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数据Black2双驱动硬盘深度体验

  • 来源:微型计算机
  • 关键字:西部数据,Black2,双驱动硬盘
  • 发布时间:2014-01-25 13:34

  对于笔记本电脑用户来说,硬盘的选配绝对是一件很闹心的事情。SATA接口就这么一个,该选SSD还是HDD?无论你怎么选择,总是要在性能和容量之间做出取舍。有玩家说完全可以利用光驱位来扩展第2块硬 盘,在光驱使用率极低,将要被淘汰的现在,这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对于那些原本就没有光驱的笔记本电 脑来说,又该怎么办,如何才能让笔记本电脑也能兼顾存储容量和性能?我想,西部数据的Black2也许正是你 在等待的答案……

  Black2双驱动盘不是一款传统意义上的硬盘(HDD),也不是一块所谓的混合硬盘(Hybrid HDD)。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很直接地将它看作两块硬盘,一块120GB的SSD和一块1TB容量的HDD。不同的是,此前你使用一块SSD加一块HDD需要你的PC具备至少两个硬盘接口,而使用西部数据Black2双驱动硬盘一个SATA接口足矣……

  接口合二为一能带来什么优势?对用户来说,最直观的是节省PC接口、整合安装空间。但我们觉得用户更关心的,无疑是“选择了Black2,我是否不用再在性能和容量之间做出取舍?”接下来我们将由内而外地仔细评鉴Black2.看它是否能回应玩家们的期待。

  最佳体验:易用的原系统克隆软件

  就硬件安装来说相信MCer都不会有任何问题,最大的麻烦应该来自操作系统和软件的安装,这个过程难度也不大,主要是费时。尤其是对系统中安装的各种应用程序非常多的用户来说,重装将会付出超长的时间代价,增加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为了避免这个麻烦,让换盘用户在选用Black2时能更加便利,VVD为它配备了Data Transfer Software软件,其具备的原系统克隆功能值得称赞。这个过程就像用移动硬盘拷贝了一次原硬盘数据,而操作系统、软件却不再需要重新安装和激活,相当方便、实用。

  Black2采用标准2.5英寸盘体设计,由7mm HDD和SSD模块两部分构成,总厚度达到9.5mm。拆解开你会发现HDD和SSD部分都拥有自己独立的主控和缓存系统,SSD模块通过内部串行接口和HDD相连。外部输出接口是SATA 6Gb/s规范,HDD部分和SSD部分通过统一的管理芯片实现对这一接口的复用。结构看起来复杂,实际上Black2和常见硬盘在安装、连接和使用方式没什么区别。

  Black2的两种装配方式

  一:新的开始(新机器或打算重装操作系统的情况)

  将Black2接驳到PC的SATA接口上一识别出120GB SSD一安装好系统一解锁HDD

  二:克隆模式(原来有硬盘需要升级的情况)

  用原硬盘开机一去WD官网下载并安装好Data TransferSoftware软件一将Black2通过附带的USB转接线接入PC USB接口一用Data Transfer Software将原系统拷贝至Black2一用Black2换下原硬盘一解锁HDD

  初次安装Black2难度并不高,但接入PC后你会发现系统只能识别出120GB的SSD,而HDD部分还需要额外解锁。而这个过程甚为恼人,从软件下载到缓慢的安装进度条,在网络良好的情况下用户也至少得花上1个小时左右来搞定解锁过程。

  将Black2接到你的PC上。

  确保你的PC连上了互联网。

  将Black2包装中附带的“钥匙”插入PC的USB接口。

  等待PC识别钥匙信息,并自动开启浏览器引导至ND的Black2产品官方介绍站点。

  下载主页醒目提示的“PartitionSoftvuare”软件。

  运行Partition Software根据提示执行下一步操作并等待安装完成。

  当你完整执行了这个过程,你就会发现你的PC已经能识别出1TB的HDD了,而且这个HDD部分已经被默认划分为了1个1TB的分区。你可以再对此空间进行重新划分,当然它不能和SSD分区进行混合划分。按照西部数据的官方说法,之所以让用户去执行这个解锁过程,完全是为了引导使用习惯。设计者完全将消费者当做小白用户,假定他们并不知道热数据和操作系统等放在SSD会让PC体验更好。所以WD让用户一开始接触Black2的时候只能使用SSD空间,在你安装宪操作系统后再通过解锁获得-ITB空间,这样至少保证了用户的操作系统拥有足够快的响应速度,保证了良好体验。但老实说,我觉得国内会考虑使用Black2的用户就基本不会是冷、热数据不分的消费者。不过好在每块盘的解锁只需进行一次,不需在此后的使用或者更换中反复进行。

  拆解Black2让我们知道它采用的是双盘加接口复用设计。SSD和HDD部分各自拥有独立的控制模块,所以SSD和HDD性能相对独立。但接口复用则意味着两部分的表现都会对Black2的整体使用体验带来影响,另外若复用接口系统的性能不佳,也会对整个系统的效率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接下来的测试里,我们不仅单独测试了SSD和HDD模块,还特意采用并发和内部传输等方式考验了复用接口的性能。

  熟悉SSD的玩家,对来自JMicron的JMF 667H主控因该不陌生。和当前各大性能级主控拥有8通道规格不同,它只有4通道。这意味着它并非一款高性能主控,尤其是写入性能绝不是它的强项。但考虑到Black2只用了2颗颗粒,主控通道数规格其实并不是主要瓶颈。很明显,这样的设计决定了Black2 SSD部分至少写入性能不会太惊艳,而是实用至上的主义。测试结果显示,Black2的SSD性能,尤其是写入性能相比性能级SSD确实有明显差距,而读性能却相差无几,尤其是小文件读取,它甚至发挥出了超越不少性能级SSD的表现。这应该是ND为Black2SSD部分的固件做了针对性优化,优先保障小文件读取性能。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对于月户来说,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常用的软件、常玩的游戏,写入几乎都是一次性的事情,而读取则几乎是每日必做的事儿。所以我们也能看到在对存储性能综合考量的PCMark 8 Storage测试中,Black2的表现也并不比各大性能级SSD逊色,这意味着在模拟实际使用状态的测试中,Black2和SSD的表现半斤八两。

  HDD部分采用的是5400r/min转速、-16MB缓存设计,这样普通的规格自然获得的性能也普普通通,持续读写在1 IOMB/s左右。当然,它的最大价值不是性能而是提供廉价的大容量。唯一不解的是ND并没有设计基于5mm超薄HDD的双驱动产品,在使用7mm HDD的现在Black2能做到9.5mm标准,若使用5mm超薄HDD,很可能将双驱动硬盘的厚度降低到7mm,这样就能顺利地兼容许多超极本产品,成为更加热门的配件。

  至于复用接口,我们的测试结果告诉我们一开始的担心并非完全多余,桥接芯片的性能在大多数时候没有形成瓶颈,但双盘同时读取时,还是出现了抢带宽的情况。HDD变化不大,但SSD的持续读性能会从400MB/s跌落到1 80MB/s左右,好在小文件读写依1日给力,4K能到200MB/s水平。至于萁他的如在Black2的SSD和HDD之间互相拷贝,或者使用另2块硬盘向Black2的SSD和HDD同时写数据等,都没发现Black2性能会明显下降。

  实际体验了Black2后,MC并不赞成Black2是小众产品的论调,它并非一款只适用于大体积笔记本电脑升级的产品。实际上只有塔式机箱PC用户才拥有丰富的硬盘扩展空间和灵活的组建方式,如主流120/128GB SSD加2-4TB HDD的搭配。而笔记本电脑用户、HTPC用户、一体机或者mini型游戏PC,都会受限于接口数量和空间,让我们多数时候不得不在性能和容量之间2选1。显然,对于这些用户来说WD Black2双驱硬盘带来的创新实用性十足,SSD部分性能够用、HDD部分又足够大。如果价格合理,Black2无疑是一款非常值得把玩的产品。当然,要是能有更轻薄的版本,例如7mm厚度等等,将会搭上超极本热潮的便车,让双驱动硬盘更具市场潜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