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厂商的目标:抢银行的饭碗!

  • 来源:数字家庭
  • 关键字:互联网,金融行业,银行
  • 发布时间:2014-03-03 14:00

  曾经的我们,更习惯坐在电脑或电视机前来打发时间。不过随着智能手机的爆发式发展,大家似乎更喜欢做“低头一族”,只要有时间就拿出自己的智能手机指点一番。关于这个问题,去过香港的朋友一定深有体会,内地地铁车站中的自动扶梯会提示大家“请注意脚下,保证安全”,而港铁车站中的自动扶梯则提示大家“不要只看手机”,看出区别了吗?

  进入2014年,移动互联似乎一下进入了更加癫狂的发展时代。首先是巨头腾讯,腾讯旗下的微信应用全面的将支付功能集成到功能中,在新版的微信应用中,甚至将嘀嘀打车应用集成。在春节期间,更是拿出了大量的资金,让乘客享受到微信支付每单减免10元的优惠(实际支付0.01元,司机同时也得到了10-15元的奖励,司机每日限五单,乘客每日限三单)。于是乎,很多出租车司机主动推荐乘客采用微信支付。另外还有一个重要改变,腾讯已经在微信中推广自己的理财应用,虽然使用上有一些限制,但总比消费者单独去银行办理方便。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支付宝作为阿里集团的关联公司,一直在支付功能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50多家银行有合作关系。在2013年下半年,支付宝突然推出了余额宝产品,用更加方便的支付和提取方式,更丰厚的利息来吸引用户加入。这还不算完,和微信一样,在春节期间,支付宝钱包也和快的打车应用合作,让使用支付宝钱包支付车费的乘客享受到每单减免10元的优惠(实际支付0.01元,奖励及限制条件与微信相同),结果是,我们在春节时间遇到的大多数出租车司机都安装了微信和支付宝两个应用,同时他们还强烈推荐乘客使用。

  相信看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当前的互联网厂商现在已经开始进军传统领域,他们第一个目标就是利润更加丰厚的金融行业。微信还好,最多是使用了银行的电子支付通道而已,这对当前银行的利益触动不大,甚至还有进一步合作的可能。但支付宝的动作显然更加激进,他们的目标似乎是想“砸”了银行的饭碗,这种“树敌”的行为对支付宝未来的发展显然会带来障碍。最后我想说说安全问题,在普遍使用快捷方式的今天,丢失自己的手机显然是件非常危险的事,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快捷支付的安全性是件极其重要且迫切的工作,这需要众多APP开发者一起进行努力。不过从目前来看,厂商们似乎只看到了商机,还没看到危机。

  编辑: 左晓冬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