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分级或成美丽神话

  先引用一段新闻:“文化部网游内容审查委员会评委、北大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近日首度对外界详细披露了研究网游分级制度的主要内容。据向勇介绍,进行网游分级研究的课题组将网游划分为三个级别:全年龄段、12~18岁和18岁以上。现已将成果上报到中央,目前尚未得到批示。”这就诞生了诸多疑问,这些疑问或将让网游分级成为过去喧嚣一时的防沉迷系统,成为美丽的神话。

  疑问一

  如何界定玩家年龄?靠身份证?

  如果分级了,就必然要设置玩家的进入门槛。三个年龄阶段的分割很正确,可落到实处如何去做呢?最简单也最容易实现的办法就是在注册账号之时要求输入身份证信息,但这也是最无效的方法,因为防沉迷系统的失败恰恰证明了这一点。玩家完全可以找一个身份证号码来,轻轻松松去游戏。

  疑问二

  如何界定游戏的级别?更新后的游戏怎么分?游戏里面玩家交互怎么分?

  如何判断游戏该进入哪个年龄段?按照国外的办法,就是在游戏的内容上进行量化,只有通过量化,设置各种门槛指标才能准确地给游戏设置其适合人群的等级。这如同电影分级,按照血腥程度和涉性镜头程度来划分是一个道理。可如何划分,怎么划分,按什么标准划分,我们没有看到。但这不是问题关键。

  更关键的是,网游是一个互动产品,一方面游戏设计出来后,它可以不断地更新,在游戏中添加内容,是否每一次更新或每一次资料片发布之后,重新来根据变更来分级?这个问题值得讨论。无良游戏商完全可以先发布一个全年龄版本,之后更新的时候再加入血腥和暴力来绕开分级审查。

  另一方面则更为复杂,即游戏世界还包括玩家交互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比较显性的就是游戏中的玩家聊天内容。这些内容可能很黄很暴力,却不可能分级。有没有办法解决之?这是个大问号。它较之电影分级的难度恰恰在这一点上,它实时互动,就让游戏分级很难控制。游戏本身可能不黄不暴力,但玩家交互很黄很暴力,怎么解决?

  疑问三

  分级谁说了算?玩家是否有话语权?

  一个比较常见的方式是游戏企业自定,交给有关部门复核。愚以为这将是主要模式。那么这个最终确定应该会有一个相应机构。这个机构中肯定有政府官员、行业企业和一些相关的专家,但会不会有玩家一席之地,就如同价格听证会一样?如果有,玩家的话语有多大力量?

  我们希望的是一个切实有用的分级制度,而不是一个画饼,一个美丽神话,徒有其表,而没任何实际作用。不要像那个防沉迷系统,出台和不出台一个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