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习仲勋批斗会

  • 来源:文史博览
  • 关键字:习仲勋,批斗会
  • 发布时间:2014-01-20 15:45

  初始知道习仲勋,是20世纪50年代在陕西长安县斗门小学右邻的斗门文化馆阅览室。

  那时,学生早操,早读,两节课后放学回家吃早饭。我为了争取在文化馆阅览报刊的时间,常托同村回家吃饭的同学从我家给我捎来早饭。我则到文化馆满足阅览欲。一次,从一期《人民画报》里看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的习仲勋参加原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彭泽民追悼会的新闻报道和场景摄影。但那时却不知道他就是陕西人。

  1960年初,我从斗门小学辍学时,班主任郭丽光老师送我一部较厚的综合性的词典留作纪念。在其中的军政人物之部有关习仲勋专条一百来字的介绍:“[习仲勋]陕西富平人,1913年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的第一个革命壮举是1932年4月19岁时在甘肃组织发动了“两当兵变”……

  后来,村里曾有好几个人借阅这部原本纸质糙劣,加之历时较久,颜色黄旧灰暗的词典。1964年社教运动时,有人竟暗中向驻村工作组举报我收藏有记载习仲勋的反动书籍——真不知道其人怎么知道习仲勋几年前已被贬调出京信息的。一天,驻生产小队社教工作小组组长老邱找人将我传去盘问。在当时那种没法说清的无奈下,我把词典拿给老邱查看。不承想他翻看一会儿却来了兴趣。直看了一个多月才还给我。结论是:不属于反动书籍。此后,村里又有不只一个人相继借阅。

  有一次我闲暇时偶然翻阅,竟发现介绍习仲勋的9012页被人斜向撕扯下半截。介绍习仲勋的文字只剩下大约三分之一了。

  大号字的名题和书名被用黑字笔涂抹得几近无法看清了。其时正当“文革”时期,我惴惴不安地忙翻看其他军政人物的介绍。果然,刘少奇、邓小平、彭德怀、贺龙、乌兰夫、马明方等“文革”中被冲击的中央和地方政要的名题均遭涂抹,或从中横画一道黑线,以示抹煞。

  1967年9月24日至10月9日,我因小肠疝气病在长安县人民医院住院接受手术修补治疗。手术几日后的一天,同病房病友张金畏(当时是长安五星公社工作人员)听说次日长安造反派们要揪习仲勋和原西北局书记刘澜涛来县人民剧团进行批斗,约我同去观看。我手术后已拆线多日,短途步行已无大碍。第二天上午,我和张金畏一同去了县人民剧团。

  县剧团当时在县区东街路北,大门向南开。我们进门时批斗会正在进行。观众场上人头攒动,有人在交头接耳。远望台口向南的台上,一东一西站着两位白发老人。台下有认得的人说,西首是习仲勋,东首是刘澜涛。又听人窝里有人惊叹说:两人都是四方脸,高额头,高鼻梁,生就一面官的相貌。马上,一位可能是造反派、学生模样的青年反唇相讥:都被揪出来批斗了,还一面官呢。就是八面官,我们造反派也敢舍得一身剐,把他拉下马。刘少奇不是堂堂国家主席吗,造反派还不是照样把他揪出批斗。台上频频声罪致讨,台下常有人不失时机地狠举拳头高呼打倒口号。声色俱厉,随之而起的如涛附和声震耳欲聋,真不知道台上已站了一整晌挨批斗的两位老人如何承受!我和张金畏实在看不下去了,批斗会未结束,我们就离场了。

  王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