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生的乐观智慧
我说我在毛里求斯留学时,对面的人总会大跌眼镜。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呢?这世界的生活方式本就数不胜数,我就想选择与众不同的那一种。
对于毛里求斯,未必每个人都知道它位于非洲。大文豪马克·吐温就曾赞叹:毛里求斯是天堂的原乡,因为天堂是仿照毛里求斯这个小岛而打造出来的。
2年前,父亲从毛里求斯出差回来,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几个美国人、墨西哥人和毛求人跟他住同一个酒店。美中不足的是剩下的房间没有窗户。美国人在小黑屋不停抱怨;墨西哥人砍价砍得满地鸡毛,而毛求人,借了一面大镜子,贴了海景照,愉快兴奋地为自己造了一扇窗。显然,毛里求斯就是有点与众不同。当我决定去那留学时,父母没有表示反对。
我坦白,留学条件并不严苛也是我去那的一个原因。只需要在高中学一年英语,就有资格参加大学的入学考试。我很快通过考试。等我进入毛里求斯上学,我才发现当地人那种乐观智慧的心境与中国人完全不同。他们不会一味抱怨。心情灰暗?没关系,忙完一天后围着篝火跳一段SEGA舞,烦恼会忘光。在学校周围,无论是海滨还是乡村,到处火光四溢。他们的乐天基因与歌舞细胞捆绑,根植于血液深处。
入住寝室第一天室友问我,“是不是有个毛里求斯女生去参加过中国一档很红的相亲节目?”我上网一查才知道,那个曾经在《非诚勿扰》上备受网友吐槽的24号女嘉宾:“这姑娘真雷人,CanYouFeelIt旋律一响,就跟触电似的,使劲地蹦啊晃啊叫的,不知道乐什么。”那姑娘便是毛求人。融入毛求后,我才发现毛求人并不矫情,他们天生就热情奔放有着与生俱来的乐感和律动。
被照顾和被遗弃
在毛里求斯大学,我读的是经涉外济学专业。到大二下学期,就业的紧张感一下子将我包裹,我又去隔壁学院旁听金融学和涉外经济管理。上管理课的教授有天下课忽然叫住我,邀我一起散步。他说,你很喜欢我的讲课风格吗?见到我尴尬的神色,他继续追问,不喜欢那干吗还来听我的课?我坦白:因为想学更多知识,毕业后好找工作。
教授听完,笑不可支。他说,光涉外经济学好就够你混一辈子饭吃。
“所以,请你再也不要来了。”站在他四面墙壁改造而成的巨大书架前,他说。
教授的话语确实震撼了我。这种生存哲学竟然在当下让我想起周星驰。成名前在《喜剧之王》里跑龙套,戴假发、抹一脸土的死人,镜头不超过3秒,他却对导演说,我准备了几十种死相,你选哪一种?
专注于一门手艺的人谨慎惶恐,如履薄冰,我们只能选择一种生活,倘若不能照顾到底,难道不算辜负了那么多被遗弃的选项吗?
跟其他地方的留学生朋友交流我发现,在亚洲或欧美国家,每个人都背负着极大的使命感,目的性极强,会制订计划,记录每天忙碌的意义和国内学不到的东西。仿佛为了演示给外人看,把自己活成一卷PPT。他们爱把“好郁闷好烦躁,我快累死了”挂在嘴边,但在毛求却截然不同,他们活得轻松坦然,最习惯的一句话是“辛苦你了”。
毛求人天性里的豁达与专注,让他们活得纯粹洒脱。校园里找不到自杀的极端分子,参加比赛也不追求名次,这一切都深受当地价值观所影响。
洒脱才能尽兴
时间越长,我越发深刻地发觉毛求的特别之处。
同学带我去看世界顶级的钻石加工厂,海边赫德公园看沿海矮墙的炮台。本来这趟出行是我麻烦她带路,结果每次累到坐下来揉脚时,说“辛苦你了”的依然是她。我俯瞰整个路易港,想起从前每次坐在电脑前给父母发email,我都会鼻子泛酸抱怨:这里物价太高,连一盘海鲜水果沙拉的身价都可能高过一粒金刚石,学校出来的应届生工资甚至只够吃饱。
尽管这里遍地财宝,但毛求人过得一点都不物质,他们仰着头,在烈日下遛大狗,以钻石换陈酒,扬起脖子眯着眼缝干掉。
有些坚持,未必能一下子看见尽头的光。如同巴西果,你得掐壳去皮,一粒粒吐出核,才能品尝到果肉的甘甜。
无风寂静的傍晚,按下快门,记录下所有。
不管毕业后停留与否,镜头里一片云都不能少,只有带着它们才有足够勇气去更远的地方。
文_鹿童 设计_兰宾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