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口号喊丢了世界杯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世界杯,西穆尼奇
  • 发布时间:2013-12-20 10:07

  “Zadom!(为了祖国!)”,“Spremni!(准备好了!)”,

  这两句看似平常的口号,为什么会给西穆尼奇带来如此大的麻烦?

  融入血液的仇恨

  这个口号最早起源于1684年,由克罗地亚历史和语言学家维特索维奇首先提及,被认为是1566年奥地利王国反抗奥斯曼土耳其的决定性战役西盖特瓦尔保卫战中,参战的克罗地亚贵族尼古拉·齐林斯基喊出的口号。19世纪,它成为克罗地亚民族复兴运动的象征。然而,这个原本代表克罗地亚民族的口号,在1941年被纳粹借用,因而臭名昭著。1941年-1945年,纳粹德国在前南斯拉夫扶持的克罗地亚独立国傀儡政权,名为乌斯塔沙的克罗地亚极端武装。乌斯塔沙以迫害和屠杀犹太人、塞尔维亚人、吉卜赛人和反法西斯暴政的克罗地亚人而臭名昭著,战后也被全世界公认为纳粹组织,这个组织的所有标志、旗徽和口号,都被视为种族歧视的标志而被禁止。1941年4月10日,克罗地亚独立国国防军总司令柯瓦特尼克在萨格勒布电台宣布克罗地亚独立国成立时,首次使用了这个口号。当年,这个口号被广泛用于整个克罗地亚,通常由纳粹军官带头高喊“Zadom!(为了祖国!)”,士兵和民众必须回答“Spremni!(准备好了!)”,随后还要再问“Zako-ga?(为谁?)”,再答:“ZaPoglavnika!(为了元首!)”。

  1992年前南斯拉夫分裂后,波黑内战期间,这个口号成为克罗地亚族武装的官方口号,反塞尔维亚和穆斯林情绪高涨的克罗地亚族人并不认为这个口号有问题,直到2012年4月,在欧盟和联合国的干预下,这个口号才被克罗地亚和波黑正式作为种族歧视和屠杀象征而禁止。波黑的克族极右翼政党克族权利党,也把官方政党箴言从这句口号改为SemperFidelis(永远忠诚)。克罗地亚法律也明文规定,不得在公开场合呼喊,或展示这个口号。

  克罗地亚当局已在11月21日贴出公告,指控西穆尼奇在11月19日晚22时15分左右公开呼喊的口号,违反了《反体育暴力法》第39条a款,克罗地亚奥委会和国家科教体育部也发表声明,反对西穆尼奇的行为。然而,西穆尼奇并不以耻反以为荣:“作为出生和成长在国外的克罗地亚人,我认为自己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并无不妥。我们在球场上表现的一切,都是为了克罗地亚能赢得世界杯出线权。”克罗地亚足协也对西穆尼奇公然的种族歧视行为持暧昧态度,足协主席维勒巴诺维奇表示会上诉到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克罗地亚国家队新任主帅尼科·科瓦奇也为西穆尼奇辩解:“我和他相识多年,我敢保证他不是那种心怀种族歧视思想,肆意攻击其他种群人类的人。”

  尽管克罗地亚人还在为西穆尼奇辩解,世界各国媒体的态度却高度一致:国际足联对西穆尼奇的严惩,本身就是表明打击足球场上种族歧视行为的立场,无可厚非。事实上,随着近年种族歧视行为在东欧的泛滥成灾,国际足联已不得不出重拳,以儆效尤。

  不为2014,还为2018

  2012年欧洲杯期间,在波兰备战的荷兰队训练时就遭到数百名波兰球迷的种族歧视行为,队长范博梅尔甚至威胁退出欧洲杯。今年5月,国际足联的毛里求斯大会就以204票对1票的压倒性绝对优势,通过了严惩种族歧视决议。对于初犯或违规情节轻微的足球协会或俱乐部,将处于警告、罚款或禁止观众入场,对于屡教不改的惯犯或严重违规者,将予以扣除积分、取消比赛资格或降级的处罚。同时,对于个人出现种族歧视行为,都将被至少禁赛5场,包括被禁止进入比赛场馆。国际足联对西穆尼奇的处罚,就是严惩的10场禁赛,以及禁止进入包括巴西世界杯在内的体育场馆。

  这次之所以出重手处罚西穆尼奇,就是因为克罗地亚是种族歧视的重灾区。仅仅是2008年,克罗地亚足协就因球迷的种族歧视行为,在3个月内2次收到罚单:第1次是欧洲杯对土耳其的1/4决赛被绝杀,第2次是9月世界杯预赛主场不敌英格兰,克罗地亚球迷先后用种族歧视语句侮辱土耳其球员和英格兰的黑人球员赫斯基。结果,第1次被罚款2万瑞士法郎,第2次被罚款4万。

  在之前的2004年欧洲杯,克罗地亚球迷就曾打出“白人至上”标语,侮辱法国队的黑人球员,而2006年8月在利沃诺与意大利的热身赛时,200名克罗地亚球迷竟然直接用身体摆出了纳粹的标志。即使是近年克罗地亚球迷摄于严厉的处分有所收敛,鉴于2012年冷战后首次在东欧举行的欧洲杯就已凸显种族歧视问题,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隐患必须得到有效遏制。

  记者寒冰报道

  政治操纵的仇恨

  在前东欧地区,随着冷战结束,失去原先信仰的东欧人只能从宗教和民族主义中寻找精神归宿。大量得到西欧和美国支持的民族主义政党,在东欧剧变中扮演了主要角色,随后就将民族主义的矛头对准了曾支持过他们的欧美。在二战后被冷战体系压制的反犹太、反吉卜赛和领土争端情绪被释放出来后,局面就一发不可收拾。

  东欧地区经济的崩溃,加之社会制度与福利体系的重建带来的大量失业和贫穷,成为了种族仇恨的丰饶土壤。对现状的不满被别有用心的极右翼政客们引导向了犹太人、吉卜赛人、外来移民和世仇敌对民族——历史上,他们就是用煽动暴力来转移民众对政治和经济失败的注意力。这其中,经济恢复相对较好的波兰、捷克还算良好,真正的重灾区是因种族内战和外来政治干预,过去20年从未消弭仇恨的巴尔干地区。

  欧足联和国际足联现在对克罗地亚的种族歧视行为大张挞伐,但1992年正是欧足联主动破坏体育不受政治干预原则,以南斯拉夫内战为由剥夺了前南斯拉夫的参赛资格。随后,欧足联也没有息事宁人,而是先后3次将内战中的交战方分在预赛同组,人为增加球场暴力和种族歧视行为的可能。2000年欧洲杯预赛(前南斯拉夫与克罗地亚),2006年世界杯预赛(塞黑与波黑),2014年世界杯预赛(塞尔维亚与克罗地亚),甚至2004年欧青赛决赛周,塞黑也和克罗地亚同组。前南斯拉夫地区内的种族仇恨情绪被不断刺激,也就难怪种族仇恨思想会在当地球迷之中大有市场。

  直到2012年欧洲杯决赛周,波兰和乌克兰都发生了大规模的种族歧视事件,欧足联和国际足联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尤其是10月欧冠,莫斯科中央陆军球迷对曼城中场图雷的种族歧视行为,竟逼得图雷发出如果情况得不到改善,将联合所有非洲球员抵制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号召。这样的背景下,国际足联必须有所措施,否则将面临1966年世界杯以来,最大规模的抵制。当时,17个亚洲和非洲国家退赛的理由是只有1个决赛周名额,现在,国际足联要面对的是对整个世界都有危害的种族歧视。特别是在布拉特一力推崇的足球普世战略下,布拉特希望能在包括非洲、东欧和阿拉伯地区的世界杯能顺利举办,强力遏制已愈演愈烈的种族歧视行为,就是目前国际足联的重中之重。西穆尼奇撞到了严打的枪口上,也就怪不得别人,只能怪自己冲动惹祸。

  记者寒冰评述

  事不过三,罚到肉痛

  还记得马可·佐罗么?8年前这位效力墨西拿的科特迪瓦球员,在对国际米兰比赛时受到了种族歧视的侮辱。他当即决定退场以示抗议,但被队友们劝服回到场上,说服他的人包括阿德里亚诺和马丁斯这样和他一样的黑人。微不足道的罚款,队长们煞有其事,其实毫无效果地在话筒前宣读反对种族歧视的宣言,不断增加却无伤大雅的罚款,然后是手拉手的出场,反种族歧视的T恤,然后又是罚款……对于习惯了这一切的惩罚根本不会动摇球队在球场上的成绩后,种族歧视主义者当然会更加嚣张。是的,他们完全不在乎。

  全世界的球迷需要更多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必须能够让伤害行为得到真正的制止。国际足联的反种族歧视法规中早就规定了对球队罚分、驱逐甚至降级的处分,但20年来,没有1支球队因种族歧视行为受到这样的严惩。真正的改变始于今年初,在米兰北郊,米兰与意丙的球队帕特里亚热身,博阿滕对业余的对手球迷无休止的种族侮辱忍无可忍,在将皮球愤怒地踢向对方球迷看台后,他选择了退场。所幸的是,与当年的佐罗不同,这一次米兰的队友们都站在了博阿滕一边。虽然博阿滕最终还是在夏季选择了离开,告别这个令他伤心的国度,但他为后来者树立了一座图腾——整个意大利终于开始认真对待种族歧视,并用集体退赛和因此得到的扣分惩罚那些狂妄的种族主义者。

  欧足联的处分也在加重,今年欧足联已公开处分了包括莫斯科中央陆军、萨格勒布迪纳摩在内的6家东欧球会,华沙军团被勒令在空场比赛,布达佩斯国防军俱乐部则是2个空场。除了俱乐部由此损失的巨额票房外,欧足联给出了有力的“事不过三”警告:第1次,关闭有种族歧视行为的球场区域;第2次,关闭整个球场;第3次,将俱乐部驱逐出赛事。对于欧足联而言,更重要的还是在球场上打击东欧已成尾大不掉之势的新纳粹主义。除了黑人,他们主要的攻击人群是犹太人,以及敌对国家的球员。今年欧足联已经因为反犹主义处分了匈牙利和保加利亚足协,这次严惩西穆尼奇,同样是因为乌斯塔沙就是反犹太、反吉卜赛和反塞尔维亚人的纳粹组织。

  对中央陆军的处罚已让俄罗斯意识到,这个国家还远没有准备好迎接全世界。而克罗地亚从2004年开始就屡次触犯红线,因而与波黑、匈牙利先后联合申办2008和2012年欧洲杯失败,种族歧视问题是首当其冲的致命短板。同样,意大利在申办2016年欧洲杯时败给法国,2009年接连爆发的球场暴力和种族歧视问题,也大大拖了后腿。可以想象的未来,一旦有被驱逐出赛事和勒令罚分、降级的球队出现,也就是种族歧视行为寿终正寝之时。乱世当用重典,否则乱象绝不会自动消失。

  记者寒冰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