关节下方,最好使用木桶。每天浴足一次,可以结合按摩涌泉穴。该方可使寒冷顿时消失,可以感觉到一股暖流自双足向上散布全身。

  对于全身性的怕冷、发凉而言,中医认为是肾中阳气不足,导致全身失于温煦所致。所以防治全身怕冷,主要是要温肾助阳,以暖身祛寒。

  而对于局部出现的怕冷发凉现象,中医则认为是局部气血循环不畅,风寒入侵所致,所以防治的关键在于温通血脉、祛寒暖身。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