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4G

  • 来源:微型计算机
  • 关键字:4G,天翼,广州移动
  • 发布时间:2014-03-04 14:02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3年12月4日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颁发三张4G牌照,三张牌照均为TD-LTE制式牌照。至此,中国正式 进入4G高速无线上网时代。

  国内三大运营商中,数中国移动最为积极,很快推出了以“和”为品牌的4G商用业务,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则低调处理,只是在广告上打上了“天翼4G”和“沃4G”的品牌,暂时未有实质跟进,所以目前我们要尝鲜4G暂时只能够选择中国移动的网络。截止2013年年底,中国移动已在北京、杭州、广州、深圳、青岛、南京、温州、厦门、上海、天津、沈阳、成都、福州等16个城市陆续开通4G业务。作为首批用户,我们在开通4G服务时不需要换号,也不需登记,只需要更换4G手机和SIM卡即可。

  以广州为例,购买4G手机最为简单的方式就是在移动营业厅或官方网站上购买,目前移动主推的4G手机有iPhone 5s、索尼XperiaZ1、三星GALAXY Note 3、HTCOne max 8088等热门高端机型。

  同时中国移动也接受带机入网的业务,特别是iPhone 5s/5c的入网更可获得高达15GB流量包的赠送,可谓实惠多多(本文截稿于春节前,春节后本文刊载的所有资费和忧惠信息或略有变更,详情请咨询当地运营商:中国移动拨打10086、中国联通拨打10010、中国电信拨打-10000)。

  在购买4G手机后,我们就需要携带原手机SIM卡到指定营业厅更换4G卡,更换4G卡后原手机号码保持不变。

  在更换4G卡的同时,我们要选择一个4G消费套餐,那么4G消费到底是贵还是便宜呢?

  据了解,目前北上广三大城市的套餐如下:

  1、广州:广州移动的合约机4G组合套餐共分为七档,分别为128元、1 58元、1 88元、288元、388元、588元、888元,通话时长分别为420分钟、510分钟、600分钟、1 000分钟、1400分钟、2200分钟、3600分钟,上网总流量分别为2.4GB、2.45GB、3.5GB、5.75GB、7GB、10GB、14GB。

  2、北京:北京移动推出的4G组合套餐分为138元、238元、338元三档资费,138元套餐合600MB流量、500分钟通话,238元套餐含1GB流量、1000分钟通话,338元套餐含2GB流量、2000分钟通话时长。

  3、上海:上海移动4G资费分为5档,分别为138元、158元、188元、218元、268元,所合流量分别为600MB、IGB.2GB、3GB、5GB,通话时长均为500分钟。

  从以上的资费情况来看,广州的资费相比其他两大城市来讲比较优惠,从其他二线城市反馈的情况来看也主要呈现南方比北方便宜的趋势。

  以广州为例,3G网络下的全球通128元上网套餐仅包420分钟通话时长以及400MB流量,4G套餐显然在流量上比3G套餐有大幅度的提升,可以说增量不增价。

  但是由于在4G高速网络中,流量消耗是非常快的,4G尝鲜的资费还是比较高的,一不小心分分钟会造成流量超过套餐而导致的高话费,因此玩4G-方面需要“土豪的口袋”,另一方面需要“细腻的眼神”。所谓“土豪的口袋”就是说4G目前比较适用于商务人士,特别是经常有视频播放、快速文件传输等需求的人士使用,这类人士普遍在价格上不太敏感;所谓“细腻的眼神”是要非常注意使用的一些细节,特别是如果存在4G流量与3G流量分别计算的情况,在没有4G覆盖的地区平滑使用3G网络时容易造成3G流量的超标,进行视频播放时极有可能产生超高费用,最好的办法还是用软件做相应的提醒。

  4G毕竟是个新兴事物,它的覆盖率到底如何,速度怎样呢?

  以广州为例,4G的信号基本覆盖了天河、越秀等中心城区,并在南沙、新塘、花部和从化的核心区域进行了针对性覆盖,实测数据基本上在35M b/s至65M b/s之间,视频播放非常流畅,完全没有卡顿的感觉。

  从目前广东的情况来看,基站数量已达到1万个,广深两地主城区已经基本实现连续覆盖。预计到2014年下半年,4G覆盖水平将全面超过3G,实现全省21个地市的市区连续覆盖和县城热点覆盖;到201 5年,4G整体覆盖水平将全面超过2G,实现所有城市和县城的连续覆盖,乡镇和农村热点区域的有效覆盖。

  据了解,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情况也基本类似,预计经过2014年的网络建设和优化,4G网络将迎来成熟期。

  4G作为一个新的技术,必须要有新的杀手级应用才能有效推进它的普及,哪些应用有可能突出重围成为杀手级应用呢?

  候选一:移动视频

  这是一个目前4G最擅长的应用,也是最多人使用的功能,相信优酷等行业巨头一定是4G普及的一大受益者,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以目前的个人4G套餐资费,看几部电影就能够把流量用完,剩下的是一部电影上百元的费用,相信目前来说大家都会选择还是去电影院看吧。因此这个应用如果要突出重围,无非两个办法,一是运营商大幅降低资费,这个显然可能性不大;另一个则是定向流量,由移动视频发行商负责部分的流量费用,这个有可能,但是还是要看优酷们有多大决心占领这个市场。

  候选二:新闻回传

  对于国内的广大新闻工作者,尤其是电视台的记者们来说,4G高速冈络将成为他们的得力助手。在未来的电视现场直播过程中,记者无需再使用体型庞大的电视转播车,只要在肩扛摄像机的传输模块上插入4G上网卡,并连接到当地运营商的4G网络上,就可以在拍摄画面的同时,把高清影像传回到后方。

  目前这项应用已经在广州电视的各项视频直播中进行了运用,在广州建业大厦大火等现场报道中大量进行了使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在4G高速网络商用普及之后,这项技术将会更频繁地应用于体育赛事、重大活动的电视直播中。

  候选三:智能交通

  在4G高速网络环境下,通过部署在交通枢纽、主要路段、高速公路的移动摄像头进行拍摄,并借助4G网络,可以把拍摄的路况视频实时回传到交通指挥中心,后方就可以及时作出道路交通状况的判断,这将帮助交警更及时、更便捷地管理城市交通。

  候选四:智能安防

  在大型展会、体育赛事现场或者大型住宅小区,安防人员可以利用可移动的高清视频监控设备或者车载高清摄像头,通过4G网络实时回传现场拍摄的高清视频,为安防监控中心提供管理的依据。

  候选五:视频电话

  Skype等视频电话在国外以及港澳台地区流行程度非常高,究其原因与4G网络的使用费用低廉有非常大的关系,以香港地区为例,中国移动香港的4G套餐为398无港币不限流量,美国等4G发达的国家也有很多不限流量的套餐,因此他们可以利用高速网络大量进行视频通话,这点未来也将是一种发展趋势。

  各种应用要真正取得突破,目前最大的障碍还是在于流量费用的居高不下,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需要各个运营商积极的投入以及真正建立一个适应国内通信行业发展的竞争态势。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移动是最为积极的运营商,由于3G网络基础不牢固,其庞大的2G用户群正在向竞争对手流失,使中国移动迫切希望4G能够快速商用,以挽回其在3G阶段失去的用户,扭转其用户体验和口碑皆不尽人意的现状。在推出4G品牌“和”以后,中国移动正大量推动客户从2G向4G的转移,以其目前的资金实力,相信未来其下调资费打价格战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其快速布局4G成功,未来很有可能会继续在4G竞争中领跑。

  中国电信则比较尴尬,由于其CDMA2000制式的3G网络无法通过技术演进方式直接升级至目前的4G标准,使得中国电信必须投入大量资金重新建设4G网络。但其成熟的3G网络基础会在4G网络初建时为其获得巨大的竞争优势,用4G网络覆盖热点地区配合3G网络广泛覆盖的方式,可以无缝的满足用户的数据应用需求,这将是其最大的优势所在。但如果中国电信不尽快做出决定主要采用哪种4G模式,并开始布局的话,在4G竞争开始之后有可能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

  中国联通则比较淡定。由于其NCDMA制式可以直接演进到LTEFDD这个比较成熟的4G标准,因此在4G牌照发放之前,联通已经明确表示会将3G网络升级至42M b/s以应对来自移动4G的挑战。在4G牌照发放后,联通即将42M b/s网络作为“沃4G”进行了推广预计在未来一段很长的时间内都将继续通过对其3G网络升级提速来参与4G的竞争。由于网络和终端都是国外比较成熟的,预计中国联通还将继续成为搅局者的角色。

  作为消费者,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是运营商之间的充分竞争,但是从4G的应用来看这场竞筝本来就不可能公平,笔者比较看好目前最卖力的移动,如果继续保持目前的进取心,4G的领导者极有可能依然是它;而联通手上有很多好牌但是销售和服务方面的缺陷不改变,追赶移动的难度依然很大;电信则要看领导是否能够选对发展的路径,可以说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选择对了能够快速发展,如果错了,4G也就会一步错步步错。当然未来选择谁,还是由消费者用手机投票吧!

  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4G的推广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虽然这种过程在中国可能会经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但一至两年的时间还是需要的,这也是一个资费逐步降低,用户群不断积累的过程。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应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如果确实有大文件移动传输等实际需求可以马上选择4G,否则也可以再持币观望—下,等终端价格有所下调,其他运营商加入战团以后再进入4G时代也不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