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光:“中国大妈”抢黄金是需求释放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中国大妈,黄金
  • 发布时间:2013-11-30 10:49

  上半年黄金价格大跌之时,“中国大妈”疯抢黄金,被认为是对抗华尔街精英的杰作。

  在世界黄金协会远东区投资总监刘中光看来,中国大妈的行为只是表明正常的黄金需求的释放。

  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中国居民对于黄金的需求会不断增大。

  “另一方面,不管市场对黄金的需求如何增大,每年黄金的供给总是增长缓慢,每年也就2%左右的增长。”刘中光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8月15日,世界黄金协会发布2013年第二季度《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的金价下降刺激了中国及印度黄金市场的实物金需求,进而带动全球黄金需求在2013年第二季度大幅攀升。各国央行更是持续成为黄金净买家。

  “中国大妈”黄金需求释放

  “中国人的消费行为是追高不追低,为什么在黄金价格下跌的时候买呢?”刘中光说,这表明她们很早就想买,一直在等机会。当黄金价格下跌,于是,机会难得,“中国大妈”迅速出手。

  “这表明‘中国大妈’以前压抑的黄金需求没有被满足。而第二波再跌的时候,买气就没有那么强了。”刘中光说,同时,“中国大妈”的身份,女性,中年以上,说明她们很可能是为小孩买,比如有儿子,就先为儿媳妇买好金饰了。

  在刘中光看来,正是黄金的特殊属性,使得黄金的需求一直旺盛。有报道称有人在家里放了很多现金,最后被虫咬了,但是黄金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虫咬不动,黄金也不会氧化腐烂,只会变形,但不会坏,即使房子烂掉了,黄金依然完好无损,这就是黄金的魅力。

  世界黄金协会远东区首饰总监曹晓锐也表示,金价的深跌都会引起对黄金首饰、金条、金币的购买,原因是源于黄金对中国的消费者来说的多重功能,黄金既有储蓄投资功能,还有首饰本身的功能。

  “作为首饰本身的功能,比如说婚嫁、婚庆的高峰,赠礼、节庆假日等都推动了黄金需求的增加。第二个因素是价格,像买衣服一样,消费者会在减价季多买几件。对于注重金饰功能消费的消费者来说,会因这两个因素决定他去购买黄金。”

  在曹晓锐看来,中国市场上,个人家庭黄金储备远没有到饱和阶段,“中国有13亿人口,其中7亿农民。黄金首饰这类消费品是高价商品或者奢侈品,基本上是属于城市或者准城市生活形态的一种消费品。现在国内还有一半人口没有进入城市生活形态。每年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几千万人口从农村生活形态转变到城镇生活形态,这些人会成为黄金首饰消费的生力军。”

  “一般消费者进入城镇化的生活模式时,在温饱解决以后,他们要求更高层次的消费,比如说好一点的衣服,新款的手机,同时会考虑到首饰。在进入到首饰消费阶段,第一件首饰通常是保值的,不会损失的,那就是黄金产品,一定是纯金的产品。这是中国市场带给我的信心。”曹晓锐说。

  数据显示,在二季度,黄金需求降至856.3公吨,降幅达到12%。不过,世界黄金协会远东区董事总经理郑良豪先生分析认为,ETF减持是下降的主要原因,这对金条和金币的创纪录需求起到了一定缓解市场的作用。金饰需求延续第一季度的势头,继续大幅增长,创下多年以来的新高。

  黄金是避险工具

  与此同时,黄金作为投资工具,有其他投资标的所没有的功能。

  “黄金自古以来是很重要的钱,央行储备黄金而不是钻石。”刘中光说,黄金是实物,但又是能够变现的。当欧债危机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没法卖的时候,就用黄金去变现。

  “黄金还有重要的工业用途。黄金有个特点,不会氧化,会变形,但是不会消失。比如每个苹果手机,大概有价值1美元的黄金在里面,其重要的部分用的是黄金。”

  刘中光说,黄金的需求很多,黄金既是艺术,又是科学。有的人,他们买了一块金条,每天晚上就是去照,这个色泽是其他东西没法取代的,会越看越美。

  “从投资的角度看,黄金有独特的定位,所有东西跌的时候,就黄金不跌;或者所有都跌的时候,黄金也会跌,但是其价格又很快起来了。”刘中光说,黄金是很好的分散风险的工具,投资学中有相关系数,涨都全涨,跌都全跌。黄金有这个魅力,与其他的相关性是非常低。当A股跌的时候,他可能不会跌。这不是说叫投资者都去买黄金,只是说在整个投资组合中,黄金能够起到稳定的功能,能够避险。

  刘中光举了个例子,今年,高盛是第一个说要卖黄金的,但是前十大的ETF持有者,高盛依然是其中一个。

  “如果不好,就全卖了。为什么还留着呢?”刘中光说,高盛知道要避险。只是把投机的部分卖掉,但是避险的部分依然留着。

  刘中光说,要回到前几年的高点,短期看是蛮难的。因为很多华尔街资本都跑掉了。现在留下的是真正扎实的持有者。当把时间拉长,会出现贬值的时候,但是当危机来的时候,黄金的价格又出来了。中国人要培养持续稳健的投资方法。

  黄金的供给有限

  “黄金的需求一直在增加。特别是在黄金证券化后,大家买卖黄金更方便,投资需求增加。”刘中光说,但是黄金是物以稀为贵,地球上就这么多,以我们现在这个开采速度,再过几十年就没了,除非有新的金矿发现。黄金不能再生,黄金就这么多。

  刘中光说,不管黄金需求增加多少,但是供给总是有限。每年基本上都是2%的增加。开采黄金没那么简单,不是想采就采,想停就停,这个供给很平稳。再挖的难度和成本都会提高。

  “自古以来,黄金是很重要的东西,改革开放以来,黄金的自由化最近几十年才开始。中国是否要一个集中交易的市场,让银行来承担这个业务,随着消费人口和财富的增长,这才刚刚开始。”刘中光说。

  从目前的现状看,曹晓锐说,生产环节主要集中在深圳这类集群式的产业园,很多企业目前为止还是加班加点,首先他们要追赶上之前的订单量,因为产能的问题,在4月份金价大跌的时候,“中国大妈”对金饰的需求,包括在香港,很多香港金饰品产地也是在内地。他们的订单压力相当大,到现在还没消化完。同时接下来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又是高峰,婚嫁和新年高峰。他们目前还看不到什么时候可以不加班不加点。

  世界黄金协会远东区董事总经理郑良豪先生认为,全球的黄金总供应量起决于金矿的产量,虽然市场很好,但是黄金加大产量是不容易的事情,金矿石要从地下一公里两公里处拉出来,不可以马上生产。同时,矿石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都有,寻找矿石真的很困难。金价走低,没有什么特殊因素鼓励拥有旧首饰的人,将旧的首饰拿出来再卖到市场。

  而对实物黄金的消费增长,在郑良豪看来,如果中国依然保持目前对黄金的消费态势,那么中国会在2013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 ■

  《投资者报》记者 张东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