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方兴未艾 4G山雨欲来

  2013年12月4日下午,工信部正式向3大运营商发放4G牌照,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各得一张LTE-TDD牌照。4G牌照赶在2013年底发放,让我们对2014年4G网络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我国对于4G网络的测试早已开始,从2011年的规模技术试验到2012年初的批量用户测试,再到2013年的试商用,已经历时近3年。但是从4G正式商用的节点来看,我国4G网络的建设却远远落后于国外。从2004年11月3gpp在加拿大举办讨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研讨会以来,LTE标准已经经历了10年的逐步完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全球LTE商用网络正在加速推进。在北美地区,美国已经成为全球LTE网络覆盖面最r用户数最多的国家。在欧洲地区,英国、俄罗斯、荷兰等国家也部署了LTE网络。在亚太地区,日本、韩国也领先不少。据全球移动供应商协会(GSA)统计,截至2013年10月,已有474家运营商在138个国家进行LTE产业的投资。

  中国是世界上最庞大的移动通信市场,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截至2013年10月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了12.16亿户,3G用户总数达到了379亿户。这意味着我国的4G网络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一市场足以支持3家运营商的共同成长。从目前的用户数来看,无论是3G还是4G,都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不过,有潜力不代表有能力和有实力。4G虽然来了,但3G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从发牌商用到大规模普及,需要经历一个缓慢成熟的过程。4G网络建设进度是否合理、手机终端是否丰富、是否有足够的合理应用支撑、资费标准是否亲民等,都是影响4G网络发展的关键问题。对运营商来说,4G时代除了进行网络建设和优化,选择和促进终端的成熟、制定合理的资费策略之外,还需要在各种LBS(类似大众点评的基于位置的服务)、OTT(类似微信的基于网络的服务)应用的发展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并让应用的发展与4G网络的发展相辅相成。

  4G的正式商用不只是运营商的盛宴,也是芯片厂商的。与3G芯片市场相比,4G芯片因为技术要求更高,所以垄断程度也更高。作为一直垄断移动通信市场的龙头企业,高通仍然在LTE时f-t处于垄断地位;在五模十频芯片之后推出七横全覆盖芯片,并于近日推出集成4G全球模的芯片组。

  不过,由于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英特尔、联发科等芯片领域的实力派选手已经开始对高通的垄断地位发起挑战。同时,国内芯片企业也在快速成长。华为海思、中兴、展讯、联芯、创毅、锐迪科等也相继推出LTE芯片,搭载海思LTE芯片的华为手机已经入围中国移动TDLTE终端采购。

  4G牌照发放以后,所有人都在期待中国4G网络的高速发展。不过,同时获得LTE-TDD牌照的3大运营商,是否都会全力开始推进4G网络的建设呢?目前看来,还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

  细心的用户或许已经注意到工信部发放牌照时的表述:“将根据企业申请,依据相关法定程序,批准开展LTE+DD网络技术试验,系统验证LTE+DD和LTE-TDD混合组网的发展模式,并将在条件成熟后,发放LTE-FDD牌照。”

  移动的大跃进

  在3G时代受尽折磨的中国移动,无疑是最激进、最主动的4G网络推动者。这种激进,绝不仅仅是推出全新业务品牌“and!和”,也不是使用TD-LTE这个似是而非的名字,而是从基站、服务到终端、渠道的全方面推进。在4G牌照发放的当天,中国移动就宣布正式提供4G服务,将在13个城市陆续升通4G业务。同时,为了改善4G的通话质量,中国移动选定VoLTE作为4G语音的解决方案,并在去年1 1月与韩国SKTelecom成功进行了全球首次跨国跨网4G VoLTE高清音视频互通。

  中国移动称,将在2014年底实现VoLTE商用网络的部署。VoLTE最大的特点是接通等待时间短,掉线率几乎为零,用户可以享受高质量的语音视频通话。中国移动拥有近7.6亿用户,但是在3G时代却落后于竞争者。而在4G时代,中国移动开始不断加码,2013年保障4G覆盖超过100个大中城市,基站数量超过20万;而2014年则瞄准300个以上城市,以及50万基站。怎么理解这个数字呢?从2007年中国移动启动TD-SCDMA试商用到2013年8月,TD-SCDMA的基站总数也才39万个。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还宣布,在2014年将销售一亿部4G终端。

  联通稳坐钓鱼台

  虽然中国联通暂时只拿到了LTE-TDD的4G牌照,但是同时也获得了LTE-FDD的测试资格,因此对于4G网络,联通表现得相当淡定。早在去年11月28日,中国联通市场营销部总经理周友盟就表示:面对即将到来的4G时代,联通将实施3G/4G协同运营,构建NCDMA+LTE协同领先优势。稳健前行一直是中国联通“前4G时代”的发展主基调,在上游建设方面,虽然中国联通并未高调宣布全国数百城市覆盖4G试验网络,但联通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深圳、厦门等国内大城市的4G实验网络测试早已经开动。更重要的是,拿着一张3G“好牌”(VVCDMA)的中国联通,已经拥有了超过1.15亿3G用户的底气,升级4G并不是急迫的需求。近日中国联通总经理陆益民在个人微博中强调,中国联通早就为4G冈络建设打下了非常好的网络基础,“大家不要觉得中国联通没有声音,今年底大家就可以享受到全面覆盖的42≥匕网络-HSPA加双载波429匕,这已经和4G感受不到任何差别。”更重要的是,联通目前大多数3G基站,都已经预留了平滑过渡到4G(LTE+DD)的空间,一旦拿到新的牌照,实现4G网络的快速部署并不是问题。

  在关注运营商的网络建设和4G终端的推陈出新的同时,用户更关心的是,4G究竟能够从体验层面带来哪些变化。

  从4G发展已较为成熟的海外市场可以看到,运营商已开始将数据业务作为主营业务,而语音及短信业务将可能不限量提供给用户使用。这说明未来的大趋势是手机从通信产品变成移动互联产品,通讯只是最基本的需求。4G必将进一步引爆用户的移动网络需求,用户的移动互联网体验将发生根本改变,全新的产品模式、应用模式将改变我们对移动互联网的传统认识。

  视频通话及交互式多媒体

  4G时代的网速将大幅提升,这让LTE语音和视频通话功能及富媒体通信业务(即VoLTE和RCS)成为可能。4G将可以提供比3G更高质量、更丰富的通讯体验,这些也需要相关硬件及影像技术上的支持,以保障4G用户在众多复杂环境下的通话及视频体验。而4G对交互式多媒体业务的支持,也让用户能随时随地实现视频会议、无线因特网、视频客服等功能。同时,在3G时代并不普及的基于视频互动的网络应用,在4G时代将会迎来新的发展。

  深度互联的新终端

  4G网络同时也会推动各种智能设备的陕速发展,包括智能电视、智能路由以及各种穿戴式设备等。在2013年,我们已经能够看到这些新型的智能设备的发展趋势,而从2014年开始,随着4G网络的加速普及,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种智能设备将能够在基础数据服务的基础上,加入更多深入的内容,从而获得更好地发展。IDC预测2020年平均每个成人拥有1.5个穿戴式设备。

  4G带给我们的是对深度互联生活的憧憬,但是正如当初进入3G时代的落差一样,2014年的4G生活,也许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核心的问题有两个:网络与资费,这与当初3G网络存在的问题如出一辙。正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那样,同时拿到LTETDD牌照的中国3大运营高,对于4G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在网络覆盖方面,相信从3G开始到现在走过的过程,已经足以让我们对4G之路有了心理准备。即便是最激进的中国移动,一年之内要让4G达到核心区域覆盖都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这些年来,中国3大运营商的移动网络建设始终落后于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无论是覆盖区域还是高峰时期的连接质量,都让人难以满意。

  同时目前的资费也并没有让我们看到4G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机会。以我所在的城市为例,目前依然延续的是去年的4G套餐标准,整体模式与3G类似,套餐则从138元/600MB/500分钟到418元/5GB/1000分钟有15个档次。这样的资费标准,再结合4G所宣传的超高速度,我们首先体验的可能不是4G网络的快感,而是花钱如流水的“快感”。移动网络的工作模式,决定了它在提供数据服务时相比固网有先天的缺陷——带宽资源有限。为了平衡网络资源,通过费用限制用户的数据量成为了最符合运营商利益的选择。在高套餐费用的情况下,除了捆绑套餐的用户和那些“不差钱”的人,大部分人都还要延续3G时代的习惯:移动网络上网、玩微信,VVi-Fi连接下软件、看视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